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失禁为产后不能如意约束小便而自遗,常伴小便过频,甚至于白昼达数十次。 多因难产时分娩时间过长,胎儿先露部位对盆底韧带及肌肉的过度扩张,胎儿压迫膀胱过久,致使膀胱被压处成瘘。手术产如产钳、臀位牵引损伤所致。如体力不佳,产后咳嗽及一切增加腹压的因素可影响盆底组织复旧,而发生张力性尿失禁。
重在预防。首先要做好产前保健,正确处理分娩,不到子宫口开全就不要过早的用力。会阴切开或有裂伤时,要配合医生及时修补。产后避免过早负重和使用腹压,做好产后保健操,促进盆底组织的修复。
一般在产褥期引起重视,正确对待,病情都会逐渐减轻以至自愈。如果产褥期内未愈者,以后可以手术修补。
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治疗 妇女因体质、生产、骨盆手术、停经、老化或长期做粗重工作等因素,由于骨盆及支撑尿道之肌肉及韧带的松弛,导致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妇女身受尿失禁之困扰。 多数妇女羞于启齿或以为尿失禁是生产或老化的一种「正常现象」,且不知可以透过专业诊疗大大改善或治愈,导致仅有不到三成的尿失禁妇女会去就医,反而长期靠卫生棉或尿布生活,平常也不敢多喝水或运动,也害怕性生活和参与活动而影响其生活品质,甚至造成婚姻问题及严重忧郁症!
尿失禁的定义 尿失禁就是你不想尿尿(无法自主控制)或是没去解尿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尿液不由自主的漏出来,并且会影响个人的生活作息或造成社交及卫生习惯上的困扰。
怀孕生产易导致尿失禁 怀孕过程因贺尔蒙变化以及生理解剖位置的改变,加上子宫内胎儿重量持续增加,导致位于骨盆部的肌肉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而分娩时对产道周围的骨盆支持组织及 *** 更造成无比的伤害。Landon研究怀孕期间妇女骨盆支持组织由于受到怀孕荷尔蒙,如黄体素(Progesterone)、动情素(Estrogen)及松弛素(Relaxin)的影响,会倾向较脆弱也较有延展性,同时也较易受创伤。而遗传本身如结缔组织及怀孕时机械力量的作用等,会造成怀孕本身骨盆底部的伤害。而这些伤害依其程度大小,大部份在怀孕生产后会恢复正常,然而有些却是产生不可逆的改变而导致日后骨盆底部功能失常,尤其若怀孕生产相隔太短、产程过于剧烈或怀孕次数过多时。
Aiien及Sultan等也经由研究生产前后骨盆底部神经生理的改变,证明怀孕生产本身会对骨盆底部神经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不论 *** 自然生产或剖腹生产均会对骨盆底神经产生伤害,虽然剖腹产造成的伤害似乎影响可能较少,但怀孕及骨盆结构的遗传本身比生产方式对日后骨盆底部功能失常更具影响。另根据骨盆超音波检查也可以发现怀孕妇女的膀胱颈部的支撑度明显减少,而尿动力学检查也可以发现怀孕妇女的尿道闭锁压明显降低,功能性尿道长度缩短,而造成妇女在怀孕中及产后在咳嗽、打喷嚏、突然用力下,尿液不由自主漏出的尿失禁窘状。
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治疗 怀孕生产与尿失禁──彰基研究经验 彰基妇产部研究台湾妇女于怀孕期间产生泌尿方面症状,发现怀孕期间尿失禁之流行率为46.7%,经产妇比初产妇较普遍。而夜尿(60.2%)、急尿(34%)、频尿(27.8%)及解尿不干净(26.2%)是其他怀孕期较常见泌尿方面的症状。然而只有6.5%怀孕妇女认为尿失禁之症状会带来社交生活或卫生习惯上之困扰。高胎次、高孕前体重、较大的姙娠周数可能是造成怀孕尿失禁的致病因素。大部份尿失禁症状为暂时性的,只有4.7%的产妇在产后六周后仍有尿失禁症状,虽然剖腹产比 *** 产对产后产生尿失禁稍有降低,但差异不大。
