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复杂,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血管变态性迟发性反应。主要见于链球菌疾病(如风湿热、猩红热)及原发性结核的儿童,有时见于麻疹恢复期(由于在出疹期变态反应被抑制,恢复期又出现过敏现象),亦偶见于肺炎、耶尔森菌属假性结核杆菌感染、真菌病、猫抓病或应用药物之后。可并发于局限性小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类肉瘤病或白塞病。也可能是胶原病中、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的一个症状。目前认为属于第Ⅳ型变态反应。
结节性红斑是由于真皮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结节性 皮肤病 ,常侵犯下肢伸侧,为对称性鲜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春秋多见,好发于青年女性。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 中医 中药 治疗结节性红斑,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中药治疗结节性红斑:1. 湿热 证
主症:皮损灼热红肿,病起急骤,有头痛、咽痛、纳差、微热及关节疼痛、口渴、大便干、小便黄;
舌脉:舌质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治法:清利湿热,活血通络。
方药:紫草根10克,茜草根10克,白茅根15克,忍冬藤30克,黄柏10克,防已10克,鸡血藤15克,赤芍15克,红花6克,木瓜12克,伸筋草15克。
方解及加减:紫草根、茜草根、白茅根活血凉血;忍冬藤、黄柏、防己清湿热散结;鸡血藤、赤芍、红花活血化瘀;木瓜、伸筋草除湿通络。热盛发热者,加生石膏;关节疼重者,加秦艽、豨莶草;咽痛者,加元参、山豆根;热盛伤阴者,加沙参、石斛;结节坚硬,久不消退者,加土贝母、夏枯草。
中医中药治疗结节性红斑:2.寒湿证
主症:结节反复发作,经久不消,关节疼痛遇寒加重;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沉迟或缓。
治法:健脾燥湿,疏风散寒
方药:炒苍、白术各10克,茯苓10克、炒生薏仁15克,桂枝6克,秦艽15克,木瓜10克,独活10克,鸡血藤15克,当归10克。
方解:方中炒苍白术、茯苓、炒薏苡仁健脾燥湿;桂枝、秦艽、木瓜、独活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鸡血藤、当归活血止痛。
中成药:大黄?虫丸 3克,一日2次。二妙丸 6克,一日2次。
结节性红斑外治法:
1. 湿热证:外用化毒散软膏、芙蓉膏。
2. 寒湿证:外敷紫色消肿膏、 消化 膏或如意金黄散、紫色消肿粉等量以红糖水调敷。
结节性红斑西医治疗
外 用药 物治疗:可选用10%鱼石脂软膏包敷等。
系统药物治疗:
1.尽可能寻找病因,对因治疗,如有感染灶时抗感染治疗。
2.非甾体抗炎药:如口服吲朵美辛25毫克,每日3次。亦可选用水杨酸钠、阿司匹林等药物。
3. 5%~10%碘化钾溶液:口服10毫升,每日3次。
4.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亦有一定疗效。
5.皮损广泛病情较重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醋酸泼尼松,一般为每天30~60毫克,分3次口服,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停药。
6.口服雷公藤总甙片10毫克,每天2~3次。
本病在临床中以湿热证较为多见,其中尤以湿热毒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治疗应以 清热 凉血、利湿 解毒 、通络止痛为基本大法。尤其应重视对皮损辨证,即辨证应以皮肤结节为主,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舌脉综合分析。结节红斑色鲜红属阳,色淡红或紫黯属阴。阳斑色鲜红、灼热疼痛、红斑隆起者多为血热内蕴;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结节色红疼痛,关节沉重酸痛,下肢微肿者多为湿热下注;结节紫滞、遇寒加重,伴关节刺痛,入夜尤甚者,属气滞血瘀。
结节性红斑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素有蕴湿,郁久化热,湿热下注,凝滞血脉,经络阻隔;或因脾虚湿盛,阳气不足,腠理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现代 医学 对于本病的病因仍然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常由感染、药物等引起,也有自身免疫病或其它原因不明的 疾病 过程中发生,有些恶性 肿瘤 、 白血病 也可发生。
结节性红斑主要症状
1.发病年龄:好发于青年女性。
2.部位及分布:发生于小腿伸侧,散在对称分布。
3.皮损特点:皮损为鲜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花生米至樱桃大小,可稍高出皮面,境界不清,数目几个至几十个。结节不破溃。愈后不留瘢痕和萎缩。
4.自觉症状:皮损处疼痛和压痛。发疹前或发疹时常有发热、头痛、咽喉部疼痛,全身不适,乏力及关节痛等。
5.病程:多见于春秋季节。具自限性,一般3~6周左右,但易复发。
6.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可轻度增高,血沉可中度增快、抗链?O?可升高。
诊断要点
好发人群(青年女性)+部位(双下肢伸侧)+典型皮疹(对称性疼痛性结节)+病程(自限性,易复发)。
类证鉴别
1 硬红斑:起病缓慢,皮损为暗红色、核桃大小之结节,质较硬,可破溃形成溃疡,感疼痛,分布:以小腿曲侧为主。部分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2 结节性血管炎:多发于中、老年妇女。皮损为大小不一的散在皮下结节,多不破溃,病程慢性,反复发作,好发于小腿屈侧,分布不对称。
红斑在皮肤科并不少见.一般起病较急,临床表现是身体上对称性地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及紫癜等,而且多发生在肢体伸侧.靶性皮损或虹膜状皮损是本病的典型表现,多见于手足部位,看上去为圆形水肿性红斑,中心有水疱.
意见建议:这个病目前的研究来看是一个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建议不要自行乱用药治疗,要到医院皮肤科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复查治疗,不要贻误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