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小儿腹泻谨慎用药

时间: 2023-11-13 23:38:48

小儿腹泻谨慎用药

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总是急于给孩子吃止泻或帮助消化的药物,但有时用药后效果却不大理想。

儿童腹泻有多种原因,主要有饮食搭配不当、喂养方法不正确、天气变化、感染及生理性特点等。

一些6个月以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常见大便稀薄,每日4~6次,多则10余次,甚至大便中含有奶块和少量透明的黏液,常常在喂奶后即排便。但除了腹泻外,小儿其他方面正常,如精神愉快、食欲良好、睡眠安稳,大便化验也正常,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婴儿生理性腹泻”。其原因可能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消化功能暂时性低下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渐趋成熟和完善,腹泻最终不治而愈,一般情况下不必用药。

家长们对孩子的营养都十分重视,总是希望给孩子更多更好的食物。但是儿童胃酸度低、消化酶含量不足,摄取食物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泻。在这种情况下,适当限制饮食量、添加胃蛋白酶等会有助于改善消化,减轻腹泻,而不必使用止泻药、消炎药等。

如果是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一般孩子的表现比较重,可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烧等,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等,大便中可以看到黏液、血性分泌物等,这时需要及时对症处理。因为腹泻仅仅是一种症状,人体通过排便可以把肠内的微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从而有利于病菌的消除,这时的腹泻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果立即用止泻药,反而会使肠蠕动减少,细菌和毒素就不容易排出体外,反而容易引起中毒。因此对于细菌性感染造成的腹泻,治疗主要是选用消炎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有些家长在孩子发生腹泻时,以为不给孩子吃东西就可以减轻腹泻,甚至连水分也不给补充,这是十分危险的。家中如果没有什么药物,可以用糖盐水喂孩子,以减轻脱水对循环的危害。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很多父母习惯自行用药。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小儿腹泻不宜选用的药物。

易蒙停: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

复方苯乙哌啶: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的治疗。但两岁以下婴幼儿禁用,两岁以上小儿若用亦须慎之,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氟哌酸: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16岁以下儿童不宜选用。

11岁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11岁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像胃肠炎、细菌感染、寄生虫、抗生素、牛奶过敏、食物因素,所以对拉肚子的情况应当对症治疗。

11岁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建议查血常规和大便常规。如果,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抗生素(头孢克污等)。如果,尽是单纯的病毒感染,建议用些抗病毒(利巴韦林颗粒等)的药物就可以。腹泻严重的话,建议积极补液治疗(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不要让孩子出现脱水的情况。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试用思密达(特别提示:思密达的用法一定要科学:一定都要用50-100毫升的水稀释后口服。只有这样方可以使药物覆盖以肠黏膜上,起到止泻的作用)。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

  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胃肠炎很常见,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如果你的宝宝拉肚子,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请注意,如果宝宝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会失去很多水分。

  细菌感染: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他做检查,还可能会做大便培养来看看是否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集体生活时寄生虫很容易传播,而且需要特殊药物治疗。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最好方法。

  抗生素:如果你的宝宝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可能与药物有关。告诉医生,看看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物或疗法。

  食物因素:喝太多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或太多含糖饮料也可能会使宝宝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给宝宝少吃点这些食物,应该1周左右就能好转。建议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喝果汁,6个月以后,每天果汁的摄入量也不要超过大概113~170毫升。配方奶冲调不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所以当你冲奶时要按比例加水。

  牛奶过敏:牛奶过敏的现象并不少见,也能引起腹泻,有时候还能引起呕吐。如果你的宝宝对牛奶过敏,他可能在喝了以牛奶为原料的配方奶或吃了奶制品(如果他已经开始吃辅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内就会表现出过敏症状。如果你怀疑宝宝拉肚子与牛奶有关,请找医生详细咨询。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   宝宝腹泻,在用药问题上妈妈要谨慎,因为婴儿的胃肠功还没有发育完善,胃肠道的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感染,如果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家长一定要在用药前咨询医生,给与相应治疗。宝宝腹泻用药是很关键的,饮食调节也是非常重要,关系到宝宝的健康成长的问题,宝宝腹泻后,妈妈们应以健脾养胃为目的,多做一些易于吸收的饮食,最好让宝宝吃无渣或少渣、无粗纤维、低脂肪的食物。

  如果出现严重腹泻,建议最好带宝宝检测一下大便常规,看一看是否有脂肪颗粒。宝宝拉肚子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宝宝拉肚子的根本原因是免疫功能差,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弱,当肠道受到感染时,便很容易感染拉肚子。

  宝宝急性拉肚子期间,要适当短期禁食,一般不超过8小时。也要适当补液,也要少食多餐,必要时也可以让宝宝口服健脾养儿颗粒和思密达,及贴小儿腹泻贴,效果良好。

  同时,如果宝宝喂食太多,造成积食也会引起宝宝拉肚子。另外,过敏体质,感冒等也会伴有拉肚子症状。宝宝如果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也容易导致宝宝拉肚子。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 早产儿 婴儿吐奶 乙肝疫苗 婴儿湿疹 母乳放冰箱能保存多久 宝宝吐奶带粘液怎么办 香蕉宝宝牙胶怎么样 宝宝第一次吃米粉吃多少 ?

