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中医治疗急性肾炎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祛风利水、内外分消。适应症:起病初期,恶寒,恶风,发热,咳嗽,头痛,尿量少,全身浮肿以腰以上为著。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细。常用处方为越婢汤合五皮饮加减。
(2)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用于具有风热表现的病人:发热,不恶寒,常有咽喉肿痛,尿少色赤,肉眼血尿。脉滑数或细数,舌质红,舌苔薄黄。常用处方为银翘散加蝉蜕、白僵蚕、赤芍、丹皮等。
(3)清热利湿或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病人皮肤感染或外感表证已解,湿郁化热,可有发热,口干口苦,喜冷饮,尿少色红,浮肿不消。
急性肾炎又称急性肾炎综合征,是一种肾小球疾病。临床上将肾脏肿大的急性肾炎称为“大白肾”。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进行针对性治疗。弱国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转为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指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特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故常被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多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病程多在一年内,呈自发恢复过程。临床上,急性肾炎通常是指这种。急性肾炎的肾脏肿胀、灰暗、光滑,故又称‘大白肾’。表面可能有出血点,切面上有界限清楚的皮质髓质,锥体细胞充血,肾小球呈灰色。显微镜检查: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大多表现为急性增生性和弥漫性病变,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肿胀,系膜细胞增生,导致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肾小球系膜、毛细血管和囊腔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严重者毛细血管内出现凝血。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有驼峰状沉积,有时可见微小的皮下沉积。免疫荧光显示沉淀物含有免疫球蛋白。
专家指出,这种疾病的治疗不能用单一的方法来讨论。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症状,中药有效活性物质阻断急性肾炎患者的肾纤维化,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一般肾炎的疗程较长,在用药的同时要注意食疗和理疗。根据不同急性肾炎患者的病理变化,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通过扩张血管、抗炎、抗凝、降解、彻底清除免疫复合物和增生的细胞外基质,改善肾脏的微循环障碍,从根本上修复急性肾炎患者的肾脏。
生活中急性肾炎的不典型症状很难察觉。当身体感觉到与此病相似的症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常见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1.细胞学和血清学检查:急性肾炎发病后从咽喉或皮肤感染病灶培养出的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约为30%,早期接受青霉素治疗者更难检出。链球菌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前体链球菌感染常通过检测抗体来确诊。
2.血补体测定:除少数病例外,肾炎早期血中总补体和C3明显下降,6~8周后恢复正常。这种规律性变化是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血液补体下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轻度症状无明显相关性,但低补体病持续8周以上,应考虑其他类型的肾炎,如膜增生性肾炎、冷球蛋白血症或狼疮性肾炎。
3.其他检查: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冷球蛋白可在某些病例急性期检测到。通常典型病例不需要肾活检,但与急性肾炎很难区分。或患病3个月后仍有高血压、持续低复合血症或肾功能不全者。
急性肾炎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也要注意疾病的一些症状,这样选择会更有针对性。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由于肾病的隐蔽性很强,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临床调查表明,肾小球肾炎患者往往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肾脏纤维化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常规透析或肾移植被用来维持他们的生命。
急性肾炎的治疗一定不能乱吃药。有些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
肾炎的症状主要是血尿、蛋白尿、水肿等,部分患者会有肾功能不全。在临床上通常将肾炎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炎和遗传性肾炎,临床症状并不完全相同,治疗也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
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通常会有水肿、血尿、蛋白尿、少尿或无尿、高血压等症状。大多数患者需使用抗菌素治疗,患者一般会有潜在的感染,包括口腔、咽喉部感染等,感染有可能会导致肾炎加重,较为常见的是应用青霉素治疗;
2、急进性肾炎: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症状,但肾功能减退比较严重,通常会给患者做肾穿刺活检。除此之外,一般会应用激素加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如甲泼尼龙、他克莫司等。经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冲击治疗,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恢复;
3、慢性肾炎:是一种慢性、迁延性、进展性的疾病,症状较为典型,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部分患者会表现为肾功能不全。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即可,可以给患者用活血、降压、降低尿蛋白的药物,如氢氯噻嗪、依那普利等。如果患者尿蛋白量比较多,甚至达到肾病综合征时,需要使用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如泼尼松等激素药物,以及羟氯喹等免疫抑制剂。如果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要根据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综合判断肾功能状态。
二、继发性肾炎:
1、狼疮性肾炎: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和重要的受累脏器之一,可能有50%以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其中育龄期女性为多发人群。目前狼疮性肾炎无法治愈,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避免复发、挽救肾功能,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羟氯喹、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通常疗程较长,一般需要1年以上,并需要定期随诊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儿童期常见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多有镜下血尿、蛋白尿,肉眼血尿比较少见。如果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微,仅表现为一过性尿检异常,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密切随访即可。如果患者出现反复的尿检异常,可以进行抗过敏治疗,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必要时可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行免疫抑制治疗。
三、遗传性肾炎:
遗传性肾炎也称Alport综合征,是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肾功能减退,且伴有耳部、眼部病变等,遗传方式主要为X连锁显性遗传,男性病情较女性更为严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遗传性肾炎的方法,只能给予患者ACEI或ARB类药物,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等,降低尿蛋白。
在日常生活中,肾炎患者要养成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时间,尽量少熬夜,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练瑜伽等,要避免做重体力活或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预防发生感冒。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蒜、韭菜、辣椒等,戒烟限酒。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定期到门诊做尿液检查以及肾功能检查。若有尿量减少、尿液浑浊、水肿、感冒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