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黄褐斑与肺主皮毛

时间: 2023-11-12 11:55:17

黄褐斑与肺主皮毛

黄褐斑属临床难治之症,病因病机较为复杂。近日读了一篇“黄褐斑病因病机探源”一文,受益匪浅,作者从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中探讨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很有见地,读后使笔者加深了对该病的进一步了解。

近几年笔者临证注重对黄褐斑的辨证治疗,常宗“肺主皮毛”理论,以宣通理肺,通阳散斑之法获效,药常用蝉衣、荷叶、防风、桔梗、竹叶、百合、瓜蒌皮、半夏、浙贝母等。

《黄帝内经》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肺气通于天。”肺为华盖,主皮毛。五脏六腑之气皆上承于肺。肺通调水道,输布津液,有如天地之气化然。头面为诸阳之会。其出褐斑者,或黑或灰皆为阴邪湿邪。如天之有云,乃地气蒸腾使然。乌云不散,责诸天气,褐斑所成,责诸肺气。肺气不宣,输布失职,湿邪郁滞,日久化热开合不利,则皮毛难泽。

综上所述,余以为,认真分析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当是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

皮肤不好、面色无光怎么办?

许多女性面色无华、晦白或灰暗、肌肤粗糙、斑点多多,往往缘于五脏功能失调。皮肤不好带来沮丧和自卑情绪,致使面色越发不佳,再高明的美容师,恐怕也难掩其憔悴之态。因此,要想养颜美容,首先应增强脏腑的生理功能,这样才能红颜不老……只能通过营养膳食和作息、运动习惯的调节。 1.心与容颜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即心气能推动血液的养物质输送全身。而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脸色就会苍白晦滞或萎黄无华。 2.肝与容颜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面部面色红润光泽。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瘀滞于面部则面色青,或出现黄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暗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3.脾与容颜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康,气血旺盛,见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萎黄不泽。 4.肺与容颜肺主皮毛。肺的气机以宣降为顺,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 及时补充营养剂对于各种发热症治愈后遗留的面容憔悴,长期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更年期妇女的面色无华,有较好的恢复容颜色泽的作用。

从肺论治如何才能治疗银屑病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尝试从肺论治银屑病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 笔者认为该病多与感受风热之邪,久病伤阴,营血不足以及血虚肝旺,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朝百脉、主宣发,外合皮毛,与皮肤、汗孔、毫毛等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日: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肺主皮毛。因此,皮肤、毫毛等外表组织与肺的功能有一定的生理关系,它依赖于肺所输布的卫气与津液的温润滋养。故此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宣发有度,输布有节,布达有序,则皮肤致密,黄白相隐,毫毛光泽,无微不至;反之,肺的宣发卫气与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则宣发失度,输布不及,布达不力,皮肤失去温润滋养,表现则皮肤、毛孔憔悴枯搞,以致粗糙不平,失荣无泽,鳞屑脱落。 二、辨证论治 笔者认为肺主气,外合皮毛,该病与肺气的宣发功能有关,故在治疗上以宣畅肺气为主,配合养血滋阴,活血通络,祛风止痒。 【病案举例】 张某,女,34岁,患者3年前只是头部有少量几处五分或二分硬币大小的癣块,前后一直涂用硫磺软膏效果欠佳,一直未愈,后因冬季吃羊肉及辛辣厚味过多,以致全身发痒,逐及头面、四肢、胸腹等部位出现多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片状癣块,边界清楚,奔波求医一年之久,未能控制病情发展。 就诊时见:全身均有不同程度斑块状、点滴状、地图状癣块,表面有厚薄不均匀的银白色鳞屑,并有鳞屑脱落,尤以背部为甚,抓破处多见出血现象,前臂、双手掌、五指皮肤干燥皲裂,鳞屑较厚,疼痛难忍,不能见水,洗碗做饭均常用橡皮手套。现全身瘙痒,入夜更甚,苔淡红,脉弦细。 辨证:属肺气宣发失畅,布达受碍,以致肌肤血虚失养,津气不能润肤泽毛。 治则:开宣肺气,养血熏肤,滋阴泽毛,祛风止痒。 处方:以四物汤(芍药、当归、地黄、川芎)加味:桔梗,白鲜皮,白芍,当归,熟地,生地,赤芍,川芎,乌蛇,僵蚕,全虫,桑白皮。 二诊:服药10剂后,瘙痒显著减轻,鳞屑也逐渐脱落,皮损部位变薄,部分皮损部位基底颜色由红转淡,点状皮损基本消退,手指裂口缩小,干燥皮屑脱落较多,局部皮肤颜色鲜艳。 三诊:守方服14剂后,全身皮损部位恢复正常,手指裂口愈合,皮肤润泽如初,至此而痊愈。为防止复发,嘱其忌食辛、辣、腥、荤之味。 至今两年无复发。 【按语】笔者认为宣畅肺气,可以加速水谷精气的生成与结合,进一步将脾胃消化吸收精微通过肺输布散送到全身及内达五脏六腑,外达皮毛肤表、毫毛。通过肺气的宣发,可以加速全身血液的循环,对改变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从而达到熏肤、充身、泽毛的目的。故笔者重用桔梗开宣肺气,调畅气机,以兴布散;桑皮与桔梗相伍,宣降并用,相辅相成;四物养血滋阴,行气活血,平衡气血,荣肤泽毛;生地、赤芍益阴活血;白鲜皮、乌蛇、全蝎、僵蚕祛风止痒而达皮毛。故全方有宣畅气机,疏通血脉,行气活血,消除瘀滞,改善循环之功。从而加速了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了气畅、血行、肌润、皮充、毛泽、毫光、鳞清之功,故顽癣可除也。

