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出疹性疾病,大都骤然起病,往往先表现为身上出现皮疹,同时也可伴有发热,较大的孩子会诉说不舒服,较小的孩子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委靡。皮疹以躯干、头皮、颜面及腰部多见,四肢远端相对稀少,手掌、足底更是少见。初起时皮疹为红色小疹,呈斑片状或突出于皮肤表面形成丘疹,稀疏分散而不聚集成团,数小时至一日后,皮疹会变成圆形或椭圆形,像露珠一样的水疱,周围有红晕。
药物治疗不是最重要
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没有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等并发症时,不需特殊治疗,常可自然痊愈。适当的中医药治疗有调解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可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银黄口服液),每次l~2支,每日2~3次;或用黄连l0克、丹皮12克、升麻6克、赤芍10克、黄芩12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大青叶6克、紫草6克、生甘草6克,加水煎服。
对于免疫功能受损或并发水痘肺炎的患儿,抗病毒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应给予无环鸟苷静脉注射或口服,连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要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
精心护理少不了
孩子一旦确诊患了水痘,应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水痘结痂。对于一般的水痘患儿,虽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但精心护理却是少不了的。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脓疱疮等继发细菌感染,致使病情加重,影响愈后。
即使患儿没有明显不适,也要让患儿多休息,若有发热,更要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和果汁。注意居室一定要通风,患儿的衣服要清洁宽大、柔软舒适,这样不易刮损患儿皮肤,引起细菌感染;但衣被也不宜过多过厚,以免患儿过热出汗。汗液会使皮疹发痒,引起患儿搔挠,导致皮疹破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保持患儿双手清洁,剪短其指甲也是很重要的(婴幼儿双手可用纱布包裹或戴手套),以免患儿因瘙痒难耐,抓破皮疹导致化脓感染。如果皮疹已破损,可涂l%的紫药水。一旦发现皮疹化脓,应选择含有抗生素的软膏涂抹,同时最好请医生指导治疗,切忌使用肤轻松、皮炎平等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以免造成水痘的复发和散播。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痘患儿即使发烧,也不要服用阿司匹林退烧,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如发现患儿高热不退、咳嗽,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等,应考虑可能发生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此时应立即就医,不可有一刻的延误。
清热饮食更胜药
患病期间,应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吃燥热和滋补性的食物,最好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如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广东人爱煲些汤水以滋润下火,其中紫草、芫荽、马蹄(荸荠)、白茅根、竹蔗、红萝卜是比较适合的汤料(若小孩有气喘、咳嗽等问题,不可用马蹄和红萝卜)。还可煲些金银花甘蔗茶代水喝,以疏风清热。方法是用金银花10克加水煎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100毫升,充分混合,频频服用,每日一剂,7~l0天为一疗程。
出疹过后,以下几种饮食可加快疾病的痊愈:①膨鱼腮煲粥。②青天葵(也称乌青葵)加瘦肉、少量南杏仁和北杏仁煲汤,以清肺热。③解毒祛湿宜选用苡仁红豆粥,即苡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每日一剂,分三次服完,此粥尤其适合水痘已出,但仍有发热、尿色赤、疲倦、胃口差的患者。
预防水痘的关键在于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由于水痘患者在出疹前l~2天至出疹后五天都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或接触直接感染,也可接触被污染物而间接感染,而且感染后可以不马上发病,因而对接触过水痘患者的孩子最好也隔离观察三周。那些因病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免疫功能受损的孩子,只要接触过水痘患者,应立即注射水痘疫苗,或在72小时内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以起到预防或减轻发病的作用。
水痘患者可以吹风。患了水痘的病儿一经确诊,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
?避免接触
水痘虽然症状较轻,一般都能顺利恢复,但它的传染性很强,尽可能避免健康儿童与患水痘的病儿接触。
??发烧期间不要服用退烧药
发烧期间,不要服用退烧药,因会产生并发症,容易引起脑炎。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
?保持皮肤清洁
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饮食清淡,不吃易发物,如:牛肉、鱼虾蟹、牛奶、鸡蛋等。
?避免抓破痘疹
谨防病儿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面部的痘疹,以免化脓感染,留下疤痕。要避免病儿用手揉眼,从而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留下疤痕,影响视力。故要剪短孩子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洁并戴上手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