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百日咳的并发症有哪些(儿童百日咳要注意什么)

时间: 2023-11-14 11:03:44

百日咳的并发症有哪些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起时有发热、流涕、咳嗽、咽粘膜充血等症状。2-3日后症状减轻,但咳嗽却日益加重,尤以夜间更重,这时传染性最强。咳嗽先是单声干咳,后转为一阵阵的咳嗽,能一连咳嗽十几声至几十声,咳得喘不过气来,流泪、流涕,面孔涨红、口唇发紫、青筋怒涨,甚至出现呕吐,咳完吸气出现鸡鸣样回声。经过5、6个星期,病情慢慢减轻,大约3个月以后才能逐渐好转。体弱儿童还可以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百日咳的症状潜伏期一般7~10天,可长至21天。

百日咳的并发症:

(一)肺部并发症:百日咳常继发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肺炎,百日咳杆菌也可导致肺炎,如有持续高热、呼吸急促、两肺可闻及中细湿学音时,即可肯定诊断。粘稠的呼吸道分泌物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剧烈咳嗽有时可造成肺泡破裂引起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

(二)百日咳脑病:病情严重,多发生在痉咳后期,系因脑组织缺氧、缺血、出血或颅内高压等造成;表现为反复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可伴有脑膜刺激征或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

(三)结核病恶化:百日咳可使原有的结核病灶恶化甚至引起血行播散。

(四)其他 :因剧烈咳嗽,腹腔内压力增高可发生脐疝、腹股沟斜疝或直肠脱垂等症。

儿童百日咳要注意什么

儿童百日咳要注意什么

儿童百日咳要注意什么,一提起百日咳,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其实百日咳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百日咳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引发更多的健康问题,下面一起来了解儿童百日咳要注意什么。

儿童百日咳要注意什么1 儿童百日咳之发病原因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是咳嗽,病程可长达100天,故名“百日咳”。本病通过飞沫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多。主要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宝宝,新生儿也有患本病的可能,这是因为宝宝不能从母体得到相应的抗体。

儿童百日咳之居家护理

由于宝宝患百日咳后易引起肺炎等并发症。因此,对宝宝的百日咳一定要及时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还应加强护理,如饮食要少吃多餐,不吃辛辣等带有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和一定的温度(20摄氏度左右)及湿度(60%),避免烟尘刺激而诱发咳嗽。

儿童百日咳之及并发症

肺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持续高热、气促、肺部懂音而阵发性痉咳停止。百日咳脑病为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瞳孔和呼吸的改变,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对有并发症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

儿童百日咳之感染传播

无并发症者应在家采取呼吸道隔离至痉咳后3周。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 1次,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衣服、被褥日光曝晒。避免与易感者接触,对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并口服红霉素预防,亦可肌注高价免疫球蛋白2~4ml,5天后重复1次。目前常用白、百、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制剂进行预防,国外研制的含有百日咳毒素、69KD外膜蛋白和丝状血凝素的无细胞菌苗,副作用低、安全有效。

儿童百日咳的三个时期

1、初期:低烧、咳嗽、流鼻涕、偶有喷嚏、普通感冒相似,起病后1—2天发热,前面这些症状会逐渐减退,但会咳嗽并加重,白天较轻夜间重。

2、痉咳期:咳嗽呈阵发性和痉挛性,咳声短促,连续十几声而无吸气的间隙,继之咳嗽暂停。当深吸气时发出一种特殊的回声,有点鸡叫的声音,咳嗽反复数次或十数次,最后排出一口缓解。痉咳次数昼少夜多。

3、恢复期:阵发性痉挛咳嗽逐渐减轻,特殊的回声逐渐消失,呕吐减少,没有并发症的`小儿,一般半个月后即可恢复健康。

护理儿童百日咳的禁忌

1、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有的家长见孩子咳嗽,怕孩子着凉,把门户关得严严的。其实这样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对孩子有益无害。

2、忌烟尘刺激。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去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等,一定要设法到室外进行。

3、忌卧床不动。有的家长以为活动会加重孩子咳嗽,这是一种误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

4、忌和别种病儿接触,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5、忌疲劳过度。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让孩子活动,又不可放纵不管,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儿童百日咳要注意什么2 流行特点:百日咳为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离开人体后生存力不强。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主要经飞沫传染。

