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多产妇标准护理计划
凡在妊娠期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多数孕妇羊水增多较慢,在校长时期内形成,称为慢性羊水过多;少数孕妇在数日内羊水急剧增加,称为急性羊水过多。羊水过多孕妇容易并发妊高征、胎位异常、早产。破膜后因子宫骤然缩小,可以引起胎盘早剥,破膜时脐带可随羊水滑出造成脐带脱垂。产后因子宫过大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舒适的改变;②有胎儿受伤的危险;③有大出血的危险。
舒适的改变
相关因素 羊水过多,子宫过于膨胀,压迫附近脏器。
主要表现 腹部胀痛,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行动不便,下肢水肿,静脉曲张。
护理目标 产妇行动、平卧不出现呼吸困难,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有呼吸困难,心悸、腹胀等压迫症状的产妇应取半卧位为宜。
注意休息,在活动上给予帮助和照顾。
抬高水肿的下肢,增加静脉回流,减轻压迫。
确诊胎儿畸形者,应尽快终止妊娠,以消除压迫症状。
胎儿畸形、症状较轻的产妇,可给予低盐饮食,遵医嘱酌情使用镇静剂。
症状严重的产妇可考虑先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放羊水,再行人工破膜,此时应协助医师作好穿刺破膜的一切准备工作,并同时安慰产妇。
重点评价 舒适感增加的程度。
有胎儿受伤的危险
相关因素
羊水过多,子宫张力高,容易引起早产。
破膜时脐带可随羊水迅速流出,子宫骤然缩小,可引起胎盘早剥。
主要表现 胎心音偏快或胎心音减慢或胎心音不规则。
护理目标 胎儿受伤的危险性降低,避免发生早产、胎盘早剥、脐带脱垂。
护理措施
嘱孕妇多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给予吸氧每天3次,每次1小时,以改善胎儿缺氧状况。
嘱孕妇勿食过咸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用力排便时导致胎膜破裂。
如发生自然破膜,应立即平卧,抬高臀部,以防脐带脱垂。
勿刺激乳头及腹部,以防诱发宫缩而导致早产。如有早产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保胎治疗 。
密切观察胎心音变化情况,教会病人自计胎动,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如采用人工破膜引产,应配合医师采用阴道高位破膜,放水速度应缓慢,并严密观察胎心音、血压、脉搏情况及孕妇自觉症状,以防胎盘早剥。
如子宫张力过高,应协助医师在B超下行羊膜腔穿刺放水,放水速度不宜过快,以500mL/h
为宜,一次放水量不超过1500mL,以防羊水放出过快、过多而导致胎盘早剥。
重点评价
监测羊水量及处置的过程。
胎心音的变化、胎动的改变。
有大出血的危险
相关因素
大量羊水迅速流出后,宫内压力突然降低,有可能发生胎盘早剥。
产后子宫过大,易引起宫缩乏力。
主要表现 阴道大量出血,产妇出现脉搏细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护理目标 产妇不发生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
B超下行羊膜腔穿刺放水时,放水速度以500Ml/h为宜,一次放水不超过1500mL。
引产时,采用经阴道高位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
胎儿娩出后,腹部立即加压沙袋,并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并记录之。
产后加用宫缩剂,以预防产后出血。
产时、产后均应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及时排空膀胱,以防尿潴留影响产程和产后子宫收缩。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等及早发现失血性休克表现。
产前备血,做好抢救大出血的准备。
重点评价
监测产妇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的变化。
羊水过多--优生的大敌
羊水为羊膜腔内的液体,是孕育胎儿生长发育的“海洋”。每个人在胎儿时期,无不都在母亲的羊水里浸泡成长。十月怀胎,羊膜穿破,羊水漏出,迎来了一朝的分娩。
孕妇宫内的羊水,具有保护胎儿免受外来伤害的缓冲作用,并有防止胎儿向羊膜发生粘连,保持宫内适宜温度以及让胎儿有自由活动余地的功能;分娩时能传导子宫壁的压力。有扩张子宫颈口的作用;破膜后能滑润产道,利于胎儿娩出。
正常足月妊娠时,羊水量约为1000毫升左右,如果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者,称羊水过多。羊水量在数天内急骤增加者,称为急性羊水过多;在较长时间内缓慢增多者,称为慢性羊水过多。羊水过多较常见的原因是胎儿畸形(如脊柱裂、无脑儿及幽门闭锁等),根据临床文献记载,羊水过多时有60%左右的胎儿是畸形。多胎妊娠、糖尿病孕妇和有新生儿溶血病的孕妇也常合并羊水过多。
