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基本的病变基础就是“脾胃虚弱”,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出现五脏“功能失调”。临床上较常用的补气运脾、舒肝理脾、清热通腑、驱虫消积等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补气运脾法
小儿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或因过食贪凉,脾胃最易受损,致脾升胃降、受纳运化功能降低而出现厌食,临证若见食欲不振,形体偏瘦,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临床表现者,均为脾气虚弱证;若见四肢不温,大便夹杂不消化食物者,则为中阳不足之证。凡脾气虚弱证,习用异功散加减;中阳不足之证习用理中汤变通,均收良效。
验案举例 刘某,男,不足2岁,2013年10月11日初诊,家属代诉:患儿2月前因过多喂养辅食后出现慢性腹泻症状,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腹泻好转后,出现厌食症状,大便夹杂不消化食物。现可见形体偏瘦,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指纹淡红,辨为脾胃虚弱,中阳不足,用理中汤加味补气运脾。处方:党参4克,白术4克,干姜2克,炙草3克,枳壳4克(麸炒),砂仁2克,焦谷芽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4剂。二诊时患儿食欲正常,患儿面色红润,四肢温热,舌淡红苔薄白,浮淡指纹消失。患儿脾虚已扶,适于理中汤补气太阴脾土巩固,处方如下:党参40克,白术40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上药碾粉,用红糖调味,每日晨服1次,每次5克冲服,随访告愈。
舒肝理脾法
小儿情绪压抑,气机失畅,肝气犯胃,出现厌食。证见胸胁痞满,嗳气不舒,夜寐不安,梦游呓语症状,用四逆散合异功散,配合心理疏导治疗。
验案举例 司某,女,4岁,2014年10月7日初诊。近1月来,患儿食欲减退,现见双侧下眼睑明显青紫斑,时时嗳气,烦躁好动。家属代诉夜寐不安,梦游间断性发作,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辨为肝郁脾弱,拟方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减,处方如下:柴胡6克,枳实5克,甘草3克,白芍6克,白术6克,茯苓6克,党参6克,夜交藤3克,砂仁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日,配合心理疏导治疗,随访告愈。
清热通腑法
由于喂养不当,致脾胃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运化的小儿患者,每以大黄甘草汤,清热通腑取效。
验案举例 张某,男,7岁,2016年1月12日初诊,患儿平素少动,每天早餐必蛋,中餐必肉,晚餐必奶,近1月来,渐渐出现厌食。现见体型偏胖,性格焦躁,口臭纳差,腹部胀满,代诉大便费力,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辨证为热结脾胃,腑气不通。方用大黄甘草汤加味,处方:大黄3克,甘草 3克,焦山楂 6克,郁李仁 6克,槟榔6克(炒),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二诊时患儿口臭症状消失,食欲好转,性格温和,大便日2次,小便清,时有腹胀症状,上方去大黄加厚朴6克。3剂,水煎服。
驱虫消积法
患儿每因嗜食生冷不洁食物,感染虫卵,虫体在肠道繁殖,茷伤脾胃,扰乱脾胃运化机能,出现厌食,睡眠不安,呓语磨牙,面见虫斑,时腹痛,进食油腻食物加剧,实证患儿宜通下驱虫,服使君子散;体虚患儿宜攻补兼施,服肥儿丸。