近十几年来,百日咳的发病率下降,但3个月以内乳儿发生百日咳所占的比例显著增高(新生儿也可受感染)。

1、症状

(1)病初类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尤其夜间咳重。经1~2周发展为阵咳期。

(2)阵咳期表现为一阵一阵的咳嗽。咳声短促,连咳十数声而无吸气间隙,脸憋红,鼻涕、眼泪流出,最后有一深长的吸气,并发出“鸡鸣”样吼声,常将食物吐出。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患百日咳,因咳嗽无力,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很容易被痰液堵塞,因此得百日咳以后病情常不表现出典型的一阵阵咳嗽,只是一阵阵憋气、面色青紫。

(3)恢复期经2~6周的阵咳期以后,进入恢复期。恢复期约2~3周。

2、护理

(1)病人住室应空气新鲜。不要在室内吸烟、炒菜,以免引起咳嗽。给病儿穿暖和,到户外轻微活动,可以减少阵咳的发作。

(2)因病人常有呕吐,呕吐后要补给少量食物。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有营养较黏稠的食物。

3、预防

(1)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

(2)早发现、早隔离病人。

(3)接触者检疫,在检疫期间出现咳嗽症状即应隔离观察。

儿童百日咳的表现及诊断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吸气时特殊的吼声。病程2~3个月,故称百日咳,易并发肺炎。

1、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体为百日咳嗜血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外界抵抗力弱,离开人体后很快死亡。副百日咳杆菌在形态上与百日咳杆菌相似,其抗原与百日咳无交叉免疫,亦可引起流行,但病情轻,病程短,称为“百日咳综合症”。

百日咳杆菌通过患者咳嗽出的飞沫在空所职传播。侵入正常人呼吸道后即在喉头、气管、支气管粘膜繁殖,释放内毒素引起粘膜发炎,粘膜纤毛运动受阻,致使细菌和粘稠分泌物积聚在气管和支气管,使粘膜内神经末桃继续受刺激,兴奋咳嗽神经中枢,产生反射性剧烈、连续、痉挛性咳嗽。阵咳后,因大量吸入空气,急速通过痉挛的声门,而发出一种特殊的“鸡鸣样声”。由于长期咳嗽刺激,使咳嗽神经中枢形成了兴奋灶,以致恢复期受到一些非特异性刺激,仍可诱发百日咳样咳嗽。

粘膜分泌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而导致肺气肿,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常易继发感染而并发支气管肺炎。长期痉咳而导致肺泡破裂,心脏扩大,末梢小血管破裂,可造成眼结膜、鼻粘膜等处出血。百日咳并发脑病者,脑部可见充血,水肿,点状出血及神经细胞变性等,严重者有血栓形成,出血及栓塞,甚至形成脑疝。

2、临床表现

潜伏期3~21天,一般7~14天,典型经过分为三期:

(1)前驱期(卡他期):即从发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本期症状有咳嗽、喷嚏、流涕、低热等感冒样症状。3~4天后咳逐日加剧,尤其夜间为甚,感冒症状逐渐消失。此期诊断较难,但至关重要,因其传染性最强,特异治疗效果也最好。

(2)痉咳期:典型病例自起病一周后,渐出现阵发性痉咳,其特征为一连串短促咳嗽后,紧接一次深长的吸气,发出一声特殊的吼音。如此反复发作,直至咳出粘稠痰为止。有时咳嗽终了,伴有呕吐。痉咳时患儿表情痛苦,涕泪交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舌向外伸,颈静脉怒张,身体弯缩一团,出汗,甚至大小便失禁。多次发作后,常导致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系带溃疡。每天发作5~6次,多则数十次,以夜间为甚。进食、受累、受寒、烟熏、情绪激动均可诱发。病程2~6周。

(3)恢复期:从阵咳消退至完全不咳。如无并发症,长约2~3周。有并发症者,可再度持续数周至数月。

成人或接受过预防接种的儿童,痉咳不典型,历时也短。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婴儿,由于咳嗽无力,气管腔狭小,易被粘痰阻塞,发作时常无痉咳,更无吼声,而表现为阵发性窒息,严重时抽搐,甚至死亡。

