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加味复元通气散。
病因病机:又曰:败血流入肾经,带脉阻塞。
证候表现:有腰疼者,其症胀痛如刺,时作时止,手不可近。
处方:加味复元通气散主之。当归身(酒)川芎小茴(炒)故纸(炒,捶)玄胡牛膝桂心(各一钱)丹皮(一钱)水煎,木香(五分),磨水和之。更调乳香、没药末(各五分),服法如上。
出处:《万氏妇人科》·卷之三(卷)·产后章(篇)
原文:又曰:败血流入肾经,带脉阻塞,有腰疼者,其症胀痛如刺,时作时止,手不可近,加味复元通气散主之。当归身(酒)川芎小茴(炒)故纸(炒,捶)玄胡牛膝桂心(各一钱)丹皮(一钱)水煎,木香(五分),磨水和之。更调乳香、没药末(各五分),服法如上。
当产后的七个月产妇出现腰疼的症状,就是说明产妇出现了肾虚的症状。这是因为产妇的身体比较差。那么腰疼要怎么办呢?产后腰疼要着重对产妇的顺序来进行治疗。这个时候的产妇就可以吃一些补肾的食物。也可以吃那些补品来补充营养。
产后七个月腰疼怎么办 什么是产后腰痛
· 产后腰痛
顾名思义,产后腰痛就是产妇生产后发生腰痛状况,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一般由女性分娩后子宫收缩复旧而产生的反射痛所导致。
· 诱发因素
1.一般来说,产妇生产后子宫和盆腔组织状态很难快速完全恢复至怀孕前阶段。而且在此期间,接连骨盆的韧带还处于比较松垮无力阶段。倘若此时产妇再出现恶露无法顺畅排出的情况,从而使血液淤积在盆腔中,便会导致产妇产后腰痛状况。
2.另外不少产妇在坐月子期间遵循“少活动”的原则,长时间在床上休养,从而使腰部肌肉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一般产妇在月子期间大量给身体进补营养,使身体得到许多热量从而加重了体重,导致腰部负担过重。此外,女性还要经常弯腰照顾小朋友,比如洗澡、换尿不湿等等,这些情况都容易引起腰痛。
3.如果产妇产后出现风湿状况且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就会在后期转为较为严重的风湿病、类风湿病,这样将会导致关节变形和枯死、肌肉萎缩从而无法排出风湿代谢物,出现身体水肿或虚肿、代谢混乱等现象,这也是产后腰痛的一大原因。此外分娩后着凉、姿势不正确、过于疲劳等都会导致产妇分娩后腰痛。
产妇产后需时时关注自身情况,平常多加注意保持正确的站、坐姿,避免产后腰痛状况。
产后腰痛的原因
虽说产后腰痛并不少见,但是不少女性仍然很困惑到底是什么诱发了该病。导致产后腰痛的情况有许多种,下面一一介绍来。
1.内分泌系统变化:在女性怀孕阶段,子宫逐渐变大,因此腰部就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使得盆腔血管及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腰部疼痛,一直延续到产后。产妇生产后,体内的内分泌系统产生较大的改变,很难较快恢复至原样。骨盆韧带处于松弛无力期间,肌肉也会十分柔软,较易导致产后腰痛。
2.照顾宝宝,经常弯腰:女性产后需要频繁弯腰照顾孩子,例如要从童车里抱起孩子,还有需要给孩子换洗尿布、洗澡等等。
3.恶露排出不畅:恶露无法顺利排出,导致产妇盆腔内产生血淤,也很容易导致产妇产后腰痛。
4.缺少活动:很多产妇分娩后很少活动,经常处于待在床上的状态,导致腰部缺少一定的锻炼。另外产妇产后对身体进补较多,从而使体重加重,腰部负荷过大,因而产生腰痛状况。
5.产后风湿:产后患风湿也是可能引起腰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产后受到湿寒的侵入,容易引起身体内部经络不通,血液流动梗塞、不顺畅,从而诱发产妇腰痛。
6.姿势不当:不少新妈妈哺乳的姿势不太正确,因此务必要规范好姿势。否则便容易导致腰肌呈现紧张的状态,这样的话很有可能损害腰部肌肉,从而导致产后腰痛。
