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儿首先表现为发热、哭闹和拒食,甚至有昏睡。开始,局部皮肤发红,稍有肿胀,界限不清;扪按病变部位,可以感到质地较坚,发红皮肤受压后颜色变白。在数小时内,病变即可迅速扩展,皮肤变软,中央部位颜色转为暗红。由于皮下组织液化而形成的脓液不多,触诊有皮肤下空虚、皮肤漂浮的感觉。但脓液积聚较多时,也可出出“波动”。最后,因皮肤和皮下的血管内血栓形成,皮肤出现坏死。在一部分病儿,局部皮肤出现多个水泡,并逐渐融合,内容物转为血性液体;中央部皮肤变黑,出现逐渐增大的坏死区。
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需要剪去脐带,但有的时候脐带可能没剪好,但容易导致脐带出现发炎的情况,也就是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脐炎出现以后不仅需要治疗,还需要后期好好护理,新生儿脐炎的护理不难,那么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是什么样的呢?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脐带没剪好是很容易发炎的,那么新生儿脐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在新生儿时期出现有肚脐发炎的情况也是相对比较常见的,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加重引起全身性的感染表现。新生儿脐炎主要的表现就是在肚脐部位或者肚脐的周围出现皮肤红肿的表现,有可能会有少量的脓性分泌物的渗出,会有比较明显的异常气味。
新生儿脐炎严重的情况可以导致出现皮下的蜂窝组织炎,而且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腹膜炎、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有可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新生儿脐炎有皮肤的青紫表现、感染表现,以及有全身精神状态变差,饮食变差等一些全身性的症状。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脐炎需要好好护理,那么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患有新生儿脐炎要注意每天观察包扎脐带的纱布外边有无渗血。渗血较多时应在消毒无菌的条件下重新包扎止血。如无渗血现象,则不打开,以免造成感染。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如果脐窝处有红肿、分泌物增多现象,可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消除分泌物,然后涂以 1%的紫药水并要注意包扎脐带的纱布,不可松散和移位,如果被大小便污染,要及时更换。如果发现脐带根部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就可能发生脐炎,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在脐带残端脱落后,注意观察脐窝内有无樱红色的肉芽肿增生,应及早处理,防止肉芽过长而延误治疗,可采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治疗。同时要注意脐茸、脐瘘、脐渗血或脐部蜂窝组织炎等,应及时处理。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诊断
新生儿脐炎首先需要诊断出来,那么新生儿脐炎的护理诊断是什么呢?
如果新生儿有脐炎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化脓的情况,引起脐炎的原因是脐带掉落后留下一些残留组织,清理不到位,造成了细菌病毒的感染。新生儿的抵抗力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平时可以使用75%的酒精或者碘伏对宝宝进行局部的清理消毒。如果宝宝有不正常现象要及时就医,不要自己盲目处理。
一般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潮湿渗液,为受感染的最初症状,继之脐围皮肤红肿,波及皮下。残端有脓性分泌物,脓汁恶臭,还可见腹壁水肿、发亮,形成蜂窝组织炎及皮下坏疽。慢性炎症常形成脐肉芽肿,而妨碍脐创愈合。
新生儿脐炎的并发症
新生儿脐炎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那么新生儿脐炎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新生儿脐炎最容易出现在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如果一直有炎症感染,伤口不愈合,就会导致伤口持续分泌出脓性分泌物,导致炎症迁延不愈合。若肚脐破溃化脓,细菌入侵血液,也有可能引起新生儿菌血症。
