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新生儿败血症)

时间: 2023-11-13 16:34:19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败血症(septicemia)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在身体体抗力减弱或(和)各种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释放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称为败血症。目前常见的致病菌G :以金葡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也逐渐增加;G-:以大肠杆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条件致病菌有增加的趋势。一般表现,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急性长期高热,伴有畏寒、寒战、出汗、头痛、呕吐、腹痛、关节痛等症状,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呼吸及心跳增快,皮肤可见瘀点或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2、WBC↑、N↑,有核左移现象,细胞内有中毒颗粒及空泡,CRP↑,前白蛋白↓,转铁蛋白↓。3、血培养(+)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反复抽血培养可以提高阳性率;病灶分泌物培养和血培养获得相同的细菌时更有诊断意义。

如果多次培养还是阴性,但临床症状支持,也不排除是败血症的可能,毕竟有假阴性存在的可能性,至少可以诊断为临床败血症。

一、诊断

(一)易感因素

1、母亲的病史:母亲妊娠及产时的感染史(如泌尿道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等) ,母亲产道特殊细菌的定植,如B 组溶血性链球菌(GBS) 、淋球菌等。

2、产科因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混浊或发臭,分娩环境不清洁或接生时消毒不严,产前、产时侵入性检查等。

3、胎儿或新生儿因素:多胎,宫内窘迫,早产儿、小于胎龄儿,长期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外科手术,对新生儿的不良行为如挑“马牙”、挤乳房、挤痈疖等,新生儿皮肤感染如脓疱病、尿布性皮炎及脐部、肺部感染等也是常见病因。

(二)病原菌

我国以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主要见于早产儿,尤其是长期动静脉置管者;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见于皮肤化脓性感染;产前或产时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 G-)菌较常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以G- 菌如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雷菌等多见。

(三)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1)体温改变:可有发热或低体温。(2)少吃、少哭、少动、面色欠佳、四肢凉、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3)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惟一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4)休克表现:四肢冰凉,伴花斑,股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血压降低,严重时可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各系统表现:(1)皮肤、粘膜:硬肿症,皮下坏疽,脓疱疮,脐周或其他部位蜂窝织炎,甲床感染,皮肤烧灼伤,瘀斑、瘀点,口腔粘膜有挑割损伤。(2)消化系统:厌食、腹胀、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后期可出现肝脾肿大。(3)呼吸系统:气促、发绀、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4)中枢神经系统: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嗜睡、激惹、惊厥、前囟张力及四肢肌张力增高等。(5)心血管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休克。 血液系统:可合并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7)泌尿系统感染。

其他:骨关节化脓性炎症、骨髓炎及深部脓肿等

(四)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1)细菌培养:尽量在应用抗生素前严格消毒下采血做血培养,疑为肠源性感染者应同时作厌氧菌培养,有较长时间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者应做L型细菌培养。怀疑产前感染者,生后1h内取胃液及外耳道分泌物培养,或涂片革兰染色找多核细胞和胞内细菌。必要时可取清洁尿培养。脑脊液、感染的脐部、浆膜腔液以及所有拔除的导管头均应送培养。(2)病原菌抗原及DNA检测:用已知抗体测体液中未知的抗原,对GBS和大肠杆菌K1抗原可采用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及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 ISA)等方法,对已使用抗生素者更有诊断价值; 采用16SrRNA 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型、DNA 探针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协助早期诊断。

2、非特异性检查: (1)白细胞(WBC)计数:出生12h以后采血结果较为可靠。WBC减少(25 ×109/L;>3d者WBC>20×109/L)。(2)白细胞分类:杆状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immature/total neutrophils ,I/ T)≥0、16 。(3)C2反应蛋白(CRP):为急相蛋白中较为普遍开展且比较灵敏的项目,炎症发生6~8 h后即可升高,≥8μg/ml(末梢血方法)。有条件的单位可作血清前降钙素(PCT)或白细胞介素6(IL26)测定。(4)血小板≤100×109/L 。(5)微量血沉≥15mm/1h。

五) 诊断标准

1、确定诊断:具有临床表现并符合下列任一条:(1)血培养或无菌体腔内培养出致病菌;(2)如果血培养标本培养出条件致病菌,则必须与另次(份)血、或无菌体腔内、或导管头培养出同种细菌。

2、临床诊断:具有临床表现且具备以下任一条:(1)非特异性检查≥2 条。(2)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DNA 检测阳性。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入侵了宝宝血液系统并在里面产生毒素,造成全身都感染细菌。新生儿在糜患败血症后该如何治疗?一起随我看看吧。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在早期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包括精神不好、反应不佳、哭声减弱无调以及奶欲减退等。在疾病进展时的主要表现为:

  1、体温改变 多数足月儿表现为发热;而早产儿与未成熟儿则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升,少数新生儿可出现体温不稳定。

