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子宫脱垂有哪些临床表现(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二度脱垂严重吗)

时间: 2023-11-15 17:44:56

子宫脱垂有哪些临床表现

子宫脱垂是指支撑子宫的组织受损伤或薄弱,致使用权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的一种生殖伴邻近器官变位的综合症。根据其脱垂的程度分为三度。子宫脱垂患者平时就会有腰酸背痛,严重时还会拖累膀胱及直肠,而会有频尿、小便解不干净或大便不顺之感。

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

1、腰骶部酸痛 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

2、阴道脱出肿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状 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宫脱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少数子宫脱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4、月经改变、白带多 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血循环障碍脱出脏器并发溃疡、感染,致使白带增多,并伴有血性分泌物。

5、一般也不影响受孕、妊娠和分娩,但子宫脱垂不能还纳者,临产后可出现子宫颈水肿而宫颈扩张困难致难产。

6、体征 子宫下移从子宫颈位于阴道内距处女膜2cm,可长达4~5cm。重度子宫脱垂伴膀胱脱垂时,阴道膀胱横沟皱襞消失,膀胱下界可长于子宫颈外口,重度子宫脱垂有膀胱、输尿管下移,与尿道开口形成正“△”区。

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二度脱垂严重吗

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第一,症状,患者一般无不适,子宫脱垂对子宫韧带有牵拉,导致平常充血,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的酸痛或者是下坠感,站过久或者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则症状减轻。
重的子宫脱垂常常伴有排尿排便困难,便秘,残余尿增加,部分患者可以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但是随着彭出的加重,其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可缓解或者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排尿困难,甚至需要用手压迫阴道前壁帮助排尿,可容易并发尿路感染。万一肿物脱出后,经过卧床休息有的能自行回缩,有的需要手术。
暴露在外的宫颈和阴道黏膜,长期由裤子摩擦,可以使宫颈和阴道前壁发生溃疡出血,如果继发感染,则会有脓性的分泌物。子宫脱垂不管彭出,脱垂的程度有多严重,一般不会影响月经,轻症的子宫脱垂也不影响受孕妊娠和分娩。
第二体征:不能回纳的子宫脱垂常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黏膜增生角化,宫颈肥大并延长。

子宫脱垂的症状

孑宫脱落的症状有出血,漏尿,便秘,白带多,发黄,和糜烂等等,具体可以看下这遍的文章,有清楚的描述.子宫脱垂

张建萍
百科字典专家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妇科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治疗
预后
饮食
护理
预防
子宫脱垂是指由于盆底组织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发生了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子宫脱垂一般进行药物治疗,经过及时、有效治疗,通常预后较佳,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就诊科室:
妇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Uterine prolapse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宫颈炎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或者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腰骶部酸痛、下坠感、外阴块状物脱出
好发人群:
绝经期女性、老年女性
常用药物:
补中益气汤
常用检查:
妇科检查、膀胱功能评估、尿流动力学检查、B超检查
疾病分类
Ⅰ度子宫脱垂
轻型者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重型者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Ⅱ度子宫脱垂
轻型者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者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子宫脱垂
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主要由于盆底组织退化、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及盆底筋膜缺陷、支持薄弱导致,主要病因包括分娩损伤、卵巢功能减退、先天发育异常、腹内压增加、超重肥胖、医源性原因等。该病一般好发于经阴道分娩的多产妇,及绝经期女性或老年女性。

主要病因
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如遇分娩,尤其在难产、滞产、经阴道手术助产或第二产程延长者,发生会阴裂伤或伸展,致盆腔内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组织薄弱、缺损,尿生殖裂孔变宽而敞开,在过高的腹压下将未复旧的大子宫推向阴道而发生子宫脱垂。

卵巢功能减退
临床上见于绝经期后妇女发生生殖道脱垂者,原因是此期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减少或缺乏,使盆底肌肉及筋膜等支持结构开始退行性变,变得薄弱、松弛甚至萎缩,肌张力低下,结果使子宫发生脱垂,甚至伴尿道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有些年轻产妇产后长期哺乳,卵巢功能暂时下降,也可使子宫支持结构弹性、紧张力减弱,有子宫轻度脱垂的发生。

