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视神经萎缩能治吗

时间: 2023-11-18 03:15:03

视神经萎缩能治吗

视神经萎缩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或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或胞轴突变性。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的最终结果,表现为视神经纤维的变性和消失,传导功能障碍,出现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并丧失。一般分为原发性或和继发性或两类。眼底检查可见视乳或头颜色为淡黄或苍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变细等。

视神经萎缩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纤维退行性病变,导致视功能障碍的眼病,表现为视神经乳头颜色变淡或苍白,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类似中医眼科的“青盲”、“视瞻昏渺”证。

1、在病因上,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可因邪毒外袭、热病痘疹、七情所伤、头目撞击、重物压迫后造成;或因先天禀赋不足、胎受风邪毒侵、饮食不当失调、亡血过多、脉络中风闭塞、酒色过度、目力过劳后导致。此外,高风内障、青风内障或绿风内障、暴盲等也可演变或发展成为本病。西医认为本病可由遗传、炎症、缺血、外伤、中毒、肿瘤、青光眼、先天因素、营养障碍及脱髓鞘疾病等多种因素造成。

2、随着对视神经病变研究的深入,作为常见的视神经病变之一的视神经萎缩也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治疗本病并取得良好疗效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

治疗本病多从郁热论治,从肝入手,首施常用舒肝解郁,健脾清热之法,多用清解郁热散结之品,勿用燥热敛涩呆补之剂,勿投苦寒峻下之品。治疗本病应以舒肝解郁为主,充分调理脏腑功能失调。但是,绝不能忽视清除郁热的重要性。因为,在视神经萎缩的早期治疗不当,可能郁热残留,热邪潜伏。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郁热尚可继续内生,祛之不尽又复燃。故治疗本病注意扶正之剂每多甘温,补益之品勿投过早,以防甘温内留,有助郁热,随时要清解郁热。视神经萎缩以郁热为其主要方面,但久病易虚,视力长期不提高,视野长期无改善,全身又表现为正气虚的证候,心脾两虚,肾虚肝郁,肝肾阴虚,青年人以气阴两虚为多见。此外,过度思虑,心情不佳,心理状态不良,长期失眠,饮酒,或月经不调等,都是影响视力功能恢复的因素。本病开始为肝经郁热之邪损伤正气,造成因病致虚,逐步形成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和功能减弱,以致正不抗邪,招致郁热内结,造成因虚致病。久郁致虚,肝肾之阴相互资生,相互耗损,故治疗宜补益肝肾,多用大养肝阴之品。综观眼科诸家论著,主张内障眼病补益者多,这与内障多虚论有关。但视神经萎缩不辨虚实,概以虚论,以补治之,当然有纯补之弊。本病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视力不提高,视野不扩大,在临床上应该注意祛邪,视神经萎缩以郁热为主,但有热重、郁重和郁热并重。如果热重于郁,而重在解郁,热邪未清,邪热继续发展,目病难愈。如果郁重于热,而重在清热,易损伤脾阳,郁邪未解,脉络不通,气血难于上行于目。热郁并重时,治宜清解郁热双施。注意解郁和补益之间的辨证关系,治疗本病既不能过早的补益,又防止苦寒清泻。既重视舒肝解郁,又注意大养肝阴,生津益气,健脾和胃。并嘱患者长期服药,配合针刺耐心治疗,逐渐提高视力,扩大视野,恢复视功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