浅析小儿用药须谨慎慎

  在我国14周岁以下儿童约占人口总数的30%,儿科疾病占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高于成人的6.9%,新生儿ADR的发生率高达24.4%,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不合理用药而导致耳聋及其它不良反应,约有70%的聋哑儿童是因不合理用药所导致[1]。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临床上分为6期:(1)胎儿期:自受精卵形成至出生为止,共40周,此期是胎儿发育十分重要的阶段,各组织器官处于形成阶段;(2)新生儿期:自出生至满28天,此期患病率和死亡率高;(3)婴儿期;自出生至l周岁,此期生长发育迅速,易患传染病、感染性和营养性疾病;(4)幼儿期:自1周岁至3周岁;(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周岁;(6)学龄期:自6-7周岁至青春发育期前[2]。

   2小儿药物的'合理应用

  1抗生素类

  感染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疾病,治疗时选用敏感、窄谱、低毒的药物。并遵循“可用一种药物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5],应注意血药浓度与抗菌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关系。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等不提倡使用抗生素。如合并细菌感染,应以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严禁联合使用对同一器官均有毒性和不良反应相似的抗生素如头孢唑啉与丁胺卡那霉素都具有较重的肾毒作用,不能联合使用。青霉素半衰期短,欲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需增加给药次数,每日2-4次。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等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应慎用[6]。

  2解热镇痛类

  适用于小儿的解热镇痛药较多,成分各异,但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用一种即有效,不需联合用药。扑热息痛、布洛芬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口服吸收迅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

  3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

  很多家长认为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长期、大剂量使用,因此经常给孩子服用钙、锌、氨基酸制剂,多种维生素等。服用此类药物应根据身体的需要,一般情况下,膳食中的上述营养物质已基本满足需要,若长期或大量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如维生素D的过量可使体内浓度过高,出现高钙血症。对于新生儿,长期使用维生素K,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故应慎用。

   3小儿用药的原则

  3.1用药前的正确诊断

  应首先确定患儿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小儿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依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肠炎、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细菌感染引起的其它疾病[5]。

  3.2选择剂量

  许多药物没有小儿专用剂量,常用的方法是由成人剂量来换算或按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来计算,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适当选用。临床大多应用公斤体重来计算剂量,而体表面积是目前相对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

  3.3选择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由病情、用药目的及药物剂型决定。(1)能口服或鼻饲给药的,经胃肠道给药安全。有些药物(如地高辛),口服较肌肉注射吸收快,应引起注意。(2)皮下注射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差,不能用于新生儿。(3)地西泮溶液灌肠要比肌肉注射吸收快,能迅速控制小儿惊厥。(4)由于小儿皮肤结构异于成人,很容易透皮吸收,甚至引起中毒,故应注意[4]。

  3.4选择合适剂型

  (1)研制口服制剂来替代一些注射剂,原则上能够口服给药的就不需注射给药;口服剂应进行矫味改善口感,方便患儿服用。(2)研制开发多种剂型和多种含量的剂型,如滴剂、混悬剂、咀嚼片和泡腾片、颗粒剂、栓剂、贴剂等。(3)研制缓释制剂,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时间。

新生儿腹泻治疗

「导读」 宝宝刚出生,就腹泻了?此时奶爸奶妈们肯定已经心疼得要跳起来,恨不得替宝宝们受罪。妈妈网百科希望提醒一下各位爸爸妈妈们,新生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要掌握好宝宝们腹泻的原因才能真正减轻宝宝的痛楚哦!维护宝宝身体健康,治疗宝宝的腹泻,赶紧从了解治疗方法开始吧! 新生儿腹泻治疗 宝宝拉肚子,可采用多种疗法,其中包括有饮食疗法、液体疗法、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等。

1、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具体还可以参照以下几种食疗方法。

(1)稀释牛奶牛奶用米汤稀释后,与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软而疏松的酪蛋白凝块,易于消化。稀释后脂肪含量亦减少。加入米汤后使奶汁中含有三种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汤中的淀粉,减轻了每一种糖的发酵性。

(2)焦米或米汤均含有少量热量,米炒焦后部分变成炭质,具有吸附作用,减少大便中的水分。

(3)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较小。吃酸牛奶后胃内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4)脱脂牛奶脱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约0、5---1、5%(全脂牛乳中含3、7%),可以减轻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仅适宜短期治疗。

(5)鱼蛋白粉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纠正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而引起的营养不良,并能纠正消化酶的紊乱,改善消化功能。鱼蛋白粉中脂肪含量少于0、5%,且不含乳糖,尤其适宜因饮食不当而造成的腹泻。

(6)胡萝卜汤把胡萝卜切碎加水、煮烂。含有果胶,具有吸附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使大便成型。

(7)熟苹果泥苹果一切为二,隔水蒸烂,将苹果泥喂给小儿。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 *** 少,并含有果胶,有吸附作用,其中鞣酸有收敛作用。

2、液体疗法:

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3、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0.3克,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每岁l毫升欣,一日3次,或多酶片一次l片,一日3次。依病情对症处理。

新生儿腹泻吃什么药 腹泻几乎是每个婴儿都遇到的病症。宝宝腹泻了,在用药问题上家长要谨慎,因为婴儿的胃肠功还没有发育完善,胃肠道的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感染,如果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婴儿腹泻吃什么药呢?

