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妊娠由于母体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甲亢的临床表现,例如心动过速、心输出量增加、甲状腺增大、皮肤温暖、多汗、畏热、食欲亢进等,在妊娠和甲亢中都常见,故使妊娠合并甲亢诊断有一定困难。
在产前检查时发现有甲亢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进一步做甲状腺的功能测定以明确诊断。
妊娠期甲亢的诊断标准为:
有高代谢症群,
血清总甲状腺素(TT4)≥180.6nmol/L(14μg/dl),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3.54nmol/L(230ng/dl),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12.8。
甲亢的病情以TT4最高水平<1.4倍正常值上限者为轻度甲亢;>1.4倍正常值上限为中度甲亢;有危象、甲亢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肌病等为重度甲亢。
【导读】近几年,甲亢的临床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女性尤为突出,这引起了医药行业的注意,因此在预测2021年甲亢的临床症状将会作为2021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要考点出现,为了帮助大家更加高效高质的进行备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2021临床执业医师考点预测:甲亢的临床症状。
甲亢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常见症状
甲状腺激素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氧化还原反应,代谢亢进需要机体增加进食;胃肠活动增强,出现便次增多;虽然进食增多,但氧化反应增强,机体能量消耗增多,患者表现体重减少;产热增多表现怕热出汗,个别患者出现低热;甲状腺激素增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临床表现心悸、心动过速,失眠,情绪易激动、甚至焦虑。
2.临床症状
女性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轻症患者,或年老和儿童病例的临床表现少而不典型,诊断常须借助实验室检查。
(一)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特别注意怕热、多汗、激动、纳亢伴消瘦、静息时心率过速、特殊眼征、甲状腺肿大等。如在甲状腺上发现血管杂音、震颤,则更具有诊断意义。
(二)甲状腺功能试验在通常情况下,甲亢患者T3、rT3和T4血浓度增高,T3的升高较T4为明显。TSH低于正常仅在较灵敏的免疫放射测定中见到。
甲亢长期不治疗会怎么样?
1、甲亢合并妊娠
甲亢多发生在育龄的女性,所以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甲亢合并妊娠的患者,由于抗甲状腺药物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所以需要和医生根据病情共同讨论,决定胎儿的留或舍。妊娠甲亢患者是放射碘治疗的禁忌证,需要继续妊娠的甲亢患者多数采用药物治疗,尽量采用最小有效剂量,治疗中尽量不要同时加用甲状腺激素,每1~3个月需要测定游离T4(FT4)、游离T3(FT3)和TSH,而不是总T4和总T3。治疗中需要将游离T4维持在正常值的上限。
2、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亢多数是Gravs病,是一种属于器官自身免疫病,器官自身免疫病常常会合并其他器官自身免疫病,甲亢患者常常合并突眼,突眼是眼眶(包括眼外肌和眼球后脂肪)的器官自身免疫病。临床上除了Graves病患者可以表现突眼,其他一些甲状腺自身免疫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可表现突眼,所以我们称其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和Graves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甲亢控制满意对眼病有帮助,但并不是一定会好转的。
甲亢治疗,采用什么方法好?
