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因具恶性肿瘤行为而命名。侵蚀性葡萄胎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侵蚀性葡萄胎的绒毛可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或两者皆有,起初为局部蔓延,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有时完全穿透子宫壁,并扩展进入阔韧带或腹腔,半数病例随血运转移至远处,主要部位是肺和阴道。预后较好。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到邻近及远处器宫者称侵蚀性葡萄胎。多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可穿破子宫肌层或转移至肺、阴道、外阴等器官,造成局部破坏出血。 侵蚀性葡萄胎,具有恶性肿瘤特点,但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绒癌为好,治疗主要是化疗或加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1.原发灶表现 最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
2.转移灶表现 症状、体征视转移部位而异。
处理:见绒癌处理。
预后:一般均能治愈,个别病例死于脑转移。病理分型中3型常发展为绒癌,预后较差。
随访:同绒癌随访。
疾病描述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因具恶性肿瘤行为而命名。侵蚀性葡萄胎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侵蚀性葡萄胎的绒毛可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或两者皆有,起初为局部蔓延,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有时完全穿透子宫壁,并扩展进入阔韧带或腹腔,半数病例随血运转移至远处,主要部位是肺和阴道。预后较好。
症状体征
1.原发灶表现 最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几个月开始出现,量多少不定。妇科检查子宫复旧延迟,葡萄胎排空后4~6周子宫未恢复正常大小,黄素化囊肿持续存在。若肿瘤组织穿破子宫,则表现为腹痛及腹腔内出血症状。有时触及宫旁转移性肿块。
2.转移灶表现 症状、体征视转移部位而异。最常见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宫旁,脑转移少见。在肺转移早期,胸片显示肺野外带单个或多个半透明小圆形阴影为其特点,晚期病例所见与绒癌相似。阴道转移灶表现为紫蓝色结节,溃破后大量出血。脑转移典型病例出现头痛、呕吐、抽搐、偏瘫及昏迷,一旦发生,致死率高。
疾病病因
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具恶性肿瘤行为。
诊断依据
1.葡萄胎清宫后半年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咯血、咳嗽、头痛、呕吐、偏瘫等。
2.阴道壁可见紫兰色转移结节。
3.子宫增大、宫旁肿块、卵巢黄素囊肿。
4.血尿hcG水平由低转高,或一度阴性又转阳性。
5.胸部X线摄片可见多个棉团样阴影。
诊断检查
1.病史及临床表现 根据葡萄胎清除后半年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或转移灶症状,结合辅助诊断方法,临床诊断可确立。
2.HCG连续测定 葡萄胎清除后8周以上β-HCG仍持续高水平,或HCG曾一度降至正常水平又迅速升高,临床已排除葡萄胎残留、黄素化囊肿或再次妊娠,可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
3.超声检查 B型超声为非侵入性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程度,协助诊断子宫内滋养细胞肿瘤病灶。宫壁显示局灶性或弥漫性强光点或光团与暗区相间的蜂窝样病灶,应考虑为侵蚀性葡萄胎或绒癌。
4.组织学诊断 单凭刮宫标本不能作为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依据,但在侵入子宫肌层或子宫外转移的切片中,见到绒毛结构或绒毛退变痕迹,即可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若原发灶与转移灶诊断不一致,只要任一标本中有绒毛结构,即应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
临床表现
(一)阴道流血 葡萄胎清除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检查时子宫不能如期复原。如肿瘤组织穿破子宫则有腹腔内出血及腹痛。
(二)转移灶表现 症状体征视转移部位而异,最常见的是肺转移,转移灶小时可无症状,以后病灶扩大产生症状,又因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见绒毛膜癌节),X线肺片可见转移阴影。发生在阴道、宫颈的转移,表现为紫蓝色结节,溃破后可大量出血,转移至脑部者出现脑部症状(见绒毛膜癌)。转移至消化道者有消化道出血。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尤其是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几乎已完全替代了手术,但手术治疗在控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切除残存或耐药病灶方面仍占重要地位。
1.化疗 所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放线菌素D、甲氨蝶呤及其解救药亚叶酸钙、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依托泊苷、顺铂等。 用药原则:I期通常用单药治疗;Ⅱ-Ⅲ期宜用联合化疗;Ⅳ期或耐药病例则用EMA-CO方案,完全缓解率高,副反应小。表36-4列举了几种化疗方案。 副反应:以造血功能障碍为主,其次为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也常见,严重者可致死,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脱发常见,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停药指征:化疗需持续到症状、体征消失,HCG每周测定一次,连续3次在正常范围,再巩固2-3个疗程,随访5年无复发者为治愈。
