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原因(多形性红斑)

时间: 2023-11-12 09:41:54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原因

结节性红斑是好发于四肢,特别是发于双下肢胫前的以皮肤红斑及皮下结节为主要损害的变异性结节性血管炎。从中医辨证上来讲,红斑是由血分有热,外发肌肤而成。结节是由痰瘀互阻经络不通而生。结节红斑的主要病理是热、痰、瘀。而痰与湿邪有关,合称痰湿;热往往与痰湿互相结合,甚至蕴热成毒,因而热又与痰热和毒热相联系,瘀主要是指痰热或毒热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西医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体内变异导致发病,病毒、霉菌、结核或药物可致同样反应,另外结节病、麻风、淋巴瘤、白塞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猫抓病等可出现相似病症。磺胺类药物,口服避孕药以及溴化药可诱发结节性红斑。

多形性红斑

本病称本病为“雁疮”、“寒疮”与“猪眼疮”等。中医认为或是风寒之邪,郁于肌肤致邪外来,湿热阻络,气血淤滞,郁久化热,溢于肌肤;或内有蕴湿,复感风热之邪,风湿热之邪搏于肌表所致;或因禀性不耐,毒热内功;或毒热与湿热互结而发。

  如果是因为天气湿热而引起的,长在腿上或者手上的,又红又奇痒无比的痘痘。

  中医根据结节性红斑的发病原因和症状辨证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湿热型:多因湿热下注,凝滞血脉,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而成,症状起病较急,病前有轻重不等的发热、全身不适、关节痛等症状,以后在小腿伸侧出现略高出皮面的鲜红色红斑结节局部灼热、压痛明显、不破溃,重者下肢浮肿。

  (2) 湿寒型:症状结节反复发作,径久不消,关节痛,遇寒加重。多因脾虚湿盛、阳气不足、腠理不固,以致寒湿之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发病。

  (3) 气滞血瘀型:病情缓慢,反复发作,皮损暗红,稍高出皮面、灼热、压痛明显、尿黄、大便结、舌暗或有瘀斑,舌质红、脉沉缓。

  (4) 气虚血瘀型:两下肢屈侧足踝上方,3-5cm大小暗红色硬结斑块,中等硬,轻度压痛,红斑消退后留有褐色萎缩性疤痕。瘀阻经络,营养不良、月经衍期、面色无华、脉细无力、舌淡苔光、每年逢春复发加重。

  (5) 血热瘀滞型:全身症状有乏力、午后低热、五心烦热、结节较坚实,不易消散,反复缠绵、苔溥白,舌质红、脉细数,素有瘰疬痰核(淋巴结核)或其它结核病

多形性红斑病怎么治疗最好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扩张血管、活血化淤药物为主,如脑益嗪、复方丹参片等,可增强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另外,口服维生素E可增强血管对寒冷的抵抗力。也可用中药桂枝10克、附片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丹参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干姜6克、鸡血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为一疗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节性红斑与结节性红肿有什么不一样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一般认为该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节性红斑常见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
结节性红斑常见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皮损突然发生,为双侧对称的皮下结节,自蚕豆至核桃大不等,数目达10个或更多,自觉疼痛或压痛,中等硬度。早期皮色淡红,表面光滑,轻微隆起,几天后,皮色转暗红或青红,表面变平。3~4周后结节逐渐消退,留暂时色素沉着,结节始终不发生溃疡。皮损好发于胫前,也可见于大腿、上臂伸侧及颈部,少见于面部。
结节性红肿没有相关的疾病,不知你是否说的是一种症状呢?建议详细描述的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