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艾滋病流行仍呈上升趋势,在校大学生、男男性行为、性工作者在客人频繁更换、卫生条件极差的日租房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非常普遍,日租房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场所。昨日,深蓝工作组在全市部分高校启动了“日租房”行为干预活动,30名来自本市各高校的学生社团成员参加了“日租房”干预实施方案研讨会,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防艾专家张北川教授和来自英国的马丁·哥顿先生参加了帮助艾滋病患者的“脱恐”治疗。
“脱恐”治疗
帮助艾滋患者走出恐惧
前晚7点30分,张北川教授和马丁·哥顿先生在深蓝工作组参加了一次帮助艾滋病感染者“脱恐”的治疗。深蓝工作组负责人嘎嘎介绍,几乎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刚刚被查出患病以后都会非常的恐惧、恐慌,似乎生命一下子走到了尽头。所以工作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感染者“脱恐”,这项工作也是避免产生其他社会危害的一个预防措施。现在,他们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由志愿者帮助感染者进行“脱恐”治疗,每次“脱恐”治疗中,感染者都会痛哭流涕以释放严重超过负荷的心理压力。
参与此次治疗的有七八名感染者。首先,张北川一一询问了每位感染者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如何感染艾滋病等。其中一位感染者说,他是去年感染艾滋病的,刚刚确诊,就被他的家庭抛弃了。当时,他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更为严重的是来自内心的恐惧,死亡这个念头一直在他心里盘旋。是深蓝工作组的志愿者对他进行了多次“脱恐”治疗,终于使他走出恐惧,可以勇敢面对生活。张北川教授觉得,这名感染者能够走出恐惧就是一种胜利。感染者首先要战胜的就是恐惧,这样才会有机会获得稳定的工作,才能保证稳定的经济来源,保证有钱服药,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感染者在“脱恐”之后可以发挥他们的力量去帮助其他的感染者。
活动中,马丁·哥顿先生一直握着一名感染者的手,他通过翻译介绍,20年前,他的朋友中有多位艾滋病感染者而且现在已经去世。现在的医疗技术比20年前有了长远的进步,有的感染者通过服药很多年都没有发病而且延续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状况。所以,希望天津这些艾滋病感染者也能勇敢面对现实走出恐惧。
“脱恐”治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气氛非常轻松,这次“脱恐”没有眼泪,更多的是互相理解的笑声。临行前感染者还与张北川教授和马丁先生合影留念,感染者们表示,他们会积极面对生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感染者和他们一样,走出恐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