新生儿脐炎如果控制不好的话,脐带断端经久不愈合,一些病原体就会通过脐带的间隙进入到血液中,引起败血症。败血症指的是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并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葡萄球菌败血症是指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是常见的败血症类型。另外病原体随血液循环,如果在脑部形成感染灶,可能会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到肺部,造成肺部感染。所以,新生儿脐炎的并发症还是比较多的。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诊断 4 治疗措施 5 病因学 6 发病机理 7 临床表现 8 鉴别诊断 9 预防 附: 1 治疗气性坏疽的穴位 1 拼音 qì xìng huài jū
2 概述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以局部剧痛、水肿、胀气、组织迅速坏死、分泌物恶臭,以伴有全身毒血症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潜伏期较短,一般只有8~48小时。芽胞出芽大量繁殖,形成荚膜能抵抗吞噬,产生多种毒素及侵袭酶,损害肌肉组织引起厌氧性肌炎。由于本菌分解组织中的肌糖,产生大量气体充塞组织间隙,造成气肿,挤压软组织,阻碍血液循环,进一步促使肌肉坏死。同时毒素还可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浆液渗出,形成扩散性水肿,以手触压肿胀组织可发生“捻发音”。疼痛剧烈,蔓延迅速,最后形成大块组织坏死。细菌一般不侵入血流,局部细菌繁殖产生的各种毒素以及组织坏死产生的毒性物质被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而死。
根据病变范围的不同;芽孢杆菌感染分为芽孢菌性肌坏死和和芽孢菌性蜂窝织炎两类,通常所说的气性坏疽即芽孢菌性肌坏死,主要发生在肌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少数发生在腹部或会 *** 手术后的伤口处。
3 诊断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保存伤肢和挽救生命的关键。所以,要尽早作出诊断。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伤口分泌物检查和X线检查,如损伤或手术后,伤口出现不寻常的疼痛,局部肿胀迅速加剧,伤口周围皮肤有捻发音,并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脉搏加速、烦躁不安进行性贫血,即应考虑有气性坏疽的可能;伤口内的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大量革兰染色阳性杆菌,X线检查伤口肌群间有气体,是诊断气性坏疽的三个重要依据。厌氧细菌培养和病理活检虽可肯定诊断,但需一定时间,故不能等待其结果,以免延误治疗。
4 治疗措施 气性坏疽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死亡。故一旦确诊,应立即积极治疗。
1.紧急手术处理 在抢救严重休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同时,须紧急进行局部手术处理,手术前静脉滴注青霉素200万U和四环素0.5g。一般应采用全身麻醉,不用止血带。术中应注意给氧,继续输血,输液和应用抗生素。在病变区作广泛、多处切开(包括伤口及其周围水肿或皮下气肿区),切除已无生活力的肌组织,直到具有正常颜色、弹性和能流出新鲜血的肌肉为止。敞开伤口用大量3%过氧化氢溶液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术后保持伤口开放,用过氧化氢液湿敷,每日更换敷料数次。
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截肢:a、伤肢各层组织均已受累且发展迅速;b、肢体损伤严重,合并粉碎性开放骨折或伴大血管损伤;c、经清创处理感染仍不能控制,有严重毒血症者。截肢部位应在肌肉未受累的健康组织处。截肢残端不缝合,用过氧化氢液湿敷,待伤口愈合后再修整。
2.高压氧疗法 在3个大气压纯氧下,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内的氧比平时增加20倍左右,可提高组织的氧含量,抑制气性坏疽杆菌的生长繁殖,并使其停止产生α毒素,一般在3天内进行7次治疗,1次/2h,间隔6~8h。其中第一天作3次,第二、第三天各2次,在第1次治疗后,检查伤口,并将已坏死的组织切除,但不作广泛的清创或切除至健康组织。以后,根据病情需要,可重复进行清创。通过这种治疗方法,不少患肢的功能可得以保留。还观察到,凡能完成最初48h内5次高压氧治疗的病人,几乎都能存活,但需要有高压氧舱的设备,野战条件下难于应用。
3.抗生素 大剂量使用青霉素(1000万U/d)和四环素(2g/d),兼可控制化脓性感染,减少伤处因其他细菌繁殖消耗氧气所造成的缺氧环境。待毒血症状和局部情况好转后,即可减少剂量或停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1.5~1.8g/d,静脉滴注。
4.全身支持疗法 少量多次输血,纠正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止痛、镇静、退热等。
气性坏疽抗毒血清对气性坏疽的防治效果不佳,仅能起到暂时缓解毒血症的作用,而且还有使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现已很少应用。
