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多形红斑概述

时间: 2023-11-12 08:58:06

多形红斑,又名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粘膜损害,严重时也可伴有内脏损害。本病好发于春秋季,多见于青年女性。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中医无多形红斑之病名。在《诸病源候论》中称为“冷疮”;《医宗金鉴》因其“形如猫眼”,故又称为“猫眼疮”;也有根据本病常发作于雁来之时,称为“雁来风”及“雁候疮”。此外还有“血风疮”、“寒疮”等。有关其症状,《医宗金鉴》形象地描述为:“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病因病机方面,《诸病源候论》认为是素体血虚者“重触风寒”所致,明代《疮疡经验全书》则认为本病是由“肝经血热,脾经湿热,肺经风热”交感而成。而《医宗金鉴》综合前人所述,由“用卑经久郁湿热,复被外寒凝结”而成。在治疗方面,古代常用的方剂有消风散、清肌渗湿汤、真君妙贴散、地黄饮子等。但因病名不一致,尚难十分肯定。

现代中医治疗多形红斑的报道始见于1963年,用清热燥湿,活血散瘀治疗本病20例,全部治愈。至80年代,中医治疗本病的报道渐趋增多,并有多篇大样本病例的临床资料报道。

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研究已开始着手进行,如有人通过实验观察,认为外感风寒造成阳气虚损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由于寒冷刺激,使一些对冷敏感者产生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如血冷球蛋白、血冷纤维蛋白原、冷凝集抗体等),而寒冷又使它们在血管内凝聚、沉淀,损伤皮肤血管,造成局部栓塞、瘀血而出现皮疹。用益气活血温阳等中药治疗,可调整人体免疫功能,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液粘聚度,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