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黄褐斑耳穴压豆疗法(耳穴贴豆法)

时间: 2023-11-12 11:38:54

黄褐斑耳穴压豆疗法

耳穴压豆疗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郭穴区压迫疗法。

选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厥病》中就有记载:“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历代医学文献都有不少介绍用刺激耳穴方法来治疗疾病,通过望触耳郭穴位来诊断疾病的记载,说明我国利用耳穴来诊治疾病的历史巳相当悠久,近年来耳压疗法又有很大的发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无不良反应,安全经济,不损害组织,药籽刺激持久,医疗效果稳定。

应用耳穴压豆疗法时,可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药豆可选用油菜籽、小米、绿豆、莱服子、王不留行籽、白并子等。

1.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郭,右手用摄子夹取割好的0.5cm×0.5cm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

2.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轻轻揉按1~2分钟。

3.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脾土亏虚型:症见斑色灰褐,状如蒙尘,伴见乏力、纳呆、经血量少、色淡,白带多,舌淡胖有齿痕,脉濡或细。

取穴:肝、肾、肺、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大肠、脾、胃。

用法: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每穴1粒。

说明:隔日换药1 次,3次为1个疗程。

肾精不定型:症见面部黑斑,分布于颧、口唇周围,下颌、眼眶周围较多。伴有形体消瘦,腰酸乏力,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部烘热,盗汗少寐,经量多色红。

取穴:肝、肾、肺、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内生殖器。

注意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黏合纸代之。

4.耳郭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耳穴贴豆法

耳穴贴豆是通过耳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 内脏的病变会对应的反应在耳部相应的反射区 通过压豆来刺激该反射区来治愈疾病 用王不留行籽放到一个正方形的医用胶布上 贴到相应部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耳灸结合耳穴协同治疗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耳部的艾灸最早记录有1500年前的苇管灸的使用,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流传演变至今,耳灸的方法已经可以用来治疗如耳聋耳鸣、眩晕、神经功能障碍、睡眠功能障碍、面瘫、鼻炎、嗜睡、健忘、眼睛干,口干,脑梗塞等二十多种疾病。但是因操作不便,我们在临床上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治疗方法。而新的耳灸装置的设计,不仅可以解决了使用的方便性的问题,更可以进一步提高促进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在原理介绍中我们讲过人体头部只有眼睛、耳朵、鼻子可以和大脑相连,要解决相应的问题,对鼻部和眼部进行施灸显然是不太方便的,剩余对耳部的施灸显然就成为最优的选择,通过改善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的供血,从而解决因大脑的供血而导致的病情。?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人体的耳朵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听力器官,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在我们的耳朵上找到相应的反应点,我们也将这些反应点称之为耳穴,通过对耳穴的刺激,可以对相应的病症达到治疗调理作用,而对于功能性病变,如失眠、痛症等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由于耳穴对病症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因此对全耳的刺激对人体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果。

目前耳穴既有国家标准文案,在世界上也有世界标准文案,在各大中医院、综合医院都有一定的普及度。现代医学记录的耳穴治疗方法包括,耳穴压豆(丸)法、耳穴刺络法、耳穴埋针法、耳穴电针法、耳穴火针法、耳穴贴膏法、耳穴温灸法和耳穴按摩法。耳穴压豆既耳穴贴压法是目前普及度最高,也是最安全方便的一种方法,而耳穴温灸法与耳灸的治疗就不谋而合了。这就进一步验证了耳灸对人体治疗和保健上的重要作用。

作为中医瑰宝,砭石具有优异的温通经络、益气活血功能,耳部的砭灸不仅可以加强脑部的供血,也可通过耳穴刺激的经络传导对相应的病灶部位进行调理,亦可达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艾灸与砭石相结合的灸疗装置无疑又将耳部灸疗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前文我们讲到耳穴贴压法是目前临床使用广泛度比较高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贴压之前,为了达到更好刺激效果,往往要对耳朵进行点按、掐按、揉按至耳朵发红发热为宜,使耳部充血,气血提前被调动起来,这样再进行贴压时,刺激效果更好,耳朵更容易得气,治疗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所以耳灸结合