  2、黄疸 表现黄疸过重、消退延迟或在消退后再出现,以及黄疸原因无法解释。

  3、肝脾肿大 由于炎症反应与脏器的受累而先后出现。

  4、激惹与四肢肌张力改变 部分新生儿可出现兴奋-激惹症状,也有部分早产儿可表现四肢肌张力减退。

   新生儿败血症该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如G+菌选用青霉素类,产酶菌株选用新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等;G-菌选用氨苄青霉素、核糖霉素或第2、3代头孢菌素。在病菌不明确时可选用抗菌谱较宽的药物。重症感染可联合用药,但应注意由此引起的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为尽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应采用静脉途径给药。疗程视血培养结果、疗效、有无并症而异,一般7-14天,有并发症者应治疗3周以上。

  2、及病灶清除:局部有脐炎、皮肤化脓灶、口腔粘膜溃烂等应作相应处理,切断感染源。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是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那当新生儿患上败血症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吃奶少,吮吸力小

  宝宝吃奶量比起之前显著减少,吃奶时间较短,吮吸无力,而且容易被呛到。

   2.哭声小如猫叫

  新生儿若是患上败血症,就会不常哭闹,或者只是很小声地哭几声就停止。

   3.体温不正常

  当新生儿患上败血症的`时候则会出现体温下降,一般体温出下降到35.5℃以下,并且患儿的四肢会变的变冰冷。

   4.全身疲软,很少活动

  患上败血症的新生儿,不会像健康宝宝那样经常活动四肢,并且四肢或全身都软骨无力。拉伸他们的胳膊时,不会有显著的弯曲反应,一旦松开,胳膊便会直接地垂落下来,更不会主动抓住妈妈的手,没有一点活力。

   5.反应迟钝,精神萎靡

  受到同样的刺激,患儿不会有像健康宝宝那样的正常反应,比如睁大眼、眼球随着活动物体转动等,他们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表现出精神不振或者昏昏欲睡的状态。

   6.黄疸不退或周而复始出现

  如果是健康的宝宝,黄疸会逐渐消失。对于患败血症的宝宝,黄疸则会延迟消退,或者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7.体重不增加

  患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会出现体重下降或者是不增加的情况,即便患儿处于增加体重的时候也不会导致体重上升的。

   8.休克

  面色呈死灰色,呼吸骤停,血压下降、没有排尿或者尿液很少,呈休克状态,需要及时医治。

婴幼儿败血症

婴幼儿败血症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但是有很多父母对此不了解,一检查出白血病,就慌了手脚,担心孩子有什么严重的疾病,甚至不能在突发状况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护。那么,婴幼儿败血症有什么相关知识?

婴幼儿败血症能治好吗

新生儿败血症,不仅让小宝宝受病痛的折磨,而且也让家长担心至极,那么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

败血症与白血病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败血症是由于重症感染引起的,孩子体内的细菌在血液里繁殖,并随着血液运到身体各处。主要还是因为幼儿抵抗力太差了引起的情况。婴儿粘膜比较脆弱,所以给败血症的出现造成了机会,一般败血症以抗感染药物治疗为主,处理并发症,是可以治愈好的。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中有抽痉的用镇静止痉药,有黄疸的给予照蓝光治疗,有脑水肿的及时给予降颅压处理,在未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选用抗生素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等等科学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有效的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较为复杂,家长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了解新生儿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正常的,以便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婴幼儿败血症早期症状

面对新生儿败血症,最重要的还是是做好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使孕妇以及新生儿不受病菌的感染。那么,婴幼儿败血症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

据上所述,临床工作中机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炎症刺激引起,表现为寒战、高热,皮肤和黏膜出血。建议至医院儿科检查明确,积极对症处理治疗。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及时给予消炎对症处理治疗,如青霉素或是头孢类等,按时复查治疗处理。

婴幼儿败血症怎么引起的

在孩子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时候就能及早的发现,并且尽快的到医院进行治疗,使孩子身体快速的恢复并能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那么,婴幼儿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呢?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通常由呼吸道、皮肤、脐部、消化道进入。并不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后,就一定会形成败血症。它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病原体毒素的强弱、病原体数量的多少、新生儿当时的免疫功能的好坏等等。

血液里面细菌感染的话,这个就是属于败血症,是属于严重的疾病,新生儿一般是宫内感染,或者抵抗力差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那会引起感染性休克,脑膜脑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的。需要是根据血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消炎治疗的。对于药物敏感的话,这大部分还是可以治愈的。

婴幼儿败血症诊断标准

血液循环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血液出现了问题,身体也会出现严重的状况。败血症是在身体抵抗力弱较弱时,血液循坏被病菌侵入,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那么,婴幼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一开始的时候表现出现的标准就是孩子会怕冷或者是寒战的情况,这时候患者的体温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或者是体质虚弱的情况。对于患者来说,这时候主要的就是婴幼儿。

对于儿童败血症这样的病症来说,导致出现这样的病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患者感染到了细菌或者是病毒导致的结果,这时候细菌或者是病毒就会在患者的血液之间生长繁殖,导致出现全身性的感染的现象。

确定诊断:具有临床表现并符合下列任一条:(1)血培养或无菌体腔内培养出致病菌;(2)如果血培养标本培养出条件致病菌,则必须与另次(份)血、或无菌体腔内、或导管头培养出同种细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