尿失禁的诊断 诊疗时医师会先了解症状及病史再做详细的内诊看有无神经病变或脱垂肿瘤等,此外会再安排做尿液及血糖之检查,必要时会安排膀胱尿动力学检查来确定尿失禁之病因及种类与程度,作为治疗之重要依据。
尿失禁的治疗 一般来说,严重的尿失禁和骨盆腔肌肉松弛必须接受外科手术的治疗,但对中度及轻度尿失禁和骨盆松弛的妇女,是可以经由不具侵入及危险性的非手术治疗来达到改善;也就是进行「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又称为「凯格尔」运动,即俗称的缩肛或提肛运动。
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治疗 凯格尔运动──让女人更幸(性)福之健康操 凯格尔运动为妇女骨盆底肌肉收缩运动,是尿失禁最重要的第一线保守治疗,是194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Dr. Arnold Kegel为预防产后妇女尿失禁所设计的运动训练。骨盆底部肌肉与其他肌肉一样,运动能使它强壮。这种骨盆肌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借由正确且规律的运动来强化骨盆底部控制排尿的肌肉群。虽然凯格尔运动的原理非常简单,病人也有接受学习的动机和遵从度,但是否能「正确」掌握骨盆底肌肉的收缩,且能否「持之以恒」,才是影响成效的重要关键。由于骨盆底肌肉十分抽象,不像肢体肌肉,看不见也不易摸著,在训练之前,首先必须找到正确的骨盆底肌肉位置。
过去文献指出,超过30%~60%的人在训练初期无法正确的收缩骨盆肌肉,而大多数共同的错误是以腹肌、臀肌或大腿内侧肌的收缩来取代骨盆底肌肉。若无法正确的收缩,易导致症状更加严重,或因无法改善而放弃训练,一般会以尿流中断法、 *** 触诊法、 *** 指诊法或憋住放屁法教导去感受正确的骨盆底肌肉位置。
其主要的原理在于骨盆底肌肉训练如同其他的物理治疗一样,是藉著病人「主动」式的收缩,来加强骨盆底肌肉,也随之加强尿道括约肌的力量。当骨盆肌肉强而有力的收缩时,所产生「闭锁」般的作用,便能防止因咳嗽、腹压突然增加时所产生的漏尿。进一步的训练更能使肌肉肥厚,增加尿道外压力,可提升骨盆底的支撑力量进而改善骨盆底器官脱垂的症状。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报告显示,若能正确且规律的持续三个月以上,尿失禁治愈率可达80%以上。
同时因为骨盆底部的肌肉群中,最重要的是耻骨尾肌,简称为PC肌肉群,也有人称为「爱的肌肉群」,如果有坚强的PC肌肉群,就能使产后所造成的松弛 *** 重新恢复紧实感,享受美满的性反应,并能预防日后尿失禁的发生!
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治疗 生理回馈法 借由生理回馈仪器的辅助骨盆底肌肉收缩运动,让病人更容易掌握正确的骨盆底肌肉收缩,可以提高骨盆底肌肉收缩之疗效。所谓「生理回馈」乃是「使用电子或机械工具,正确的评估患者之神经、肌肉及自主神经正常或不正常的活动,并以声音或视觉回馈患者。使用时结合电脑软体,可追踪训练之成效,这种生理回馈不但能掌握正确的收缩,更能提高病人的兴趣及成就感。
根据文献报告,使用生理回馈法,会使骨盆底肌肉的成功率由54%提升至92%尿失禁的问题,借由凯格尔这种简单、易学且确实有效的运动,不论坐着、躺着或站着,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相信只要正确的学会方法、持续的练习,令人困扰的尿失禁、 *** 松弛、子宫膀胱下垂症状一定能改善,同时也能增进夫妻间的「性福」指数!