7.子宫移位:倘若产妇的子宫呈现移位现象,子宫便会顺着阴道下降,这样的话也很容易导致腰痛。
8.太过劳累:许多新妈妈们分娩后对自身的休息不注意从而导致身体疲劳过累,另外长时间的站立、蹲坐及腰间扎束太紧等,都有可能产生产后腰痛。
9.常穿高跟鞋:正常状况下,新妈妈应避免穿有跟的鞋,否则容易导致身体重心前倾,间接影响到腰部,从而诱发腰部的疼痛。
10.肾气损伤:产妇产后房事不节制很有可能使肾气受损,还有避孕措施不正确致使多次人工流产,这些都可能使产妇分娩后有腰部疼痛之感。
产后腰痛怎么办
1.避免长久站立及蹲坐
产妇分娩后要避免经常站立、蹲坐,否则经常这样的话容易使腰部难以长久承。妈妈可以给宝宝买高度适中的摇篮或童车,能够自由调动高度的更为佳选,以此避免过多的弯腰。在睡床旁边放一个椅子那就更好不过了。这样的话,既保护了产妇的腰部,又更方便产妇照顾婴儿。
2.哺乳姿势得当
产妇哺乳时需注意自己的姿势,要使腰部产生舒服、轻松之感。一般来说,最好坐在高度较低的凳子上,倘若坐的地方太高的话,那么身体可以轻靠在椅子上或者将一只脚放置于凳子的脚踏上。妈妈还可以在膝盖上垫一个枕头,这样的话既可以使宝宝抬高又可以承重。
3.注意补钙
有时候产后腰痛的原因是身体缺少钙元素,因此女性平时就要注意多多补钙。产妇可多食用些含钙元素较多的食物。倘若通过食物仍无法补充所需要的,那么可酌量服用钙口服液或钙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产妇需得先去医院核实清楚自身是否因缺钙而诱发的腰部疼痛。
4.关注日常
产妇需时常关注自己平时生活,确保自己有充分的活动和休息,不能过于疲劳,所做的家务要轻松。还有产妇需要切记产后需要穿着柔软的鞋子,不可太早地穿有跟的鞋子。
5.动作缓解
确保哺乳姿势、抱宝宝姿势、站立行走蹲坐姿势的正确性。平时可多做活动来锻炼腰部及盆底肌肉,例如下蹲、伸展活动、提肛收腹活动等。也可以给腰部做做按摩或理疗,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还适当做些转腰活动更容易使腰椎稳定,恢复正常曲度。多做这些动作可以起到缓解腰部疼痛的效果,也可使腹部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
产后肾虚血虚怎么调理 做完月子后,妈妈的生活重心大部分转移到了照顾宝宝身上,更没有时间好好照料自己,殊不知这会让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有些产后妈妈总是喊腰酸,便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息,还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小心是肾虚!跟着我一起来看看产后肾虚的原因,如何避免出现产后肾虚?
产后肾虚的原因
1.生产耗损严重
生产的过程,对于女人来说,本来就是很损耗肾气的一件事。如果是顺产的妈咪还好,只要孕期调养得当,休息充分,营养调理得好,气血就很快恢复旺盛。如果是难产,对于女性的损伤就会厉害很多。
2.产后调理不当
坐月子是女人恢复健康体魄、调整身体状态的关键时期。有些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对于坐月子完全不放在心上,没有适当的进补,也没有忌口,更有些新妈咪甚至夫妻性生活过于频繁,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新妈咪肾虚。
3.工作家庭压力,身体透支
女性在升级为新妈咪之后,往往会面对更多的压力。除了要独自照顾孩子,长期体力透支之外,她们可能还要承受上班的压力,让自己的疲劳加倍,如此一来,被孩子、工作、家务缠身的妈妈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的恢复。
如何避免出现产后肾虚?