长了黄褐斑怎么办?

去掉脸上黄褐斑的小妙招


  女人的脸对于她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脸上出现了一些斑斑点点的话对于她们的打击是非常大的,黄褐斑是每个人都很讨厌的,但是当年龄到底一定的时候,脸上总是会多多少少的长出黄褐斑,这是让人非常讨厌的,所以生活中能够很多人都在寻求去除黄褐斑的方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去除黄褐斑小妙招。

  1、青嫩柿树叶若干,白凡士林30克。将柿树叶晒干研细面,与白凡士林调匀成膏,每天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一般半月至一月后方能有效果。

  2、白附子、白芨、白蔹、白茯苓、蜜陀僧等份研细末,睡前以乳汁调匀,涂搽面部,此偏方可治黄褐斑。

  3、将桃仁等3味研成细末;粳米淘洗干净,放沙锅内,加桃仁等3味中药细末和适量水,旺火煮沸,打入鸡蛋,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白糖调匀。每日1剂,早餐食用。常服此粥能减少色素斑,延缓皮肤衰老。

  4、生熟地各15克,玄参、天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5、白僵蚕和白牵牛等份,加入烊化的凡士林中,搅拌成膏状,每日外搽3次,此偏方可治疗黄褐斑。

  6、干柿去斑方:干柿子,天天食之,久食有效。功效润心肺,去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斑点。

去掉脸上黄褐斑的饮食偏方


  1、将鲜胡萝卜切碎榨汁,取10~30ml,每日早晚洗完脸后涂抹,待干后洗净。此外。每日喝一杯鲜胡萝卜汁,可美白肌肤。

  2、将柠檬搅汁,加蜂蜜水适量饮用。柠檬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钙、磷、铁等。常饮柠檬汁不仅可美容养颜,还可抑制黑色素沉着,达到祛斑的作用。

  3、每日喝一杯西红柿汁或者常吃西红柿,对预防斑点的生成、祛斑有良好作用。因为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从而使沉着的色素减退或消失。

  4、每天吃一些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可以打到祛斑的作用的,如果采用注射,效果会更好。

  5、洗脸时在水中加1~2汤勺的食醋,有减轻色素沉着的作用。

  6、用干净的茄子皮敷脸,一段时间后,小斑点就不那么明显了

  7、将黄瓜切成薄片,每晚在面部贴一次,可以很好的淡化脸上的斑斑点点。

  8、冬瓜具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对于皮肤有保护作用,令人面色悦泽。

  9、茯苓饼也有健脾除湿的功效,能减轻面斑。每日早晚随餐进食1~2片。

  10、山药有补脾功效,能润肤,对于消斑也有好处,可煲汤饮用。

  11、薏仁米有保护皮肤的作用,每次用一两煮粥饮,每日一次。

  12、干柿子功效润心肺、去黑斑,每天都吃,久之则有效。适用于面部雀斑及黑斑。

  13、黄精有补肾强壮身体作用,而且也能消斑,常配用枸杞子各1两,煲汤用。

怎么样才能预防脸上长黄褐斑


  减少日照,在春夏季外出时带遮阳伞、遮阳帽,或者在面部搽防晒霜,可以预防或减轻黄褐斑。黄褐斑的预防要做好以下方面:

  1、严禁使用含有激素、铅、汞等有害物质的祛斑产品,因为含铅汞含量超标的化妆品对黄褐斑的副作用太多,轻则造成黄褐斑的反弹,重则造成毁容。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黄褐斑的产生。

  3、加强防晒,所有的色斑都害怕强光的照射,黄褐斑尤其如此,因此黄褐斑患者一定要左海防晒的预防工作,外出带遮阳工具,涂防晒霜等。

  4、防黄褐斑,远离各种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会加快皮肤的损伤,导致黄褐斑的加重。

  5、要始终保持豁达乐观,心情舒畅,情绪开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治疗黄褐斑好的疗效。

  6、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要注意劳逸结合。

  7、多食富含维生素c,E的食品,避免阳光久晒。

  8、妇女口服避孕药者,应停止服用。避免服用光敏性药物,如避孕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抗血压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利尿剂和一些抗生素等。

  9、积极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肝病等原发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