验案举例 张某某,男,5岁,2016年6月28日初诊。患儿平素习惯服食生冷水果,嗜好饮料,厌食3月余,脐周时痛,腹部彩超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曾口服中药汤剂间歇治疗2月余,腹痛、纳差症状未见改善,3天前患儿肛门瘙痒,家属因从肛门挠出数条蛲虫就诊。刻诊见面黄消瘦,散在虫斑,时腹痛,喜啃爪甲,舌淡苔白腻,脉细弦。辨为脾胃虚弱,虫扰胃肠。方用肥儿丸加味,驱虫消积。处方:党参5克,白术5克,茯苓5克,炙草3克,胡黄连5克,芦荟1克(研细熟面包裹冲服),使君子肉3克(炒黄研细冲服),焦三仙各6克,鸡内金3克(冲服),乌梅3克水煎服,每日5剂,连服2日。二诊时患儿腹痛症状未见发作。舌淡苔薄白,脉细数,异功散善后1周痊愈。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父母怕宝宝缺营养、希望宝宝长得快,从小就是鱼、肉、蛋为主要饮食;甚至给孩子吃补药。这些都可以造成孩子偏食、排食,营养不均衡,甚至厌食。一些孩子从小胃口就差,每顿只吃几口饭,菜也是挑东拣西的,不肯好好吃,大便要好多天才拉1次,小嘴里的气味很重,不少家长给孩子试过许多开胃口的药,可仍不见好转,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怎么办呢?小儿厌食症在儿科较多见,不少孩子属于厌食症中的食积伤脾型,只要治疗方法得当,还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运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本病,疗效更好。中药内服法:包括服用汤剂治疗和中成药治疗。汤剂可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常用苍术、陈皮、佩兰、藿香、半夏、枳壳、神曲、鸡金、麦芽等,脘痞腹胀者,可加菜菔子、木香;湿热困阻者,可加薏苡仁;呕恶不适者,可加砂仁、叩仁。中成药可用化积口服液、消食健儿糖浆等。外敷疗法:运用中药散剂如胡黄连、神曲、枳壳、木香、陈皮等药研末而成的“开胃散”,外敷脐部治疗。针刺疗法:刺四缝穴,常规消毒后先刺出液体挤出,至刺出血为止,3天后重复一次。推拿疗法:运用推脾经、分腹阴阳、逆运内八卦、摩腹、捏脊等方法治疗。穴位注射疗法:可用维生素B121mg,分别注射左右足三里穴。此外,一般不能过用滋补药,如人参、熟地、龟板等,这些药轻易腻胃伤脾反而加重厌食。另外也不能用很多苦寒攻下的药,如大黄、黄连、槟榔等这类药也能损伤脾胃功能。最好是用一些药性平和、药味甘平,养胃运脾助运的中药为宜。
据了解,生活中不少儿童都出现了厌食这种情况。在厌食严重的时候,食欲降低明显,此时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容易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在营养无法及时补充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身体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会缓慢。因此,家长发现孩子厌食后,需要通过一些妙招来帮助改善厌食这种情况。
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孩子厌食?
1、针对厌食的原发疾病展开治疗
一般情况下,孩子厌食之后需要先查明原因,因为很多厌食都和疾病有关。如果是疾病引发的厌食,需要通过合理的治疗来改善原发疾病,这样才能避免厌食症状加重。据了解,身体缺乏铁元素,锌元素等都容易导致厌食情况的出现,需要及时通过合理的治疗进行改善。
2、让孩子进食感兴趣的食物
孩子平时生活中如果有厌食的情况出现,需要调整饮食结构,让孩子多吃喜欢进食的食物,而且可以通过改变烹饪方式的手段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这样对孩子厌食症状的改善也有帮助。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明显的厌食,需要从饮食这方面入手。
3、增加孩子的运动量
孩子平时如果有厌食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让儿童开始运动。因为部分儿童基本上没有任何运动量,此时身体机能下降,胃口也会下降明显,就容易出现厌食的情况。如果可以让儿童增加运动量,消耗一部分能量,此时身体就比较容易产生疲劳,饥饿感,这样胃口也会得到改善,对厌食的缓解有帮助。
4、改善就餐的环境
宝宝如果出现了厌食这种表现,需要改善就餐环境。因为部分家长经常让孩子在吃饭时玩手机,看电视等,这些都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孩子的注意力一旦分散了,吃饭就会不专注,容易出现厌食的情况。因此需要改善就餐环境,让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就餐,这样才可以做到专心致志。
5、食用健胃消食片改善
孩子如果出现了厌食这种情况,可能和消化不良有关,可以进食一些健胃消食片进行改善。健胃消食片里面含有多种促进消化的药物,进食之后可以改善人的胃口,促进消化,有利于厌食症状的改善。因此发现厌食这种表现后,可以进食一些健胃消食片进行保养,提高肠胃道功能。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遵循医嘱。