1、饮食调理
对于爱吃的妈咪来说,也要懂得怎么吃,才能够更加养肾。中医认为,黑色入肾,所以说黑芝麻、黑豆、黑米都是养肾佳品,尤其是黑芝麻,补肾养发效果很好,另外,核桃仁也是不错的选择。症状严重的女性不妨用中药调理,不少人经过及时调理,精气得到恢复,精力充沛。
2、工作家庭安排得当
过度操劳会耗伤女性的气血,从而引起肾虚。有一些女性,由于过度的使命感,往往把精力都用在工作和家庭上面,缺乏足够的自我调整时间。我要在这里提醒各位新妈咪啦,爱工作爱家庭,更要爱自己哦!
3、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
由于产后各种压力和身体劳累,不少新妈咪患上了产后抑郁症,也影响了产后哺乳。所以,不管是为了宝宝还是为了自己的身体,新妈咪在产后仍然要注意饮食、睡眠充足,尤其要保持开朗愉悦的心情。
中国山东网11月21日讯 许多产后宝妈都普遍反映这样一个问题:腰痛!痛的不得了,要么弯不下去,弯下去就直不起来,就像断了一样。不少宝妈担心:我这腰还好得了吗?
25岁的年轻宝妈宋女士(化名),生完孩子后便出现腰痛的症状。虽然体重恢复孕前,但小腹仍然突出、臀部扁平变宽且走路左右摇晃,起初宋女士并未重视,以为只要休息几天就好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越来越重,小宋抱孩子越来越吃力,腰背部的疼痛感也越来越强烈。不仅站着痛、坐着酸、走路板,晚上连睡觉翻身都困难。
身边好多有相同困扰的宝妈向宋女士推荐了青岛妇儿医院成人中医科整脊针灸门诊,小宋立即前往就诊。成人中医科医生为她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和辅助X线检查,发现腰疼的原因是产后骨盆倾斜造成的。
成人中医科专家根据宋女士病情制定了详细诊疗方案,使用正骨手法,对患者的颈椎、胸椎、腰椎及骨盆进行整复,再配合针灸治疗。
在第一次治疗后,宋女士的疼痛感即得到缓解,不再疼痛难忍。后续巩固治疗两次后,患者骨盆恢复成孕前状态,脊椎神经得以舒解,解除了产后腰痛,又变成宝宝心目中那个“超人妈妈”,全身心的投入到照顾宝宝的生活中去。
妇儿医院成人中医科专家温馨提醒:
该病原因多见以下几方面:
1、妊娠期及产后期的激素变化;
2、钙质的流失;
3、劳累过度,经常熬夜,休息不充分,体内元气不足;
4、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5、体重增加使腰背部肌肉的负荷增大;
6、受凉,寒气趁虚而入。
病因多因肾亏血虚、寒湿阻络、淤血留滞导致。患者若不能及时康复,会迁延为慢性腰痛,甚至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长短腿等。
产后宝妈们应:
成人中医科产后骨盆修复以中医传统特色手法进行脊柱及骨盆的复位,结合量子骨盆修复仪对矫正过的骨盆进行固定,达到骨盆修复、臀部塑形、改善腿型的治疗效果。配合特色艾灸、中药封包热敷、针刺、穴位贴敷等特色外治法,达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就诊地址:青岛妇儿医院儿童门诊2楼成人中医科
电话:0532-68661607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瘀血腰痛的病因病机 5 瘀血腰痛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瘀血腰痛的治疗 7.1 治法 7.2 方药治疗 7.3 饮食疗法 7.3.1 推荐食材 7.3.2 推荐食疗方 7.4 针灸治疗 7.5 艾灸疗法 8 关于腰痛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瘀血腰痛的穴位 2 治疗瘀血腰痛的方剂 3 治疗瘀血腰痛的中成药 4 瘀血腰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瘀血腰痛 1 拼音 yū xuè yāo tòng
2 英文参考 congestive lumbago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umbago with static blood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瘀血腰痛为病证名[1]。见《丹溪心法》卷四。腰痛病的一种[1]。又称沥血腰痛(《证治要诀·诸痛门》)。血瘀腰痛(见《医学入门》卷四)。即腰痛·瘀血证[2]。
腰痛·瘀血证(lumbago with static blood syndrome[3])为病证名[1]。见《丹溪心法》卷四。又称沥血腰痛(《证治要诀·诸痛门》)、瘀血腰痛(见《丹溪心法》卷四)、血瘀腰痛(见《医学入门》卷四)。腰痛病的一种[1]。是指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以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暗青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2]。
4 瘀血腰痛的病因病机 瘀血腰痛多因闪挫跌仆、或腰痛经久,瘀血凝积所致[1]。
