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皮肤发生红斑、水肿。肌肉的炎症和变性引起无力,疼痛及肿胀。可伴有关节,心肌等多器官损害,如只有肌肉症状无皮肤损害者称为多发性肌炎。
肌肉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纹肌,一般对称分布,四肢近端和躯干部肌肉较易受累,可产生严重的肌无力或肌肉疼痛。由于肌力下降可伴有运动障碍,活动受限,上肢上举和步行困难,咽部和食管肌力下降可出现吞咽困难,膈肌、呼吸肌障碍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眼肌障碍出现复视等。如果病变继续进展,受累肌肉可萎缩变性,纤维化及至钙质沉着而骨肉硬化。
硬皮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免疫异常学说。 由于患者常合并红斑狼疮、类风湿、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容易发生硬皮病。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甲苯、甲醛、博来霉素、二氧化硅、氯乙烯等环境中的人群患病危险性增高。长期接触硅等物质容易诱发硬皮病。该病还与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当免疫力出现异常时,会增加发病风险。环境因素目前已经明确,一些化学物质如长期接触聚氯乙烯有机溶剂、环氧树脂、博莱霉素等可诱发硬皮样皮肤改变与内脏纤维化。
大多数病人常以雷诺现象为本病最先出现的症状,有些病人在雷诺现象10余年后才有皮肤改变。硬皮病有广泛的血管病变,包括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偶有累及大动脉,使皮肤、胃肠道、肺、心、肾和指趾端动脉均受累,另外性别方面,肯定育龄妇女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雌激素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局限性硬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硬化;系统性硬皮病会累及皮肤,滑膜及内脏。硬皮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比率约为3:1。当然在今天,随着人们对硬皮病认识的深入,该病的整体预后有了较大改观。因为药物靠血液送到病灶才能发挥作用,单纯的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无法达到康复,而且药物副作用也大。
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以改善一些症状,但不能阻止皮肤和内脏的纤维化。硬皮病的患者多会出现腹胀甚至呕吐的症状,容易罹患食管炎和食管蠕动障碍等肠胃疾病。可能在遗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如硅等。
朋友你好, 皮肌炎是一种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皮肤出现红斑、水肿、肌肉出现炎症变性而引起肌无力,可伴有关节疼痛。 病因:病因不明,近些年来多将本病归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如病毒感染,对肿瘤的变态反应等。 临床表现:本病初始症状多有全身倦怠、乏力、头痛、关节痛、肌力低下等症状,主要病变是皮肤和肌肉。没有皮肤病变的称为多发性肌炎(Polymysitis)。好发中年女性。 皮肤症状:最初面部出现浮肿性红斑,特别是在眼睑呈紫红色,面颊部可有脂溢性皮炎样的弥漫性红斑。有毛细血管扩张,很象SLE。躯干,四肢皮肤干燥,弥漫性红斑,可以出现色素沉着,点状角化,轻度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异色病样改变,称之为异色皮肌炎。 手指关节背面皮肤常有明显浮肿性红斑,色素沉着,有时呈暗紫色扁平丘疹。甲周围出现红斑。 30%患者有Raynaud现象,可为本病的早期症状。 20%的小儿皮肌炎肌肉内或皮下有钙沉着。 肌肉症状:急性期由于肌肉发炎、变性等而引起肌无力、肿胀、自发痛或压痛。一般近端肌肉先受累,出现运动障碍如举手、抬足、下蹲、吞咽、发声等困难。根据受损肌肉不同,还可以引起相应的不同症状。慢性期可显示肌肉萎缩,或因纤维化而发硬,致使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其他脏器受累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心肌炎、关节炎、肾小球炎及广泛的血管炎。 约有5-40%患者并发恶性肿瘤,常合并肺癌、食道癌、胃癌、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皮肌炎之前、同时或以后。小儿皮肌炎很少并发恶性肿瘤。 实验室检查: 1.24小时尿肌酸排泄量增高,可高达1000毫克以上(正常0-200毫克)。 2.血清酶化学: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肌酶(CK)、醛缩酶(Aldoiase)显著增加,CPK和Aldoiase常常和肌肉病变是平行的。 