2.手术 病变在子宫、化疗无效者可切除子宫,手术范围主张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及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主要切除宫旁静脉丛。年轻未育者尽可能不切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必须切除子宫时,仍应保留卵巢。
随访:临床痊愈出院后应严密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第1年内每月随访1次,1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持续至3年,再每年1次至5年,此后每1年1次。
保健贴士
1、保持皮肤与会阴清洁,每日温开水清洗2次,勤换内裤和洗澡。
2、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告知病人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疾病的传染机会。
3、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勿压伤、擦伤皮肤。
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均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清除后半年内。侵蚀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患者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合并子宫外转移病灶。侵蚀性葡萄胎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
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mole)系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有远处转移,又称恶性葡萄胎或破坏性绒毛膜瘤。本瘤可以穿破子宫,引起腹内出血,侵及阔韧带引起血肿,也可转移至阴道、肺、脑等脏器,甚至导致死亡。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尤其是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几乎已完全替代了手术,但手术治疗在控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切除残存或耐药病灶方面仍占重要地位。
1.化疗所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放线菌素D、甲氨蝶呤及其解救药亚叶酸钙、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依托泊苷、顺铂等。用药原则:I期通常用单药治疗;Ⅱ-Ⅲ期宜用联合化疗;Ⅳ期或耐药病例则用EMA-CO方案,完全缓解率高,副反应小。表36-4列举了几种化疗方案。副反应:以造血功能障碍为主,其次为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也常见,严重者可致死,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脱发常见,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停药指征:化疗需持续到症状、体征消失,HCG每周测定一次,连续3次在正常范围,再巩固2-3个疗程,随访5年无复发者为治愈。
2.手术病变在子宫、化疗无效者可切除子宫,手术范围主张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及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主要切除宫旁静脉丛。年轻未育者尽可能不切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必须切除子宫时,仍应保留卵巢。
随访:临床痊愈出院后应严密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第1年内每月随访1次,1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持续至3年,再每年1次至5年,此后每1年1次。
侵蚀性葡萄胎能治好吗 能治好。
侵蚀性葡萄胎是一种恶性的肿瘤,一经确诊后就应立即通过清宫手术清除,若是不做清宫手术的话,就需要切除子宫治疗。所以侵蚀性葡萄胎是能治好的,就是治疗比较麻烦且危险性也很大,还容易复发。
侵蚀性葡萄胎是什么 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多发生在葡萄胎清除后半年内。
侵蚀性葡萄胎的症状 *** 出血
葡萄胎清宫后半年内,女性有不规则 *** 出血(量多少不定),亦可合并子宫外转移病灶。妇科检查子宫略大而且软,如果肿瘤组织穿破了子宫壁,则会出现腹腔内出血及腹痛等的情况。
hcg升高
葡萄胎清宫后,连续2周升高或平台状态超过3周。又或者,葡萄胎排空后6周,血HCG持续高水平超过6周等,也可能是侵蚀性葡萄胎。
病灶转移
侵蚀性葡萄胎还容易转移灶,最常见的表现为肺转移,此时患者会出现咳嗽甚至是咯血等的症状,而且X线胸片可以看见有棉球状转移阴影。
若病灶转移在 *** 、宫颈处,会出现紫蓝色结节,可溃破导致大量出血。
若是葡萄胎转移到脑和脊髓,出现头痛、呕吐、抽搐和昏迷等的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转移至胃肠道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侵蚀性葡萄胎怎么治疗 吸宫术清宫
一旦确诊女性为侵蚀性葡萄胎,就应立即做清宫手术清除。但为了避免手术时出现出血过多、子宫穿孔及感染,并减少以后恶变的机会,一般建议采用吸宫术清除。
切除子宫
对于年龄接近绝经,而且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进行全子宫切除术,不过两侧卵巢可以保留。若是患者子宫小于妊娠14周大小者,可直接切除子宫。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