体外磁波椅治疗 体外磁波椅治疗是目前最新式的尿失禁治疗方式。以磁波穿透骨盆腔,活化骨盆内控制排便及排尿之神经,进而促进骨盆底肌肉群之收缩及协调,以达到治疗频尿、尿失禁及排尿障碍之功能。一般由专科医师经诊断后开立疗程,会依患者之个别需求设定疗程模式,每次治疗时间约为20分钟,一周进行2~3次的治疗,疗程约8~9周,通常有漏尿问题的人,大约在一个月治疗后可感受到改善,在两个月疗程后可达最佳效果。
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治疗 手术治疗 保守性治疗着眼于加强骨盆底肌力,若长期、耐心且正确的执行会有所改善,但很少能达到治愈(Cure)或完全干爽(Dry)之结果;对于保守性治疗效果不佳或严重尿失禁,手术治疗是最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传统女性尿失禁手术 过去常用来治疗尿失禁手术有100种以上,但只有 *** 悬吊术(Burch Colposuspension)及传统式吊带(Pubovaginal sling)经得起时间考验而有较稳定之成功率。一般约住院2~7天,需4~6期之休养,但两者均为较大伤口的侵入性手术,具有高比例之严重合并症,如术后解尿困难、膀胱损伤、伤口疼痛、频尿尿急感等,因此过去患者对尿失禁手术之接受度低,而对执行手术的医师也是一大考验与挑战!
尿失禁手术的发展趋势──已发表至第三代尿道悬吊带手术 对有助于改善生活品质的尿失禁手术而言,若有更加微创、省时、安全而有效的手术将有助于提高尿失禁患者接受手术之意愿。自1996年开始有第一代及第二代之尿道无张力之悬吊带手术,大大的将原本之侵入性手术且合并症高的尿失禁手术转化为较省时、安全、而微创的手术。其虽有10年以上80%稳定之成功率,但仍有膀胱、血管甚至肠损伤之风险,同时也因手术除了在尿道口下方有 *** 伤口外,另大腿内侧 *** 有两个伤口,亦有伤口疼痛及复原速度慢之缺点。为改善第一代、第二代尿道悬吊带之缺点,近年来国外开始推出另一种更短、更微创单一 *** 小伤口而无皮肤任何伤口的第三代尿道悬吊带手术,其固定效果佳,成功率较高,合并症也较低。
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治疗 彰基临床经验成果发表 本院2009年底自国外研修引进第三代之MiniArc手术。最近我们将累积了2~3年之台湾初步经验,发表在国际权威之妇女泌尿医学期刊,其重点如下:
1以严格客观标准评估,手术一年后完全治愈率高达80%以上。
2术后病人在生活品质、泌尿症状困扰程度及性生活上均有明显改善。
3与二代手术比较;成功率较高、泌尿症状困扰程度之改善更加明显、伤口疼痛较少,手术出血量(平均13)及时间(平均15分钟)也较短,而很少合并症之发生。
4术后尿动力学研究发现其尿道闭锁压力下降较少,显示其手术更加微创对尿道之伤害较少。
5此种超迷型手术有可能成为未来尿失禁手术的首选。
结语 怀孕生产无法完全避免对骨盆底部产生伤害,但若能在生产过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创伤,并适当练习提肛运动(骨盆底部运动),避免做粗重劳力工作或剧烈运动,并在更年期后适当补充荷尔蒙,应可避免造成严重骨盆底部功能失常,一但发生这些症状,应寻求妇女泌尿方面的专科医师作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尿失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有这种困扰的妇女朋友千万不要再不好意思求医,而应该选择妇女泌尿专科医师,透过专业的诊断及治疗,相信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结果挥别尿失禁的困扰,并重拾女性的快乐与自信心。
产后如何预防运动漏尿?怀孕的时候随着胎儿逐日的长大对盆底肌拉伸就越大,特别是在生产的时候,对盆底肌的拉伸是非常大的。生产之后身体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漏尿。呢么该怎样预防产后运动漏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产后如何预防运动漏尿?
