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四招应对小儿肥胖症

时间: 2023-11-15 02:23:37

四招应对小儿肥胖症

小儿摄入的总热量明显超过消耗的总热量,剩余的热能就转化为脂肪聚于体内。如体重超标20%以上,可诊断为肥胖症。

能引起肥胖症的原因很多,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有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异常等疾病,但绝大多数肥胖患儿是没有疾病影响的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儿的食欲好,食量大,特别是爱吃肥肉和甜食。体内脂肪主要聚积于乳部、腹部、髋部、肩部。

轻度肥胖对小儿的健康无明显影响;较严重肥胖儿的活动受限制,与周围事物的接触相对少,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及相应的分析综合等大脑功能活动也减少,这对小儿的智力发育是不利的。而且儿童时期的肥胖,可成为成年后发生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重要因素。

治疗小儿肥胖,一是调节饮食,二是增加运动,又以限制进食为首。调节饮食的目的,是使小儿摄入的总热量低于消耗的总热量。严重肥胖患儿,应比正常标准体重所需总热量减少30%。

限制进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的供给不能过少,仍应常给小儿吃瘦肉、鱼肉、鸡蛋、豆制品等食物。

二、 基本满足小儿食欲,不使小儿饥饿,故应多吃热量小但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萝卜等蔬菜。米饭、面食仍为主食,每天吃适量水果。

三、 严格限制脂肪及甜食。

四、 当患儿体重下降到只超过正常标准体重10%左右时,就不必继续严格限制饮食。

孩子太肥胖怎么办

孩子太肥胖怎么办

  孩子太肥胖怎么办,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身体情况,不过有时候却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身材非常肥胖,那么孩子太肥胖怎么办呢?下面就来看看答案吧!

  孩子太肥胖怎么办1   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增强,过去「能吃就是福」的观念已有所改变,而这种对体重控制的关注,渐渐也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了。

  虽然儿童较少有因肥胖导致严重疾病的例子,不过,鉴于幼年肥胖与成年肥胖的高关联性,爸妈的确应及早开始留意。您担心孩子太「稳重」吗?关于孩子的体重问题,爸妈应该注意什么?我的孩子真的过胖吗?

  其实,「小时候胖不是胖」的说法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孩子是否太胖,不应以短期的现象来推断。因为孩子还在成长的阶段,有可能在某段时期内只长肉,过了一段时间后才突然又长高一截,所以这种暂时过胖的情形是无须太担心的。

  因为过一阵子身高的增长赶上体重的增加,就会回复到正常的体态。爸妈若是担心孩子真的太胖影响健康,最好还是请教医师,由医师来做诊断。孩子为什么会胖?

  如果孩子真的是胖了些,那么在开始进行减重计画之前,先找出造成肥胖的原因吧!孩子之所以会胖,除了少数是因疾病所引起以外,大多是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生活方式所造成的。

  有遗传体质的孩子,所摄取的营养容易转成脂肪囤积在体内,的确是比较容易发胖的族群,不过,如果生活控制得当,有肥胖基因的孩子未必都会发胖。如果爸妈胖孩子也胖,除了遗传因素外,也必须考虑到生活方式的问题;家人共同的饮食、生活、运动习惯,可能才是造成爸妈与孩子都胖的主要原因。孩子适合节食吗?

  一般大人常用控制饮食和运动来减肥,不过由于孩子还在成长,对营养的需求量大,所以是不适合节食的。要促进发育并避免肥胖,爸妈还是要注重营养的.均衡,建议爸妈可参考儿童每日饮食指南,依适当比例提供全家人所需的各类营养素。

  虽然孩子不宜节食,但是如果真的需要减肥,爸妈可以小心控制饮食中脂肪的分量,例如选用低脂乳制品、瘦肉或去皮的肉类等。特别提醒爸妈,不宜针对两岁以下的宝宝限制脂肪摄取量,而即使孩子已超过这个年龄,也最好还是与医师或营养师讨论过后再施行。

  减肥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减轻体重,而是让身体更健康。不论是注意饮食,或是增加活动量,最好都能全家一起来。全家一起执行健康计画,会更容易获得成效喔!就从今天起,让健康的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变成全家人生活的常态吧!?