5 病因学 梭状芽胞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以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杆菌)、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要,其次为产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临床上见到的气性坏疽,常是两种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所以易进入伤口,但并不一定致病。气性坏疽的发生,并不单纯地决定于气性坏疽杆菌的存在,而更决定于人体抵抗力和伤口的情况,即需要一个利于气性坏疽杆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因此,失水、大量失血或休克,而又有伤口大片组织坏死、深层肌肉损毁,尤其是大腿和臀部损伤,弹片存留、开放性骨折或伴有主要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情况,容易发生气性坏疽。
6 发病机理 气性坏疽的病原菌主要在伤口内生长繁殖,很少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产气夹膜杆菌产生α毒素、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尿、尿少、肾组织坏死、水肿、液化,肌肉大片坏死,使病变迅速扩散、恶化。糖类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组织膨胀;蛋白质的分解和明胶的液化,产生硫化氢,使伤口发生恶臭。由于局部缺血,血浆渗出,及各种毒素的作用,伤口内的组织和肌肉,进一步坏死和腐化,更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病变更为恶化。大量的组织坏死和外毒素的吸收,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某些毒素可直接侵犯心、肝和肾,造成局灶性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减退。
7 临床表现 潜伏期可短至6~8h,但一般为1~4天。
局部表现 病人自觉患部沉重,有包扎过紧感。以后,突然出现患部“胀裂样”剧痛,不能用一般止痛剂缓解。患部肿胀明显,压痛剧烈。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发亮,很快变为紫红色,进而变为紫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伤口内肌肉由于坏死,呈暗红色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缩,也不出血,犹如煮熟的肉。伤口周围常扪到捻发音,表示组织间有气体存在。轻轻挤压患部,常有气泡从伤口逸出,并有稀薄、恶臭的浆液样血性分泌物流出。
全身症状 早期病人表情淡漠,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冷汗、烦躁不安、高热、脉搏快速(100~120次/min),呼吸迫促,并有进行性贫血。晚期有严重中毒症状,血压下降,最后出现黄疸、谵妄和昏迷。
8 鉴别诊断 1.芽胞菌性蜂窝织炎 感染局限于皮下蜂窝组织,沿筋膜间隙迅速扩散,但不侵犯肌肉。一般起病较慢,潜伏期为3~5天。虽然也以伤口疼痛开始,伤口周围也有捻发音,但局部疼痛和全身症状较轻,皮肤很少变色,水肿也很轻。
2.厌氧性链球菌性蜂窝织炎 发病较缓慢,往往在伤后3天才出现症状。毒血症、疼痛、局部肿胀和皮肤改变均较轻。有气肿和捻发音出现,但气肿仅局限于皮下组织和筋膜。伤口周围有一般的炎性表现。渗出液呈浆液脓性,涂片检查有链球菌。
3.大肠杆菌性蜂窝织炎 可出现组织间气肿,且有高热和谵妄等毒血症状。但局部肿胀发展较慢,脓液具有大肠杆菌感染的脓液特征,即脓液稀薄,呈浆液性。脓液涂片检查可发现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9 预防 彻底清创是预防创伤后发生气性坏疽的最可靠方法。在伤后6h内清创,几乎可完全防止气性坏疽的发生。即使受伤已超过6h,在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下,清创术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故对一切开放性创伤,特别是有泥土污染和损伤严重、无生活力的肌肉者,都应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战伤伤口,在清创后,一般应敞开引流,不作缝合。
对疑有气性坏疽的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或 1:1000高锰酸钾等溶液冲洗、湿敷;对已缝合的伤口,应将缝线拆去,敞开伤口。
青霉素和四环素族抗菌素在预防气性坏疽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可根据创伤情况在清创前后应用。但不能代替清创术。
应将病人隔离,病人用过的一切衣物、敷料、器材均应单独收集,进行消毒。煮沸消毒应在1h以上,最好用高压蒸气灭菌,换下的敷料应行销毁,以防交叉感染。
治疗气性坏疽的穴位 鬼市 拼音:guǐshì英文:ChéngjiāngCV24概述:鬼市为经穴别名。1.水沟;2.承浆。水沟穴...
鬼客厅 拼音:guǐkètīng英文:ShǔigōuGV26概述:鬼客厅为经穴别名,即水沟。出《备急千金要方...
鬼宫 拼音:guǐgōng英文:ShǔigōuGV26概述:鬼宫为经穴别名,即人中(水沟)。。出《备急千金...
水沟 拼音:shuǐgōu英文:ShǔigōuGV26;shuǐgōu;GV26;DU26概述:水沟:1....
人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