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本病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子宫出血:
(1)不规则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妇女,其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血量增多,流血时间、出血量及间隔时间都不规律,往往短时间的闭经后发生子宫出血。
(2)月经过多:一是经血量多,伴有血块,一次月经失血总量达500~600毫升,周期正常。二是经期延长,需10~20日经血方可干净,经量不一定多。
(3)月经过频: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可能正常,但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妇女。
(4)月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期中间出现子宫出血,流血量少,常不被注意,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120~16天,持续1~2小时至1~2天,很少达到月经量。
(5)绝经期后子宫出血:闭经1年以后又发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点滴而行。
2、 贫血:流血量多或时间持久,可致贫血症状,而贫血又致凝血功能障碍,进一步导致子宫出血,两者恶性循环,常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常伴有神疲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爪甲无华,舌质淡等全身虚弱症状。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排卵型和排卵型功血。
无排卵型患者使子宫患者卵巢中有多数滤泡持续发育而始终无排卵,能分泌大量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过度增殖。当分泌水平下降时,子宫内膜就发生剥脱而出血;当分泌水平升高时,常在停经1~2个月后出现不规则的出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突然大量出血。或出血持续时间延长,淋漓不断。出血期间一般无小腹痛等症状。
排卵型患者的卵巢虽有排卵,但黄体功能不健全或萎缩不全。黄体功能不健全者,易产生月经先期。黄体萎缩不全者,易使子宫内膜发生不规则剥脱,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经量时多时少。
【血热妄行】
【瘀血阻滞】
【脾气虚弱】
【阴虚火旺】
【肾阳不足】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卵巢功能障碍引起的子宫出血,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临床上可见经血
谆非时而下,或量多如注,或量少淋沥不净,大出血可危及生命,是妇科急症之一。本病属中医“崩漏”范畴,又称崩中漏下,临床常见血热妄行、瘀血阻滞、脾气虚弱、阴虚火旺和肾阳不足五个证型。
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见症状有如下几种:(1)中间期出血:发生在排卵期,一般是在1~2天内有少量出血,可不治疗?
(2)更年期出血: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也不排卵?
(3)子宫内膜增殖症:因雌激素过度刺激,使内膜异常增殖,发生出血,常见于年轻妇女及闭经妇女,多为闭经后出血?没有排卵而反复出血是其特征?
(4)青春期出血:青春期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持续时间长而顽固,没有排卵?
(5)黄体功能不全的出血:有排卵,但因为孕激素分泌异常而在黄体期有出血?基础体温的高温期变短,往往是造成不孕的原因?
考虑到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周期正常。多可能是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功血,此外上避孕环者也有可能经量增多。觉得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恢复卵巢功能,一般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用20
天,用药最后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对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调节月经周期。
另外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在治疗和调节内分泌功能和止血方面,中医都有独到之一处,应适当请中医治疗。上述各种药物治疗,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得自己擅自用药,因为调整内分泌的药物作用很复杂,服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月经紊乱。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