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

时间: 2023-11-13 14:18:45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以早产儿多见,胎龄愈小发生率愈高。出血部位以室管膜下的尾状核最多见,易破入临近的侧脑室而成为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SEH-IVH)。

【临床表现】

患儿可能有宫内窘迫史或出生窒息史,但也可发生在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的早产儿。症状发生在出生后三天内,轻重不一,分为三型:

1.急剧恶化型 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神志从迟钝转入昏迷,肌张力消失或增强,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病死率高。

2.断续进展型,神经系统症状呈波动式加重,病情有时稳定,有时加重。

3.安静型 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经影像筛查才发现。故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宜作头颅B超筛查。

脑室内出血时血液在经过脑脊液通道过程中可能发生阻塞,使脑室逐渐扩大而成脑积水,因此需常测头围。

【诊断说明】

1.头颅B型超声检查 检出率很高,对出血部位的显示比CT清楚,出血严重度分为4级,I级为单纯室管膜下出血,单侧或双侧;Ⅱ级为室管膜下出血伴脑室内出血,但不伴脑室扩大;Ⅲ级为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为脑室内出血合并脑实质病变。

2.脑脊液检查 脑室内出血后脑脊液内红细胞增加或呈血性,但临床上并不将此项检查作为诊断的手段,只有在治疗需要时才作腰穿。

【治疗说明】

按早产儿护理,关于供氧,维持正常血压,纠正代谢紊乱和控制惊厥等治疗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同。

有人对Ⅲ级以上的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者采用连续腰穿治疗,放出积血,防止脑积水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在头颅B超监测下,开始时每天抽脑脊液一次,每次放出液体少于14ml。以后隔天一次,再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至脑室恢复正常或形态稳定为止。已发生脑积水者按脑积水治疗。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