  孩子太肥胖怎么办2    儿童肥胖的判断标准

  WHO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身高标准体重法,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儿童肥胖症的预防

   一、饮食管理

   1、避免过食。

  大部分儿童肥胖症是由喂养过度造成的,发生喂养过度原因常常是小儿啼哭,小儿啼哭并非都因饥饿引起,家长在小儿一哭时就喂给他吃会导致过食。喂养过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强迫给孩子多吃,在孩子吃饱后不想吃时,家长仍像填鸭式强迫孩子吃,这样就导致孩子胃容量增大,饮食量增加,营养过剩。

   2、建立正常的饮食制度。

  尽量用蒸煮而不用煎炸的食物;不过多吃精米面,不过多吃鱼肉等高蛋白食物;要记得规律进食,不暴饮暴食,养成健康饮食、生活方式。

   3、家长以身作则。

  不偏食挑食,足量饮用白开水,不喝过量的果汁,不喝含糖饮料;合理安排营养充足的早餐可以改善孩子的认知能力。

   二、运动管理

   每天带孩子到户外运动。

  2岁以上的孩子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运动爱好。比如,游泳、慢跑、跳绳等。如果孩子实在没有喜爱的运动项目,那么家长也要想办法制造机会让孩子“运动”起来。

   三,行为管理

   1、控制看电视及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吃饭时候不看电视,孩子在接触电子产品时会容易减少运动时间,同时摄入更多的食物,而且孩子容易久坐不动增加肥胖发生概率。

   2、合理安排睡眠,保证睡眠时间。

  现在很多的小孩都是手机控,现在父母基本上都是会给小孩子配备手机,有了手机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很晚,对于儿童来说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每天都要保持在10个小时左右的,这样才能够好的骨骼生长对发育有帮助。

   儿童减肥三不宜

   1、不宜学成人节食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必须有足够的糖、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帮助孩子减肥绝对不能过分限制孩子的饮食。另外,成人可以采用的手术去脂、药物减肥等,孩子都不宜使用,因为这些方法有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2、不宜快速减肥

  孩子从正常体重长成肥胖,一般要经过数月或数年,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器官,譬如心、肺、肾脏等,都逐渐适应了体重比较高的状况。如果短期快速减肥,减去的只是身体的水分,同时却会产生两方面的不良后果:

  身体水分的快速丢失,会使心、肺、肾脏等器官一时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循环系统的问题以及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这种减肥方式难以持久,一旦稍有松懈,体重会迅速反弹,不但对健康不利,还会使孩子丧失信心。

  因此,父母要做好打“减肥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另外,孩子的身高在不断增长,只要能保持体重不增或缓慢增加,便达到了减肥的效果。

   3、不宜忽视孩子的感受

  专家认为,孩子情感方面的问题会影响体重。就像很多成年人在感觉苦闷、压抑时会依靠食物来减轻压力一样,来自学业的压力、家庭关系紧张、觉得被父母忽视、感到孤独、与同学们关系不融洽等,都会使孩子倾向于贪食。

儿童预防肥胖的方法

儿童预防肥胖的方法

  儿童预防肥胖的方法。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健康的身体,而肥胖的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儿童预防肥胖的方法的相关内容。

  儿童预防肥胖的方法1    肥胖的预防--加强运动

  运动主要采取耐力性运动,如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球类、体操、舞蹈等。运动不能剧烈,时间可以长一些,以消耗多余的能量,这种运动又称"有氧运动"。

  运动时间越长,能源物质中的脂肪动用就越多,同时也消耗掉多余的糖类,防止其转化为脂肪,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运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肥胖的预防--生活规律

  为预防肥胖,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合理的饮食营养,每餐不要太饱,既满足了生理需要,又避免了能量储备;若睡眠过多,热量消耗少,也会造成肥胖,因此,不同年龄的人应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既要满足生理需要,又不能多睡。

  大约清晨四五点钟人体释放的维持生命活动能量比任何时候都多,无论性别、年龄,一年四季都是如此,但绝大多数人此时都在睡梦中,结果只有一部分能量被机体用来维持心脏、大脑、肝脏、肠和其他器官的活动,而不是用于肌肉组织的工作。