先天发育异常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子宫支持结构薄弱及缺乏紧张力出现子宫脱垂,见于未产妇,发病率低,患者多表现为子宫脱垂及阴道穹窿脱垂,并有轻度膀胱膨出及直肠膨出。

腹腔内压力增加
高腹压是促使或加重子宫脱垂的重要因素,尤其腹压增加发生在有分娩损伤及骨盆支持组织张力下降者。妇女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或负重,长期慢性咳嗽、便秘或排便费力,或长期蹲位劳动等,均会使妇女长期处于高腹压状态。

营养因素
生殖道脱垂与营养缺乏有关,因为营养缺乏时体力衰弱、肌肉松弛及盆腔内筋膜萎缩,患者常伴有胃下垂、肾下垂及腹壁松弛等表现。

其他
局部病变如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腹水等。

流行病学
子宫脱垂是困扰中老年女性的主要妇科疾病之一,多发生于绝经期女性或老年女性。已生育妇女子宫脱垂比例为40%~50%,45~80岁的妇女发病率高达75%,子宫脱垂在70岁左右病情加重,80岁以后发病率猛增,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

好发人群
生育期经阴道分娩的妇女。

绝经期女性或老年女性。

先天发育异常的未产妇。

轻症子宫脱垂病人一般无不适,重症可牵拉子宫韧带,盆腔充血,病人有不同程度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阴道还可出现肿物脱出,子宫脱垂可能会并发宫颈炎。

典型症状
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则症状减轻,还可出现阴道内脱出块状物,平卧休息后可自行还纳,严重者不能还纳,影响日常生活。此外,此类患者还可因性生活时阴道疼痛而出现性欲减退。

其他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
尿失禁、尿急、尿频、排尿困难。

肠道症状
可有排便异常、便秘或大便困难。

并发症
子宫脱垂严重者可导致宫颈和阴道黏膜与衣裤摩擦,宫颈和阴道发生溃疡而出血甚至感染,发生宫颈炎。子宫属于一个盆腔脏器,子宫通过阴道与外界相连。子宫脱垂,顾名思义就是子宫通过阴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以下,有些人可能脱垂比较严重,宫颈、宫体全都脱出,或者部分脱到阴道口以外,这种症状就叫子宫脱垂。轻度子宫脱垂的患者症状不太明显,但有些就比较严重。子宫脱垂之后,导致子宫血管受到血液的影响,患者会出现坠胀、不舒服,因为静脉回流受阻不通,不顺畅后导致主观的一些症状。脱垂比较严重的,子宫血管拉下来可能出现月经的一些改变,有些人可能会导致老是出血,子宫血供和卵巢相连,有些人会出现卵巢的功能影响,导致不孕。脱出来的宫颈和宫体,经常与裤子进行摩擦,会出现一些局部的溃疡感染。还有一部分患者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前壁和膀胱后壁是挨着的,如果阴道前壁膨出比较厉害,膀胱也跟着一块下来,就导致患者小便失禁,憋不住小便,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再一个后壁膨出之后,导致直肠大便解不干净,出现一些排便习惯的改变。
重度子宫脱垂的症状比较多,经过衣服的摩擦会有溃破、出血、感染、流液,膀胱直肠都会随之下移,造成排尿困难,大便干结,对病人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详情页
导航
子宫脱垂的症状
发布日期 2017-06-04阅读 16867

子宫脱垂困扰着很多的女性,子宫脱垂的患者常常会感觉到小腹有下坠感,并且腰酸背痛,给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了解子宫脱垂的症状,才能帮助患者更及时的治疗。那么子宫脱垂的症状有哪些呢?

1.腰骶部酸痛。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

2.阴道脱出肿物。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状。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宫脱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少数子宫脱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4.月经改变、白带多。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血循环障碍脱出脏器并发溃疡、感染,致使白带增多,并伴有血性分泌物。

5.一般也不影响受孕、妊娠和分娩,但子宫脱垂不能还纳者,临产后可出现子宫颈水肿而宫颈扩张困难致难产。

看来,子宫也有自己的烦恼,子宫脱垂让这么多的女性受到困扰,因此患者更需要及时的治疗这种症状,别让子宫脱垂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