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无自觉症状,经过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2)眼底可见:①微血管瘤,针帽大的暗红色血管瘤多位于黄斑周围深部,可数月或成年不退,结膜上也常有类似的血管瘤存在。②视网膜出血,多出现深层或中层,呈圆或不规则之小出血斑。③渗出物常出现于视网膜后极部之深层。形状多为小点状,聚集成堆,或缘清楚,有时混杂发亮的胆固醇结晶,而有伴有水肿。④静脉改变多见于年轻的重症糖尿病患者。静脉的纡曲扩张和血管新生,开始时静脉主干的某一段,呈腊肠或卷曲状扩张,以后于视乳头部或其附近出现多数新生血管,呈束状或网状,亦可伴以透明状膜而伸入玻璃体内,此种新生血管破裂后可发生大出血,而形成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终因并发出血性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而失明。
(3)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眼底镜下可见更多微血管瘤,有的血管瘤并不充盈。棉絮状白斑外毛细血管瘤并不充盈。棉絮状白斑外毛细血管闭锁,周围常绕以微血管瘤。病变多时可见较大范围毛细血管闭锁区,有的供养动脉同时闭锁。新生血管及动静脉之间粗大的"短路血管"血流缓漫。在荧光素造影的晚期,微血管瘤,新生血管及有病变的动静脉均有渗漏。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服用洗胰清糖素有助于控制血糖平衡,平稳血糖的同时,还有助于调节肾和胰岛功能,极大的缓解多尿和多饮的症状,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7.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并结核病等。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现在由于人们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的不够充分,大家普遍都认为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但如果人们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而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及治疗就会引发糖尿病。
一、非增生型
1、微血管瘤或合并眼底小出血点。长期较高的血糖水平使血管壁变薄,导致小血管局部膨出,使眼底出现很多小红点。此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表现轻微,不影响视力。
2、硬性渗出合并一期改变。血管壁进一步变薄,血管壁紧密连接发生障碍,脂质成分漏出,眼底某些部位出现黄色渗出物。同时,小出血点变大形成出血斑。这时绝大多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仍无明显症状,极个别患者黄色渗出在视觉敏感部位——黄斑区,出现视力下降。
3、棉絮斑合并一期或二期改变。血管壁病变进一步加剧,出现变细、闭塞、扭曲等异常,造成周围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使眼底可见棉絮状坏死组织。此期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出现视力下降。
二、增生型
1、新生血管形成或合并有玻璃体出血是此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表现之一。因组织长期缺血、缺氧,眼底会代偿性出现非正常新生血管,这些血管随时有可能破裂,造成玻璃体出血。患者视力会急剧下降,只能分辨眼前的手动和手指数。
2、形成纤维血管增殖膜。眼底淤血有的可被组织自行吸收,不能被吸收的部分形成纤维血管膜。由于部分淤血被吸收,患者自觉症状减轻。
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由于纤维血管膜与视网膜严重粘连,其收缩造成视网膜脱离,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失明或仅存微弱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主要是视力的下降,这是由于糖尿病造成眼底各种疾病、病理结构改变所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下降也有各种各样本身的原因,可能由于眼底反复出血造成,也可能是由于循环不好造成黄斑水肿而引起;当患者反复出血之后,出现眼底的增殖膜、新生血管,造成视网膜脱离也会使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确诊视力下降的原因以及程度,需要进行具体的检查才能明确。在后期随着新生血管的产生,可能会造成新生血管青光眼,而出现头疼、眼睛疼等一系列青光眼的典型症状,在这个阶段的视力以及眼球功能都非常差。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