1、黏膜保护剂。

常用的药有思密达、健儿止泻颗粒、必奇。服用这类药要注意用法,一是空腹服用,二要强调浓度。空腹是指最好让宝宝在两餐之间服用,已水掺和要根据药物说明。

2、微生态制剂。

常用得人药有乳酸菌素颗粒、乳酸菌素片。这类药不能用热水送服,因为这些药是活菌制剂。这类药主要是调理,比如宝宝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服用,但疗程长。

3、抗生素类。

这类药品种很多,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这类药在临牀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很普遍,家长记住不能重复应用、不规律用药等。

4、中药类。

这类药在临牀上都是行之有效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服药的时候让宝宝配合,小儿腹泻宁糖浆避免了宝宝服药时引起呕吐。通过外贴肚脐给药的药,例如小儿敷脐止泻散有散寒、消食、止泻、止脘腹疼痛、止呕的功效。

新生儿腹泻吃什么食物 爸爸妈妈要注意,宝宝腹泻用药是很关键的,饮食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宝宝们不同类型的腹泻,用于治疗的食物也是不同,具体腹泻类型所需食物见如下妈妈网推荐。

1、伤食型腹泻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代茶饮。

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

2、风寒型腹泻

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饮。

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3、溼热型腹泻

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次饮用。

陈皮红枣汤:铁锅内放12只乾红枣,炒成微焦,取洗净的陈皮(晒干的橘皮)10克,加入红枣和水煎15分钟,代茶饮。

4、脾虚型腹泻

胡萝卜汤:取新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喝汤、吃胡萝卜。

扁豆薏米仁山药粥:取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

新生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基本的肠胃功能仍未发展完善,因此对于稚嫩的宝宝而言,在他们腹泻的时候尤其需要做好护理工作,爸爸妈妈闷得护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非母乳性食品应选择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不要选择需很长时间才能消化的食物,选择以米粥或菜粥等淀粉类为主的食品,并做得软一些。但如果婴儿不愿意吃的时候也不要勉强,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不进食非母乳性食品也没有大问题。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腹泻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用孩子喜欢吃的饮品来补充水分因腹泻而失水时,补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一些孩子喜欢喝的饮品,如开水、果汁、蔬菜汁等。当腹泻严重,并伴有呕吐情况时,更应频繁地补充水分,同时吃专门的腹泻奶粉,也可以补充完整的营养。

当腹泻恢复正常后,也需慢慢地增加非母乳食品的量当持续严重腹泻后,虽然腹泻已经停止了,但消化机能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正常,不能马上恢复吃原来的非母乳食品,应该先喂添加辅食初期的粘稠状食物,过几天再慢慢的恢复。或者,使用低敏水解配方奶粉有专门的腹泻奶粉,转为一般的低敏水解奶粉,如由蔼儿舒转为雀巢超级能恩,同一品牌不会 *** 宝宝胃肠,直到宝宝肠道完全恢复健康。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哪些药可以用?哪些药不能用?

日常生活中,妈妈在宝宝的护理上可以更细致更精心的话,是完全可以预防宝宝腹泻的。做到以下 几点,宝宝腹泻也就不再侵扰!保证宝宝的所处的环境干净整洁,?宝宝自身的清洁做到位,讲究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首要前提,预防宝宝腹泻也是如此。防止病从口入,一定要对宝宝使用的餐具消毒,食材一定要洗干净。

其次,母乳喂养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坚持母乳喂养的营养价值高,自然对增强抵抗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妈妈们在哺乳期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乳汁中的脂肪。为宝宝添加辅食不能一次性添加多种食物,只需要添加一种辅食即可,切需要注意的是适量,为了保证宝宝能够吸收辅食营养,一定要逐渐增加量,让肠道有一个适应期。宝宝发生腹泻,肚脐受凉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所以妈妈们要做好腹部保暖工作,同时每天都要清洗下体,每次大便完之后也需要清洗肛门,全方位防止宝宝腹泻。


宝宝腹泻多是由于自身免疫力还比较弱,受到了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如果平时想要预防,应当从饮食,保暖等方面入手。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常见于夜间不慎着凉,外界环境过于寒冷,食用了过于寒凉或者不干净的食物,感染了致病菌。建议为了预防宝宝腹泻应当在饮食上保证食物干净卫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吃过于辛辣刺激以及寒凉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此外,哺乳妈妈要饮食清淡,不要吃冰食品,少吃水果。要注意宝宝的食物卫生,宝妈妈做到饭前洗手后,还要给宝宝洗手,经常换衣服,给宝宝定时定量喂食,油腻的食物尽量不让宝宝吃,根据气候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鉴于宝宝秋季腹泻不能在家盲目给宝宝用药,需要去医院看医生,确定原因后对症治疗,同时可以给宝宝口服糖盐水,防止宝宝出现脱水症状。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