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疗法

时间: 2023-11-16 02:16:5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离经之血积留于组织与脏器内不得出,形成瘀血,大多数患者出现经行腹痛。因此,以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小腹疼痛发作为辨证要点。其病变部位主要在盆腔范围,病位在下焦。根据其病程的长短及月经的情况以及兼证,辨其在气在血,属湿热,或瘀热,或肾虚或腑气不通等。

本病属实,属里,属瘀。一般痛在经前多属实,痛在经后多属虚;痛甚于胀多属血癌,胀甚于痛多属气滞:剧痛多属实证,隐痛多属虚证。治疗大法调理气血。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佐以行气化痰,兼调寒热,兼治肾虚,兼以通腑等。

(一)辨证分型治疗

1.肾气亏损,  

主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方药:调肝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2.气血虚弱  

主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

治法: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方药:黄茂建中汤《金医要略》加减。  

3.气滞血癌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消癥。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4.寒凝血癌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药:温经汤《金夔要略》加延胡索理气止痛。

5.湿热蕴结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脊,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儒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6.气虚血癌  

主证:经行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肛门重坠,频欲临厕,大便塘薄,面色萎黄,神疲力,经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舌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软无力。

治法:益气升阳祛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  

7.热郁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行,或经后发热,腹痛,甚则经期高热直至经净恢复正常,痛剧热甚,痛处喜冷拒按,舌边尖红,舌边有换瘀或瘀点,苔薄微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和营,活血祛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8.肾虚血瘀  

主证:经行或经后腹痛,腰脊酸楚,引及下肢及破臀,头晕目眩,经期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淋漓不尽,或见血块。日久不孕或易流产,舌黯滞,或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治法:益肾调经,活血祛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