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症属于所说的脾胃(也就是消化系统)。常常表现为宝宝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爱吃饭。一到吃饭时父母发愁,想方设法追着喂、逗著喂、骗着喂也吃不了几口饭。在幼儿园虽然比在家好一些,但也是总剩饭。
有的孩子是因为慢性引起,比如贫血、佝偻病、肝炎、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慢性病,可能造成长时间厌食,这时应该检查清楚,把慢性病治疗好了以后,食欲才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大多数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还是因为父母缺少正确的,喂养不当形成的。
的原因:
1、有些家长(尤其老人)经常用零食哄孩子,宝宝一哭给块糖、宝宝一闹给块饼乾,时间长了孩子就不能按时按顿的吃饭了。这样会引起1饮食无规律,无固定进食时间,进食时间延长或缩短,正常的胃肠消化规律被打乱。2零食不断,嘴不停,胃不闲,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紊乱。3饮料、雪糕、等高热量,使血糖总是处于较高水平而不觉饥饿。4进食环境差,边吃边玩,或进食时家长逗弄、训斥,使大脑皮层的食物中枢不能形成优势的兴奋灶。
2、现在家庭条件好了,父母怕宝宝缺营养、希望宝宝长得快,从小就是鱼、肉、蛋为主要饮食,甚至给孩子吃补药。这样片面追求高营养,肉蛋奶无节制地填喂,会损伤胃肠,引起消化不良。且服药太多或滥用补品,增加胃肠的负担。
3、家长过分关注孩子进食,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以拒食作为提条件的筹码。
4、不足,代谢减少,胃肠道消化功能得不到强化。
5、其它:生活不规律、睡眠欠充足、过度疲劳、便秘、身体不适等,这些造成孩子偏食、排食,营养不均衡,甚至厌食。
的治疗:
﹙一﹚常规治疗
1、先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排除缺铁、缺锌。
2、饮食要规律,定时进餐,保证饮食卫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定时排便;营养要全面,多吃粗粮杂粮和水果;节制零食和甜食,少喝饮料。
3、改善进食环境,使孩子能够集中精力去进食,并保持心情舒畅。
4、家长应该避免“追喂”等过分关注孩子进食的行为;当孩子故意拒食时,不能迁就,如一、两顿不吃,家长也不要担心,这说明孩子摄入的能量已经够了,到一定的时间孩子自然会要求进食;决不能以满足要求作为让孩子进食的条件。
5、加强,尤其是长跑、游泳等耗氧。
6、不要盲目吃药,莫滥用补品;可以适当服用脾胃,促进功能的中、西药,如: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消积丸、小儿喜食片、健脾糕片、大山楂冲剂和健儿散等。
注意事项: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用药禁忌:一般不能过用滋补药,如人参、熟地、龟板……这些药容易腻胃伤脾反而加重厌食。另外也不能用很多苦寒攻下的药,如大黄、黄连、槟榔……这类药也能损伤脾胃功能。最好是用一些药性平和、药味甘平,养胃运脾助运的中药为宜。
﹙二﹚推拿治疗
厌食的患儿往往既厌食又厌药,很难配合治疗。推拿治疗小儿厌食有显著的疗效,健脾开胃,通达中焦。下面根据不同的证型介绍几种推拿治疗方法:
(1)乳食壅滞:
1)治疗原则:消食导滞。
2)推拿处方: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100次、捏脊6遍、退六腑100次、揉合谷100次。
(2)痰湿滋生:
1)治疗原则:健脾燥湿化痰。
2)推拿处方:补脾经、揉一窝风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摩腹3分钟、逆运内八卦100次、捏脊6遍、推四横纹100次。
(3)虫积伤脾:
1)治疗原则:健脾驱虫。
2)推拿处方:摩腹5分钟、揉天枢、推下七节骨2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推四横纹100次、捏脊6遍。
(4):
1)治疗原则:益气健脾和中。
2)推拿处方:补脾经200次、揉一窝风2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推四横纹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经100次、清天河水100次。