1.找到盆底肌,做凯格尔运动前,先要找到盆底肌的位置,可通过中断尿尿来找到盆底肌。即在尿尿中途停止撒尿,这种紧缩尿道的方式,就是收缩盆底肌。此外,还可通过手指按压来找到盆底肌,即将手指伸入阴道,按压周围的肌肉,这时能感觉肌肉紧缩和骨盆底向上移动,然后放松,会感觉到盆底重新移回。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指插入阴道之前,一定要彻底清洁,以防止感染。
2.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做凯格尔运动可以坐着,也可以平躺,重要的是必须确保臀部和腹部肌肉放松。先收缩盆底肌5秒(刚开始做时,如果觉得5秒太久,坚持不了,收缩2-3秒即可);然后放松肌肉,休息10秒;重复前面的练习10次,此为一组凯格尔练习,一般一天做3-4组即可。凯格尔加强运动当你能够坚持做好前面的凯格尔运动后,可尝试做加强运动,即逐渐增加收缩盆底肌的时间,直到能坚持到10秒,然后坚持收缩10秒放松10秒的凯格尔练习,每天做3-4组。
3.盆底肌牵拉运动:这是一种在凯格尔运动的基础上增加的肌肉牵拉运动,想像盆底肌是一个真空,收缩臀部,并且(平卧屈双膝)双腿向上抬升向内牵拉,保持这个姿势5秒钟然后放松,这样重复做10次。
产后漏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般而言,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在大笑、打喷嚏、咳嗽或者弯腰时,腹腔内的压力会增加,当压力传递到膀胱时,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会受到向外挤的压力,此时,骨盆底的肌肉群会适时地收缩,扮演“刹车”的角色,以免尿液外漏。
然而,有些产后妈妈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因为胎儿经过产道时造成了骨盆底的肌肉群拉伤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受伤,导致提肛肌、骨盆肌松弛及萎缩,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所以一旦打喷嚏或大笑时,就会有漏尿的情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产后尿失禁”。产后尿失禁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生,虽然以后症状多会渐渐缓解,但是轻微者可能造成外阴部潮湿瘙痒,严重者有时候会有裤子湿透的现象,会发出一股尿骚味。
当出现尿失禁症状时,应马上找医生做初步的问诊、身体检查、骨盆腔内诊等基本检查。针对生产损伤或年龄变大激素下降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初步诊断症状有“咳嗽尿裤子”的情况,属于轻度;而走路尿裤子、站立尿裤子则分别属于中度、重度。至于分级诊断,现在有一套量化的方法,必要时才会进一步安排尿动力学检查。
产妇产后饮食搭配很重要,不仅能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还能够促进恶露排出,防治产后尿失禁,增进食欲,提高食欲,刺激肠蠕动,促进泌乳。但是,也需要注意食用的时间和量,以免引起其他营养病。
?红糖
含铁量高,给产妇补血。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够利尿、防治产后尿失禁,促进恶露排出。一般饮用不能超过10天,时间过长增加血性恶露,并且在夏天会使产妇出汗更多而体内少盐。
?鸡蛋
含蛋白质丰富而且利用率高,还含有卵磷脂、卵黄素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含有的脂肪易被吸收。有助于产妇恢复体力。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每天吃4-6个已足够,过多会使蛋白质过剩而诱发其他营养病。
?芝麻
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可提高和改善膳食营养质量。如果选用黑芝麻要比白芝麻更好。
?小米
含较多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纤维素含量也很高。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刺激肠蠕动,增进食欲。小米粥不宜太稀薄,而且在产后也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肉汤
含有易于人体吸收的蛋白质、矿物质。味道鲜美可刺激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并还可促进泌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