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患儿,动作多,学习成绩差;低能儿,智力差,动作也不少。如何区别两者?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开口叫爸爸妈妈的时间,多动症患儿在1岁左右;低能儿在1岁半以后。
二、多动症患儿在学龄前就好动、顽皮;低能儿在这一时期表现老实、听话、不太顽皮。
三、低能儿读书认真、主动做作业,成绩却提高不高;多动症则上课开小差,回家贪玩、不肯做功课,猴子屁股坐不住。
四、低能儿在接受老师辅导时,接受能力差,理解力差;多动症儿童是能理解,却心不在焉,魂不附舍。
五、低能儿是无能力学;多动症是有能力学,却不能定心学。
六、低能儿即使用“益智药”也无济于事;多动症服了“利他林”药物之后,就立竿见影。
七、低能儿的学习成绩虽差,却始终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多动症则不然,成绩大起大落,好的时候可得满分,差的时候却是零分。
八、低能儿的常识判断和理解力均较差;多动症患儿却很好。
九、智商检查,多动症患儿的智力大多在80以上;低能儿却在70以下。
低能儿是“不可救药”(不是靠药物,而是靠反复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多动症是有药可治。正确区分两种情况,才不至于延误多动症患儿的一生。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妈妈们都应该及时的发现,而儿童多动症也是一个不好的征兆。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什么是儿童多动症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1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该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该症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尊心低,此类患儿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国内外调查发现该症患病率3%~10%,男女比为4~9:1,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为什么儿童会得多动症
1、遗传因素:该病具有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人患多动症,那么孩子患多动症的几率明显增高。
2、大脑发育延迟:多动症患儿往往存在围产期并发症多、开口说话较晚、动作笨拙、精细运动不协调、伴随遗尿、遗粪症的比较多。
3、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气氛紧张、父母不和、父母离异、父母教育子女的观点不一致、学习负担过重、学习习惯不良、缺乏母爱或者母爱被剥夺、老师教育方法不当或缺乏对孩子的理解等。
4、神经生化的改变:如果孩子大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系统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系统功能失调,也非常容易患多动症。
儿童得了多动症的症状有什么
1、活动过度 患儿在母腹中,就明显表现活动量大于其他同胞。婴幼儿、学龄前期则显得特别活跃,表现为多动、好哭闹、不安静,难以满足要求,自控能力差, 动作多, 上课小动作, 干扰同学, 狂奔乱跑, 睡觉不安稳。
2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或短暂, 神思涣散, 东张西望, 易走神, 对他讲话似听非听,上课、做作业时不专心,潦草,拖拉时间;否则,就出错频繁,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做其 他事也往往是有始无终。
3 学习困难 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不易集中注意力,学习困难, 学习不专心, 无耐心, 难以完成作业, 写字潦草, 计算能力差, 理解能力差, 记忆能力差, 写字记数常颠倒,学习主动性较差,成绩不稳定或不及格,甚至留级。
4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等。
如何预防儿童多动症
1、目前感觉整合治疗对多动症儿童疗效在40%~60%之间,因此早期预防儿童出现感觉整合失调对于多动症的发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如剖腹产的孩子比顺产孩子出现感觉整合失调的比例高一倍,这是因为剖腹产出生的孩子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很容易对触觉的强弱分辨不清。
3、另外,孩子出生后要多多参加各种活动,有些住高层楼房的孩子往往很少有机会下楼去室外活动,出现感觉整合失调的比例就比较高。
4、也有的孩子习惯于玩电动化玩具,与传统的玩具相比,他们的手指某部位的精细锻炼就较少,也容易发生感觉整合失调。
5、某些孩子出生后在发育过程中没有经过爬的阶段,就直接进入走、跑。这样就使躯干、四肢及左右大脑的协调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也容易出现感觉整合失调。总之,要鼓励、提倡孩子参加各种运动,勤动手、动脑,加强精细动作的锻炼。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2 如何预防儿童多动症?
1、提倡婚检、避免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三代以内的近亲结婚,在婚前应做一些检查,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疾病的产生。
2、适龄结婚,优生优育为避免孩子出现先天不足,要做到适龄结婚,优生优育。不要忙于事业,而疏于生活。给孩子留下了财富,却没给孩子带来健康。
3、孕妇保持心情愉快 在怀孕期间,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禁用烟酒及物理因素的影响。
4、不做剖腹手术分娩时,要自然顺产,不要做剖腹手术,以免手术过程中对婴儿造成伤害。很多准妈妈怕疼,就选择剖腹生产,结果是给孩子多动症的发生,埋下了不良种子。众多多动症预防措施中,格外要家属注意的就是这一条。
5、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合理膳食,加强锻炼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方便面类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注意营养的搭配,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7、补充水分孩子每日应饮用充足的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喝,经常并多吃含水和维生素多的天然食品不失为预防或缓解本病的上策。
8、不买含铅玩具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小儿多动症是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
小儿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
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爸妈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治疗此病的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等,但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为常用药品。
2、精神治疗: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动作过多往往经药物治疗而得到控制。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的态度要以耐心、关怀和爱护的态度加以处理。
对患儿的不良行为及违法举动要正面地给以纪律教育,多予启发和鼓励遇到行为治疗有成绩时给予奖励,不应在精神上施加压力更不能现骂或体罚。对有不良习惯和学习困难的患儿,应多给具体指导,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培养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困难,不断增强信心。文献资料指出药物有效,但药物与教育、行为上的指导相结合更为有效。
如何预防多动症
多动症的病因,至今不太清楚,而多动症的表现是一组症候群。目前西医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大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轻微脑组织损伤、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就以上可能的致病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供作参考:
1、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5、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7、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8、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方便面类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孩子每日应饮用充足的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喝,经常并多吃含水和维生素多的天然食品不失为预防或缓解本病的上策。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