注意事项:
1)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加体质。
2)进食要定时定量,防止偏食、挑食,尽可能,并及时添加辅助食品。食品结构合理,保证营养。
3)对于虫积伤脾型厌食的治疗,应配合服用祛虫药
﹙三﹚
常用穴:四缝。
备用穴:。
操 作:
每次仅取一侧中指四缝穴,消毒后,医者以左手固定并充分暴露穴区,右手持28号5分长的毫针,迅速点刺,挤出少量黄白色粘液,并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症情较重者。可加穴,以30号1寸针,刺至得气后不留针。每次取一侧。上述治法,均隔日1次,二侧交替。
注意事项:
(1)本病防治,不能依靠单一手段,而应采取综合措施,如:饮食定时定量,切忌偏食、零食,建立良好的进食环境。忌食生冷肥腻食物,切忌强制进食。
(2)四缝穴一般刺至无黄白色液体挤出即可停治。
(3)本法适于年龄较小的患儿。
耳穴贴压法:
常用穴:脾、胃。
备用穴:神门、迷根。
操 作:
一般仅取常用穴,如可加一备用穴(二穴可轮用)。每次取一侧穴,以子或磁珠贴压,由家长每日按压2~3次,每次按压半至1min。二侧交替,2~3日换贴1次。
注意事项:
(1)本法用于症状较轻或有先兆症状作预防的小儿。
(2)家长在按压时,注意手法不可过重。因小儿皮肤娇嫩,过重可引起破损。
灯火灸:
常用穴:耳背脾。
耳背脾穴位置:耳轮脚消失处的耳背部。
操 作:
先轻揉左侧耳背部,促使局部充血。穴处常规消毒后,取灯心草一根,将一端在麻油或其它植物油中浸泡片刻,沥干,点燃,对准耳背脾点灸,以听到啪的一声为宜。如无,可再点灸一次,但不超过二次。不效者,可于7日后,在右侧耳背脾再点灸一次。
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各类因饮食不当所致的小儿厌食症。
(2)点灸后,穴区局部可敷以创可贴,防止患儿抓搔,以免引起感染。
穴位注射:
常用穴:。
操 作:
药液:维生素D3 注射液,婴幼儿用30万U(1ml),10岁以上者用40~60万U。
每次选取一侧穴区,以碘伏消毒后,用2~5ml注射器吸取药液,对准穴位快速破皮,缓缓送针至有得气感(此时手感受略有沉紧感),回抽无血,将药液注入。每周注射器1次,二侧穴位于交替使用。4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本法仅适用于脾虚厌食症,表现为厌食或偏食,面色少华,便溏,消瘦,迟缓,抵抗力差的患儿。这些患儿,往往还伴有烦躁多汗及鸡胸等佝偻病症状。
(2)因维生素D3为油剂注射液,注药时针头阴力较大,注射前应将注射器接头拧紧,以防松脱药液外溢。
(3)可配合:山楂糕,每服10~30g;鸡肫皮适量,洗净,研粉,每服1~3g,每日2~3次。
﹙四﹚方
一、鸡内金粥
原料:鸡内金6个,干橘皮3克,砂仁2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鸡内金、干橘皮、砂仁研成细末备用。先将粳米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粥,在粳米快熟时将上述药末入锅一起熬煮至烂熟,然后调入适量的白糖即成。此方可每日服3次,应连服5-7天。
功效: 此方具有消食化滞、理气和胃的功效。
二、冰糖乌梅汤
原料::乌梅、冰糖各60克。
制用法:将乌梅洗净且浸泡20分钟后去核、切丁,将乌梅丁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至半熟,然后加入冰糖,,熬煮至冰糖完全熔化即成,待其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服用半勺,每日可服用3次。
功效:此方具有生津止渴、开胃涩肠、消炎止痢的功效。
三、小儿消食粥
原料:山楂片10克,高粱米50克,奶粉、白糖各适量。
制用法:将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入锅用小火炒焦。将炒焦的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碾成粗粉。将此粗粉置于砂锅内加适量的清水熬煮至烂熟,再调入适量的奶粉和白糖即成。不满1岁的小儿可每次服用10克的消食粥;2-3岁的小儿可每次服用20克的消食粥;4岁的小儿可每次服用30-40克的消食粥。每日服3 次。
功效:此方具有开胃消食、补气健脾、化滞消积、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的功效。
【难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