3.免疫学检查: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沉加快,RA反应阳性。 抗核抗体较SLE阳性率为低,抗Pm-1抗体对本病有61%特异性,抗J0-1抗体约有24%阳性其中伴有肺病变者较高。 4.肌电图:多为肌原性,萎缩相肌电图。一般在低电压时,可见振幅缩小,单位减少,多数出现多相性单位,单位持续时间缩短等。 5.病理: 皮肤:表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膜肥厚PAS染色阳性。真皮上层浮肿,粘蛋白沉着,胶原纤维肿胀,血管扩张。 肌肉: 1.变性:轻症:肌纤维横纹消失,肌浆凝固,透明性变,胞核增生。 重症:肌纤维断裂,颗粒,空泡变性,嗜硷性变伴有巨噬细胞。 2.发炎: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束水肿,血管扩张。晚期可以出现肌纤维束硬化,萎缩,消失后可代之纤维性结缔组织。 诊断: 主要症状: (一)肌肉症状: 1.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 2.有时伴肌肉疼痛。 3.四肢肌肉(特别是近端肌肉)、面、颈、咽喉肌等显示肌力低下,或肌肉萎缩,但需除外伴有肌肉症状的其他结缔组织疾病。 (二)皮肤症状:见于颜面、上胸、四肢伸侧,特别是关节背侧等处,呈对称分布。 1.紫红色浮肿性红斑(尤其是上眼睑) 2.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脱失,萎缩。 3.Raynaud症状。 4.关节痛。 检查所见: 1.肌肉活检:肌纤维变性和炎症反应,(间质或血管周围有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 2.CPK活性升高。 3.肌电图检查证实为肌原性病变。 参考事项: 1.无遗传性和家族性发病。 2.能除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3.合并恶性肿瘤。 4.发烧、血沉加快及r-球蛋白升高。 5.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 多发肌炎诊断标准 1.确诊:至少具有主要症状中的肌肉症状和检查所见中的肌肉活检阳性者。 2.疑诊:主要症状中的肌肉症状和参考事项中有两项以上者。 皮肌炎诊断标准 1.确诊:主要症状中的肌肉症状、皮肤症状加检查所见有一项以上者。 2.疑诊:主要症状中的皮肤症状和检查所见中的有一项以上者。 治疗: 1.皮质激素:强的松多为首选药物一般为60mg/日,依据肌力测定和血清肌酶水平下降评定疗效。病情控制后可以稳步减药。 2.免疫抑制剂:多与皮质激素并用,可首选用环磷酰胺100mg/日和硫唑嘌呤100-150mg/日。 3.维生素类:维生素E300-900mg/日,能影响肌肉代谢,增强肌力。 4.对肌力有影响的一些拟胆硷药物,如加兰他敏(galanthamin)2.5-5mg每日肌注一次。新期的明(Neostigmin)0.5mg每日肌注一次,对改善肌力都有一定作用。 5.蛋白同化剂:丙酸睾丸酮或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肌注,每周2次,可促进蛋白合成和减少肌酸排泄。 6.支持疗法:在整个治疗期间都是极为重要的,如良好的营养,物理疗法,对恢复肌力有一定作用。 7.中药治疗: 毒热型:法宜清营凉血解毒,理气活血,方用,双花、连翘、公英、生地、白茅根、生玳瑁、丹皮、赤芍、川连、绿豆衣、茜草根、生地、加减;高烧加犀角粉、羚羊角粉。水肿加车前子,泽泻、关节疼痛加秦艽、鸡血藤,气虚加生黄芪或党参。 寒冷型:法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用:鸡血藤,海风藤、全丝瓜、鬼箭羽、鬼见愁、二芍、路路通、桂枝、祁艾、当归。腹胀便溏加白术、茯苓、肌肉关节痛重加秦艽、鸟蛇、红斑持久不退加鸡冠花、凌霄花。 虚损型:法宜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方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加减:睡眼不好,加用勾藤、首乌藤、鸡血藤,天仙藤畏寒肢冷加桂枝、白芍、气虚明显加黄芪。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皮肌炎则是皮炎、肌炎及小血管炎的结缔组织病。皮肤损害为多形性,以双上眼睑皮肤浮肿性紫红斑为特点。皮肌炎的初期症状为肌肉为水肿及疼痛,晚期为肌萎缩。内脏并发恶性肿瘤系本症最重要的合并症,成人患者中约有25%左右伴发恶性肿瘤。肿瘤发病情况依分布区而不同,以巩癌、胃痛和鼻咽癌等常见。
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可使用中医研制的药物(比如说清热养肌方),能够有效治疗皮肌炎。
注意事项:
1、首先要有决心信念和毅力,应分明地熟悉到皮肌炎确实是个难治病,必需有刚强的决心信念和固执的毅力,连结宽大旷达爽朗的精力状况,才气充裕变更本身的抗病潜能,终极克服皮肌炎取得病愈。
2、防备各类感染,各类细菌、病毒、霉菌熏染既是皮肌炎常见而主要的引发原因,又是常见的并发症,是以防备熏染非常主要。病人应注重营养,制止冰冷等不良影响,按照本人的体力适度举行熬炼,加强机体抗熏染才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