百日咳严重者,可出现下述各种并发症:肺炎为最常见。还可发生肺不张,肺气肿,纵膈气肿,皮下气肿,原有肺结核活动,中毒性脑病,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脑出血等,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因呕吐、厌食导致营养不良,咳嗽引起腹压增加而发生疝气及脱肛等。

化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分类均增多,咳碟法或鼻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鼻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见病原体。血清学检查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发病后2~3周)。

3、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本地有无百日咳流行,有无接触史,是否接种过百日咳苗),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多可确诊。

百日喉有哪些病症?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cough)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年来幼婴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  Pertussis;whooping cough  百日咳杆菌(百日咳博尔代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鸡咳、鸬鹚咳。新生儿及婴幼儿患者易发生窒息危及生命。死亡病例中40%为5个月以内的婴幼儿 。及早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本病遍及世界各地,一般呈散发状,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可发生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可延至春末夏初,甚至高峰在6 、7、 8三个月份。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是传染源,从潜伏期到第6周都有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约2/3的病例是7岁以下小儿,尤以5岁以下者多。因婴幼儿从母体得到的特异性抗体极少,最为易感。一般病后可持久免疫。  百日咳杆菌从易感者的呼吸道侵入,约经1~3周的潜伏期(一般7~10天)后出现症状,病程分3期,但无明显界限。①卡他期,一般为1~2周,开始有类似感冒的症状。3天左右后症状减轻,唯咳嗽加重,渐渐转变成阵发性痉挛性咳嗽。②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是本期特点。痉咳发生时,先是频繁短促的咳嗽十多声以至数十声,患者处于呼气状态,随之是一次深长吸气,但此时喉部仍是痉挛状态,气流通过紧张狭窄的声门发出一种高调的吼声,如鸡鸣或犬吠样。如此反复上述咳嗽过程,直至把呼吸道积聚的粘痰咳出为止。由于剧咳,可致呕吐、大小便失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张口伸舌。剧咳可致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颜面、眼睑浮肿,重者鼻粘膜、眼结膜出血,咯血,甚至颅内出血。痉咳发作无先兆,任何刺激都可诱发。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体温正常,肺部无阳性体征,或有患百日咳的儿童不固定的啰音 。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婴儿多无痉咳及特殊吼声,而是阵发屏气、紫绀,易惊厥、窒息而死亡。成人患者多数有典型症状,但也可能仅有几周干咳,大多仍坚持工作,并作为传染源,对此应予重视。痉咳期长短与治疗的迟早、病情轻重有关,短者数天,长者可达2月,一般为2~6周。③恢复期,痉咳减轻、停止,鸡鸣样吸气声消失,若无并发症,约经2~3周即愈。

百日咳的症状

  百日咳杆菌从易感者的呼吸道侵入,约经1~3周的潜伏期(一般7~10天)后出现症状,病程分3期,但无明显界限。①卡他期,一般为1~2周,开始有类似感冒的症状。3天左右后症状减轻,唯咳嗽加重,渐渐转变成阵发性痉挛性咳嗽。②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是本期特点。痉咳发生时,先是频繁短促的咳嗽十多声以至数十声,患者处于呼气状态,随之是一次深长吸气,但此时喉部仍是痉挛状态,气流通过紧张狭窄的声门发出一种高调的吼声,如鸡鸣或犬吠样。如此反复上述咳嗽过程,直至把呼吸道积聚的粘痰咳出为止。由于剧咳,可致呕吐、大小便失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张口伸舌。剧咳可致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颜面、眼睑浮肿,重者鼻粘膜、眼结膜出血,咯血,甚至颅内出血。痉咳发作无先兆,任何刺激都可诱发。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体温正常,肺部无阳性体征,或有患百日咳的儿童不固定的啰音 。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婴儿多无痉咳及特殊吼声,而是阵发屏气、紫绀,易惊厥、窒息而死亡。成人患者多数有典型症状,但也可能仅有几周干咳,大多仍坚持工作,并作为传染源,对此应予重视。痉咳期长短与治疗的迟早、病情轻重有关,短者数天,长者可达2月,一般为2~6周。③恢复期,痉咳减轻、停止,鸡鸣样吸气声消失,若无并发症,约经2~3周即愈。
  支气管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痉咳期。还可并发百日咳脑病,患者意识障碍、惊厥,但脑脊液无变化。
  诊断 根据接触史及症状可作出临床诊断,而病原学诊断有待于及时作痰细菌培养。此外,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双份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若抗体效价递升也有助于确诊。
  治疗 除一般支持疗法外,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以减少痉咳发生的诱因;对婴幼儿要注意吸痰,以防窒息;及早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采用红霉素 、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卡那霉素以及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重症患者应短期应用皮质激素;若有并发症,应作相应处理。
  预防 应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一般起病后隔离40天,或痉咳开始后30天;患者的痰、口鼻分泌物要进行消毒处理;要保护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 、 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已列入常规预防接种计划之中;对于婴幼儿及体弱的接触者,可给予百日咳多价免疫球蛋白作被动免疫,还可用红霉素作药物预防。
  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病因