甲亢治疗常规方法有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又称“丙嘧”)。
?药物治疗适合甲亢孕妇、儿童、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治疗一般需要1~2年,治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剂量。药物治疗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药物过敏、肝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和血管炎,药物治疗初期需要严密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粒细胞缺乏,需要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检查粒细胞以便明确是否出现粒细胞缺乏,一旦出现。立即停药急诊。药物治疗另一个缺点是停药后复发率高。
?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属于破坏性治疗,放射碘适合甲状腺中度肿大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甲状腺对放射碘的摄取率计算每个患者需要的放射剂量。放射碘对孕妇和哺乳妇女是绝对禁忌证。由于放射碘的作用有一个延迟作用,随着时间随诊,甲减发生率每年3%~5%。放射碘治疗不适合有甲状腺眼病的甲亢患者,因为治疗后眼病可能会加剧。所以放射碘碘的缺点也是特别突出的。
?手术治疗适合那些甲状腺肿大显著,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手术前需要用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还需要口服复方碘溶液做术前准备。但是对于单纯的甲亢患者,是不需要手术的。
建议,如果是治疗,安全有效是关键的所在,同时还要避免复发的存在,因此甲亢这种免疫性疾病,最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从患者自身免疫方面着手,比较好,这也是我多年治愈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经验所在。希望能够帮助你。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送的关于“2021临床执业医师考点预测:甲亢的临床症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值得注意是的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一半都会紧扣考试大纲,各位考生一定要以考试大纲为基础,进行复习哦!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征,即妊娠期甲亢,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该病的临床特点是妊娠8~10周发病,伴随着怕热、多汗、情绪不稳、呕吐、心悸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或不能测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总甲状腺素(TT4)增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阴性。
甲亢妇女妊娠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孕妇中占0.62%左右。
01、甲亢孕妇需要治疗吗?妊娠期甲亢有几种情况:
1)孕前已有甲亢,或者比较轻,或者已经控制;或者甲亢没控制好就怀上了。
2)妊娠合并甲亢指妊娠后新发的甲亢。
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如心悸、多汗、不耐热、饭量增加等情形与甲亢症状极为相似,甲亢的体重下降又被妊娠所致体重增加所掩盖,给甲亢的诊断带来困难。如果出现体重不随妊娠月数而增加,或四肢近端肌肉消瘦、休息时心率>100,应该怀疑妊娠期甲亢;血游离T3和游离T4升高、TSH<0.5mU/L即可诊断甲亢。
甲亢控制不佳易导致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低体重新生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死胎、甲亢危象和充血性心衰。若甲亢未很好控制,流产率高达26%,早产率为15%。
因为甲亢对母亲和胎儿都不利,所以怀孕期间都必须严密监测甲状腺功能,积极治疗甲亢,保证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02、妊娠期甲亢的治疗妊娠期甲亢的治疗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依据,一般建议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症处理。有研究表明,当有症状的甲亢和T4或T3水平极度增高,或对症治疗1周以上而不能缓解呕吐时,在妊娠中期甲亢症状仍未缓解时,应该给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ATD)均具有一定的风险。
① 由于甲巯咪唑(MMI)有致畸作用,妊娠早期建议应用丙基硫氧嘧啶(PTU)。
② 而丙硫氧嘧啶(PTU)可产生暴发性肝毒性。妊娠中、晚期,需停用PTU,优先选择甲巯咪唑,以减少肝损害;
③ 因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均可透过胎盘,为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应使用最小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将游离甲状腺素FT4维持在正常上限即可。
妊娠期甲亢不推荐抗甲状腺药物(ATD)联合甲状腺素制剂治疗,甲状腺激素不易通过胎盘,使用后反而加大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除非治疗罕见的胎儿甲亢。
不主张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普萘洛尔)。该药与自发性流产有关。心得安能缓解由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全身性症状。长期应用可使子宫肌肉张力增高,导致胎盘发育不良,以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如果孕妇出现心动过速,可以考虑短期应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如:短期使用普萘洛尔20~30 mg,每6~8 h服用,对控制甲亢高代谢症状有帮助。
放射性I131治疗
尽管胎儿甲状腺在第10周后才有浓聚I131的功能,但仍应禁止用放射性I131治疗妊娠甲亢。I131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已有报道。尚未见到妊娠10周内,意外应用I131导致胎儿畸形的报道,但如在妊娠10周后意外应用I131,应终止妊娠。
外科治疗
妊娠甲亢很少手术治疗,若需要,理想的手术时间是妊娠中期(妊娠5~7个月)。
03、甲亢孕妇孕期注意事项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妊娠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故病情很轻者,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不宜采用放射性I131治疗
因为放射性I131对胎儿甲状腺有伤害;妊娠期一般不宜做甲状腺手术,如必须手术应当在妊娠4~6月之间。
药物首选PTU,治疗剂量不宜过大
要警惕其肝毒性,初期100~300mg/天,分2~3次口服;控制症状和病情稳定后尽快减至最低维持量;孕妇至少每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和血象,以保证用药安全,绝不能骤然停药。
甲亢孕妇应在产科高危门诊检查与随访
开始每2~4周监测1次FT4及TSH,甲状腺功能达标后每4--6周监测1次FT4及TSH。不建议将TT3作为评价指标。注意胎儿宫内生长速度,积极控制妊高征。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