急性羊水过多,常发生在妊娠24周左右,子宫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患者常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如腹部胀痛、心悸、气急、不能平卧。由于腹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故下肢和外阴甚至腹壁可出现水肿。慢性羊水过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病理发展较慢,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可通过B超和产前检查发现。
羊水过多的危害很大,羊水过多时常并发妊娠中毒症,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和昏迷,威胁母儿生命;由于羊水过多,胎儿在宫腔内活动度较大,容易发生胎位不正;子宫过度膨胀,压力过高,易引起早产;破膜后,如大量羊水涌出,腔内压力骤然降低,可引起脐带脱垂而危及胎儿性命;羊水流出后,子宫腔体积突然缩小,可引起胎盘早期剥离,或因腹压骤降而发生产妇休克;在第三产程中,可因子宫收缩乏力而致产后大流血。据医学资料表明,羊水过多孕妇早产率较一般妊娠高一倍;如果加上血型不合、糖尿病等合并症和脐带脱垂等并发症,则羊水过多的围产期死亡率高达50%。
对慢性羊水过多的患者,可给予低盐饮食,并口服利尿药物如双氢克尿塞25毫克,每日1次,也可服中药白术散,方为白术20克,泽泻、茯苓皮、陈皮各100克,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服10克,小米汤送下。食疗方“赤豆苡仁粥”对慢性羊水过多亦有良效,可取赤小豆5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加水供煮成粥服食,每日一次, 待妊娠足月时,任其自然分娩。但如胎儿有畸形,或急性羊水过多者,均应及时终止妊娠。
孕妈在孕期羊水过多,少喝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说少喝水还是可以控制一定的羊水量。但是还要看孕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羊水过多,如果是单纯性的羊水过多,少喝水肯定会有所改变,但是如果是羊水过多合并胎儿畸形,那么少喝水是不起作用的。
01 什么是羊水
羊水存在在羊膜腔内的液体。在怀孕5个月之前,它主要是由胎膜分泌的。在怀孕5个月以后,它的主要的来源是胎儿的尿液。它的存在可以使宝宝在一个安静比较稳定的状态过程当中发育十个月。
由于羊水的存在,所以胎儿是自由的漂浮在羊水里面,所以它可以使得子宫壁不过多的压迫在胎儿身体和脐带上。使得孩子能够正常的生长,给宝宝提供保护功能。
02 什么是羊水过多
羊水的产生和吸收一般会达到一个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羊水过多或者羊水过少。
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称为羊水过多,发生率为0.5%~1%,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急性羊水过多,较少见。多在孕20-24周发病,羊水骤然增多,数日内子宫明显增大。患者感觉腹部胀痛、腰酸、行动不便,皮肤紧绷发亮,因横膈抬高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发绀,不能平卧。
一类为慢性羊水过多,较多见。常发生在孕28-32周。具体表现为羊水在数周内缓慢增多,出现较轻微的压迫症状或无症状,多数孕妇能逐渐适应,孕妇仅感腹部增大较快。
03 羊水过多的危害
羊水过多提示孕妇或胎儿可能存在一定的异常情况,带来的危害包括以下几方面:
1、提示孕妈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如果是妊娠期糖尿病引起的羊水过多,就会造成胎儿发育迟缓,肺发育不良,严重时可以引起巨大儿,提高剖宫产的概率。
2、提示胎儿存在一定的结构畸形,如果发现结构畸形,可能需要终止妊娠放弃胎儿。
3、胎儿活动空间增大,导致胎位不固定,难以顺产分娩。
4、分娩的过程中,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以及发生羊水吸入的概率会增高。
04 羊水过多怎么办
单纯性羊水过多的孕妇需保证低盐饮食,孕妈应多食高蛋白质物质,减少饮水量,汤汤水水的要少喝,多吃一些利尿的食物。多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循环,每周复查羊水指数及胎儿生长情况。
一般来说,在治疗上主要根据胎儿有无畸形及孕周、孕妇压迫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如果羊水过多,一般医生会要求做高清晰B超检查,看胎儿是否存在畸形。还有可能会做羊膜穿刺,看胎儿是否有遗传缺陷。
如果有羊水过多合并胎儿畸形,需终止妊娠,通常采取人工破膜术引产。
若胎儿正常,则需采取羊膜穿刺减压穿刺放液,以缓解症状,延长孕周。也可使用抑制利尿的药物控制胎儿排尿以减少羊水量。若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导致的羊水过多,需抑制血糖。若是母儿血型不溶导致的羊水过多,胎儿尚未成熟且有水肿情况,或脐血显示血红蛋白<60g/L,应考虑胎儿宫内输血。
05羊水过多的护理
羊水过多的孕妈在剩余的孕期内,需要定期做胎心监护和B超检查,密切监控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的问题,还要注意是否有早产的迹象。
有条件的孕妇可以买一台胎心监护仪,随时随地在家进行监护,及时动态了解胎儿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尽快到医院进行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