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约有7‰至11‰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负担。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可致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高危因素有以下七种:
△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兄弟姐妹同时患先天性心脏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颇不少见了,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天性心脏病者,再生的先天性心脏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
△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率达到2%。
△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
△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作案者”。
△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不良嗜好。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早期发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对优生优育至关重要。在妊娠20周-28周时,利用切面超声心脏扫描仪,即可明确发现胎儿心脏是否有“缺损”。此外,还可发现胎儿有无腹水或水肿等情况,从而推测胎儿是否患有心脏畸型。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在母体生长过程中的缺陷所造成的心脏结构的异常。本文将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
?大部分是先天性的
小儿心脏病大部分是先天性的。后天自然矫正的可能性是极其微小的(部分动脉异管未闭或小的间隔缺损,有极少数人可自然闭合)。
?只能通过手术矫正
没有什么药物可以促使心脏继续生长发育来弥补这个不足,只有靠心脏外科手术才能够矫正。
????及时手术矫正
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也不管症状的轻重,一旦确诊,就应当及时争取手术矫正的机会,以免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病情加重,甚至失去手术的机会,遗憾终生。
?病因复杂
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遗传、社会环境因素、接触有害物质等等,都有可能致病。
?预防措施
多见的是母亲怀孕时曾被病毒感染或发风疹所致,因此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