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下面是婴儿黄疸病症状,请参考!
概述
现代人得各种疾病的概率是不断的增强,其中黄疸病也是危害我们现代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黄疸病现在多发于婴幼儿,成年人也有得的,但是确实比较少。主要就是以没有满月的新生儿为主,黄疸病什么症状呢,下面我给大家说说。
黄疸病什么症状 1 第一:就是生理性的黄疸。这种病症表现为还在在出生两到三天的时候,细心观察的话,会在孩子皮肤或者口腔内有黄色,但是手心和脚心都不太明显,过十天之后可能会逐步消退。
2 第二:就是病理性黄疸。这个病症表现为出生24小时,就能发现身体局部发黄,而且一直持续不退,或者消退之后还会反复出现。
3 第三:要说的就是不管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都应该及时询问医生,按照医生的方法去治疗。对于可自行消退的黄疸,只要多注意观察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在平时要注意饮食健康,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加强身体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注意劳逸结合。
新生儿有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两周内自然消退,但一定要密切观察,谨防病理性黄疸,下列资料供参考。另外,因你太太有乙肝,小三阳虽然传染性较弱,但也应提防传给宝宝,立即给宝注射乙肝疫苗,3、6个月后各一次,一年后加强一次。建议不要哺乳,喝牛奶为好。定期检验两对半。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诊断】
(一)病史
1.黄疸出现时间 24小时内出现共同疸者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其次再考虑CMV等先天性感染;2~3天者以生理性黄疸最常见,ABO溶血症亦应除外;4~7天者以败血症、母乳性黄疸较多见;7天后呈现黄疸者则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均属可能。
2.黄疸发展迅速 新生儿溶血症最最快,其次最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及胆道闭锁发展较慢而持久。
3.粪便及尿的颜色 粪色甚浅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
4.家族史 家族有蚕豆病患者应考虑是否G6PD缺陷病;父母有肝炎者应除外肝炎。
5.妊娠史、生产史(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提示产时感染)、临产前母亲用药史等。
(二)粪便有明显色素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和败血症
1.如有感染中毒表现,应进行血、尿培养。
2.如有溶血表现(网织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2~10/100白细胞),应检查母婴ABO及Rh血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即为Rh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患儿抗体释放试验呈阳性。上述试验阴性者或出生3、4天后始发病者应除外G6PD缺陷。
(三)粪便几无胆色素、尿色深、尿胆红素阳性者应考虑新生儿肝火和胆道闭锁,因前者常造成较久的基本完全性肝内梗阻,两者的鉴别较困难,以下检查可供参考。
1.血清胆红素多次测定 逐渐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若有波动或不规则地下降提示肝炎。
2.血清转氨酶 早期明显增高考是提示肝炎。
3.其他实验室检查 血清5′-核苷酸酶明显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血清甲胎蛋白>40mg/L提示肝炎;十二指肠引流液含有胆汁或胆酸可降外胆道闭锁;脂蛋白-X(LP-X)阳性者提示胆道闭锁。
4.静注131I玫瑰红37~148MBq(1~4μCi),收集3天粪便(不能混有尿液)测每分钟计数,如>10%的注入量即可排除胆道闭锁。
5.核素肝、胆扫描 静注99m锝标记的亚氨二醋酸(IDA)衍化物后扫描,肝炎患儿的肝脏显影缓慢而肠道出现放射性浓集,胆道闭锁患儿肝显影出现快,肠道不出现显影。
6.B超 可发现总胆道管囊肿,如无胆囊提示胆道闭锁。
7.肝活检 肝结构基本正常,胆小管大量增生提示胆道闭锁;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坏死、多核巨细胞易见到提示肝炎。
8.剖腹探查 争取在2个月内施行,如无胆囊宜进一步探查;如有胆囊,应进行胆囊造影,如异常则作肝门空肠吻合术(越早施行效果越好,最迟不超过3个月)。
【治疗措施】
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溶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病原学】
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这是由胎儿气管和支气管树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去清除,故新生儿刚出生时都无黄疸。
出生后,新生儿必须自己处理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一未结合胆红素。但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在足月儿要3~5天、未成熟儿要5~7天才成熟。加诸概述中已提及的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就发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