  (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症状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典型经过分为三期:

  (一)卡他期(前驱期) 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二)痉咳期 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成人及年长儿童可无典型痉咳。婴儿由于声门狭小,痉咳时可发生呼吸暂停,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此期短则1~2周。长者可达2月。

  (三)恢复期: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此期一般为2~3周。若有并发症可长达数月。

  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分类自发病第一周末开始升高,痉挛期增高最为明显,白细胞总数可达20~40×109/L或更高,由于淋巴细胞促进因子的作用,淋巴细胞分类一般为60~95%。

  2.细菌学检查。

  1)咳喋法 用B—G(Bordet--Gegou)培养基平碟,置患者口部前5~10cm,连咳数声后,孵育3~4日。第一周阳性率可达59~98%,痉咳期常低于50%,第四周以后仅为2%。

  2)鼻咽试培养法。在阵咳后,用金属试子从鼻咽后壁取粘液培养,阳性率优于咳碟法。

  3.血清学检查。

  (1)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等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测定本病特异性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4.荧光抗体检查。用鼻咽分泌物涂片,加荧光标记的抗血清,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早期患者75~80%阳性。但有假阳性。

  治疗

  (一)一般和对症治疗。按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清新,注意营养及良好护理。避免刺激、哭泣而诱发痉咳。婴幼儿痉咳时可采取头低位,轻拍背。咳嗽较重者睡前可用冬眠灵或非那根顿服,有利睡眠,减少阵咳。也可用盐酸普鲁卡因3~5mg/kg/次,加入葡萄糖30~50ml中静滴,1~2次/日,连用3~5天,有解痉作用。维生素K1也可减轻痉咳。患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吸痰和给氧。重者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或安定等。痰稠者可给予祛痰剂或雾化吸入。重症婴儿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

  (二)抗生素治疗。卡他期4天内应用抗生素可减短咳嗽时间或阻断痉咳的发生。4天后或痉咳期应用可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但不能缩短病程。首选红霉素30~50mg/kg/日,连用7~10天,也可用氯霉素(剂量同上),或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

  (三)中医药治疗。胆汁类制剂对百日咳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采用鸡胆汁加白糖蒸服。半岁以内每日1/3个,半岁至1岁每日1/2个,1至3岁每日1个,直至痊愈。亦可用猪胆等代替。

  声明: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小儿得了百日咳有哪些禁忌?
  百日咳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1~6岁患病的较多,只要不发生并发症,一般都能自行痊愈,而且有较持久的免疫力。人在一生中得二次百日咳的极少见。孩子得百日咳后,除应及时治疗外,还应禁忌以下几点:
  一、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有的家长见孩子咳嗽,怕孩子着凉,把门户关得严严的。其实这样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对孩子有益无害。
  二、忌烟尘刺激。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去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等,一定要设法到室外进行。
  三、忌卧床不动。有的家长以为活动会加重孩子咳嗽,这是一种误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
  四、忌饮食过饱。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心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目前国外盛行一种“羊吃草”的方法,很适合百日咳的患儿。此即我们常说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营养,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故不能一次吃得过饱。
  五、忌和别种病儿接触,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六、忌疲劳过度。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让孩子活动,又不可放纵不管,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