  释放出的多余能量便转化成脂肪组织,这样长期下去易促使身体发胖。如在清晨五六点钟起床参加适当的运动锻炼,对肥胖的防治大有益处。

   肥胖的预防--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肥胖症对人体的危害,改变"胖是福,胖能长寿"的错误观念,了解婴幼儿、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龄阶段容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凡事预先都有个迹象,在肥胖还未明显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如能提高警惕性,便有能及时预防。

  ①易累:与既往相比,近一段时间来易感到疲劳,多活动一会便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只要不是患上什么病的话,很可能肥胖在悄然到来。

  ②变懒:一贯勤快的人,变得懒惰起来,遇事无精打采,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假如不存在什么病症,肥胖就会随之而来。

  ③贪睡:睡眠特别香甜,巳经睡上足够时间后还想睡,叫也不醒,或者经常瞌睡,两眼无神,仿佛老是睡不醒的模样,在排除过于疲劳的情况下,或许肥胖即将降临。

  ④怕动:喜爱运动的人,变得不再爱动,甚至感到参加体育运动是一种负担或麻烦,除非存在病痛、外伤,要不就是肥胖的"信号"。

  ⑤爱吃:胃口大增,而且经常嘴里不歇,只要不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胃口增加的疾病,就预示着肥胖将接踵而至。

  ⑥喜饮:水能妨碍体内脂肪的燃烧,增加脂肪的储存,倘若特别喜爱饮水,只要不是尿崩症、糖尿病,也可使人发胖。

   肥胖的'预防--心情舒畅

  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一定作用。反之,沉默寡言,情绪抑郁,会发生生理机能发生紊乱,代谢减慢,加上运动量少。就易造成脂肪堆积。

   肥胖的预防--饮食清淡

  想苗条健壮、避免肥胖,就要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食甜、多素食、少零食。丹麦科学家发现为了巩固减肥效果,与其严格控制饮食倒不如随意饮食低脂肪的食物。

  丹麦一科研小组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分组观察2年,结果随意饮食低脂肪食物组的人平均体重比实验前减少了约8千克,而严格控制饮食组平均只减少2千克。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低脂饮食减肥效果比严格控制饮食效果好。专家认为,饮水不足会导致肥胖,因为饮水不足的人,体内只能靠留住水分以得到补偿。

  相反,喝足够多的水就能加速体内水的排泄,消除水的滞留。如果人们试图减肥而不喝足够的水,体内滞留水分也能使体重增加。一个健康人每天喝水最低限量是8杯-10杯。白开水、茶水和矿泉水是减肥者理想的饮料。

  儿童预防肥胖的方法2   1、向家长宣传肥胖对儿童的危害,还要使家长懂得一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喂养知识。此外,要从婴幼儿开始就注意运动,要少抱在怀中,多让孩子独自玩耍,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另外,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如果父母本人是肥胖者!就要与孩子共同努力,避免孩子成肥胖儿。

  2、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足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吃,应做到膳食平衡。进餐食物种类和数量应呈金字塔形状,即油、盐、糖的量最少:鱼、肉、蛋和豆制品的摄入适量;而蔬菜、水果和粮食等天然食品用量最多。

  3、选择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游泳、步行、慢跑等。运动强度以50%~60%的最大心率为宜(最大心率是220-年龄)。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3~4次。随着适应能力提高,应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

  4、减肥不可急于求成。小儿减肥以每周体重下降0.25千克为宜,不宜超过0.4千克。每天热量不变,每天运动超额消耗1254干焦(300千卡),每年可减少5~10千克脂肪。

  5、注意肥胖孩子的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家长应避免干涉性说教,如反复申斥“你太胖了,应该少吃”,以免引起厌食症和产生逆反心理。

   儿童减肥谨记四个严禁

  1、严禁喝减肥茶、吃减肥药

  2、严禁使用饥饿疗法

  3、严禁实施吸脂手术减肥

  4、严禁使用辟谷、气功等物理减肥方法。

  儿童预防肥胖的方法3    预防儿童肥胖关键期

   胎儿期——预防胎儿过重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婴儿期——鼓励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多年后发生肥胖的风险显着低于人工喂养儿,而且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婴儿以后发生肥胖的概率越低。其原因可能是,母乳喂养儿可以更好地控制每餐的摄入量和间隔时间,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而人工喂养常有过度喂养的情况存在,造成孩子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儿童、青少年期——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检测体重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