耳穴的另外一个协同治疗作用就在于:在进行耳穴贴压法之前,可以先通过对患者进行耳诊,诊断后可以先给患者进行20-30分钟左右的灸疗,然后再进行贴压;贴压完毕之后,可以在灸疗装置的作用下继续进行灸疗。此时耳穴的刺激,既有温灸刺激,也有贴压刺激,如果贴压用的材料为砭石,则砭石吸收灸疗的热能,可针对相应贴压的穴区进行温补增效作用。

去除黄褐斑的小偏方 去黄褐斑的简单有效方法

1 食疗去黄褐斑的方法

补充维生素C

方法: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清水漂洗西红柿、凤梨1只,再用温水漂洗一下生吃,吃完后漱口刷牙即可。也可以吃几颗草莓。

作用:黄褐斑的产生与体内缺乏维生素C油一定的关系。西红柿、凤梨和草莓等瓜果都是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食物,睡前吃便于身体在夜间吸收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帮助抑制多巴的氧化,帮助减少黑色素沉积,从而帮助去除黄褐斑。

胡萝卜粥

方法:新鲜胡萝卜2根洗净之后切成细丁然后与500克粳米一起熬煮成粥,食用即可。

作用: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能够帮助补充体内维生素,还能够帮助调理脾胃,对于中老年人皮肤长斑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胡桃芝麻

方法:取胡桃仁15克,黑芝麻10克,牛奶、豆浆各100毫升。先将胡桃仁、黑芝麻磨成粉末加入牛奶、豆浆一起煮沸即可食用。

作用:能够帮助养血祛斑。黄褐斑的色素沉着与过氧化脂质的增加有关,为黑芝麻、牛奶、胡桃仁中都含有的维生素E能够抑制脂质的产生,从而帮助消除黄褐斑。

2 按摩方法

揉关元穴

方法:采用仰卧姿,两手掌相叠,按压于脐下关元穴处,调整呼吸大约1分钟,手掌心有温热感为宜。两手掌顺时针揉压30次,再逆时针揉压30次。

作用:能够帮助调补脾肾,适用于因为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黄褐斑。

浴面法

方法:每晚睡觉前,洗脸之后坐于床前,两手掌相合上下进行摩擦直到手掌发热。用掌根按揉面部长有黄褐斑位置,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作用:能帮帮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经活血,润肤祛斑。

3 祛斑养生操 通过进行养生操的锻炼能够帮助强健肝脏,以消除黄褐斑。

张开双手深呼吸

动作:举高双手,手掌在头顶十指交合尽量向上拉伸。保持这个姿势深呼吸约5~10秒再慢慢吐气将手放下。动作尽量缓慢,重复5次。

效果:这个动作能够帮助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加速血液运行,起到淡化黄褐斑的效果。

扭动身体放松背部

动作:坐在椅子上,用右手抓住左手腕向右扭动身体再换边。注意呼吸是呼气时转,吸气时停止,每天坚持20分钟左右效果更好。

效果:能够帮助按摩肌肉,消除酸痛,还能够帮助恢复受损肝脏功能,从而帮助淡化黄褐斑。

4 祛斑面膜

药物面膜

做法:取白芷、白茯苓、白附子各100克,白芨、密陀僧各50克以及滑石粉、氯化锌各200克研成细末之后混合加入蛋清调成糊状在洁面之后敷在脸上,一般一周一次即可。

效果:能够有效美白肌肤,有效去除黄褐斑。

酸奶面膜

做法:先将脸洗干净之后,将面膜纸放入酸奶中浸泡1分钟之后取出来贴到脸上约20分钟之后取下,每周2~3次即可。

效果:酸奶面膜能够使皮肤在短时间内迅速变白,坚持使用能够有效淡化脸部黄褐斑等色斑,并能使皮肤变得光滑柔嫩。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