5 瘀血腰痛的症状 瘀血腰痛患者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以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证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暗青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数[4][5][2]。
6 证候分析 瘀血阻滞:瘀血阻滞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腰痛如刺,而痛有定处,按之则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日轻夜重,均为瘀血内停征象。[4][5]
7 瘀血腰痛的治疗
瘀血腰痛可用身痛逐瘀汤[备注]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加减治疗,方中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没药、五灵脂消肿定痛并增强祛瘀之力;香附行气以活血;牛膝引瘀血下行并能强壮腰膝。临证应用可酌加地鳖虫以配方中地龙起通络祛瘀作用。因无周身痹痛,故可去秦艽、羌活。若兼有风湿者,宜加独活、金狗脊,以祛风胜湿,而狗脊配牛膝,更能强壮腰膝。若兼有肾虚者,宜加杜仲、续断、熟地黄以补肾壮筋骨。[4]
若有明显的 *** 不正,用力不当的闪扭病史,则加乳香以配方中没药,可增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再加青皮以配方中香附,更可加强行气之力。[4]
在内服药物的基础上,尚可配合熨法治疗瘀血腰痛,以肉桂、吴萸、葱头、花椒,上五味捣匀,炒热,以绢帕裹包熨痛处,冷则再炒熨之,外用阿魏膏[备注]阿魏膏(《景岳全书》):羌活、独活、玄参、官桂、赤芍、穿山甲、苏合油、生地、豭鼠矢、大黄、白芷、天麻、红花、麝香、土木鳖、黄丹、芒硝、阿魏、乳香、没药贴之。[4]
7.3.2 推荐食疗方 [5]
1.归龙肉汤:当归15g,地龙15g,桃仁15~30g,羊肉100g,将羊肉以外的食物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用煎煮后的汁液煮羊肉食用。
2.葱耳蒜粥:洋葱50~100g,大蒜1头,桃仁15~30g,将以上食物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用煎煮后的汁液煮粥食用。
3.姜楂茶:生姜15g,山楂10g,泡水代茶饮。
随证配穴:血瘀—水沟。
操作:毫针刺,根据病情虚实酌情补泻或平补平泻,或加艾灸,或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选穴:阿是穴、腰阳关、膈俞、肾俞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腰痛消失为止。
8 关于腰痛 腰痛(lumbago[3][7])为病证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又名腰脊痛(出《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3][7]。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8]。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4]。腰痛多由外感、外伤、劳累、肾虚等引起腰部经气阻滞或经脉失养所致[9]。可见于任何年龄,是很多病证的常见症状之一[8]。
腰痛一证,外感内伤皆可产生,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因此治疗时除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舒筋活络外,多配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4]。据临床所见,上述各型单发的少,兼见的多,腰痛日久,虚实夹杂,用药尚需互参[4]。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 *** 、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4]。针灸治疗本病证有较好疗效。因脊椎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西医的各种脊椎炎、腰椎间盘脱出、脊椎肿瘤、增生性脊柱炎纤维织炎、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肌肉风湿病及类风湿病及肾下垂、肾盂肾炎、肾周围组织炎、肾囊积水、肾结核、肾结石和盆腔疾病等,凡出现腰痛者,均属中医腰痛范畴[9][10][8]。
详见腰痛条。
9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