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觉层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第一神经元是视细胞层,专司感光,它包括锥细胞和柱细胞。人的视网膜上共约有1.1~1.3 亿个柱细胞,有600~700万个锥细胞。柱细胞主要在离中心凹较远的视网膜上,而锥细胞则在中心凹处最多。第二层叫双节细胞,约有10到数百个视细胞通过双节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负责联络作用。第三层叫节细胞层,专管传导。
病因:
1).动脉供血不足
2).血管壁的改变,中老年患者血管硬化时动静脉交叉处或筛板处静脉受硬化的动脉压迫,导致此处血流速度变慢淤滞。青年患者可由于静脉血管炎损伤血管壁,造成血流不通。
3).血液粘度的改变由于血浆蛋白质量的改变,如巨球蛋白血症;或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和镰状细胞贫血等。
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主要有五种:
① 无晶体眼
白内障手术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由于在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者,玻璃体腔空出,增加了玻璃体摆动的空间,使其对视网膜的牵引力增强,增高了视网膜脱离的概率。
②年龄有关
由于老年人玻璃体常发生变性、液化,常伴有视网膜变性。所以比起年轻人更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的现象。
③中高度近视眼
大家都知道高度近视容易伴随许多并发症,眼底疾病也是高度近视患者十分担心的一点。由于中高度近视患者容易产生玻璃体变性或后脱离,且视网膜边缘脆弱,在玻璃体牵引之下更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
④视网膜变性
有些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特别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诱发视网膜脱离。
⑤外伤导致
外伤也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在撞击运动的瞬间,眼球受到强烈的震颤可能导致眼球暂时变形,玻璃体基底部与球壁分开,产生视网膜锯齿缘离断。而穿孔性外伤可直接损伤视网膜。
视网膜脱离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还是以手术为主,根据脱离的类型和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所以高危人群包括中高度近视患者、老年人、外伤患者等一定要注意预防检查,谨防视网膜脱离。
引起视网膜脱落的病因大致有以下四种:
1、与近视眼的关系:
视网膜脱落多发生于近视眼患者。近视眼的病变主要在眼球的后节,自赤道起始,眼球后节渐渐扩张,脉络膜的毛细血管层萎缩变薄甚至消失,视网膜也继发变性、萎缩,同时玻璃体也出现液化。
2、与遗传的关系:
有些视网膜脱落的病例发生于同一家族中,说明此病可能有遗传因素,可能存在隐性遗传或不规则显性遗传。多数病理性近视眼具有较肯定的遗传性,发生视网膜脱落的也较多。
3、与眼外伤的关系:
眼球受钝挫伤后发生锯齿缘断离,也是引起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其他大多数病例,多半是视网膜和玻璃体已有变性或粘连,具备了视网膜脱落的内在因素,外伤仅作为诱因诱发了视网膜脱落的发生。
4、眼外肌运动的影响:
四条直肌的止端位于锯齿缘前,其运动对视网膜的影响不大。而斜肌止于眼球的后部,上斜肌牵拉眼球下转,再加玻璃体的重力作用,可能与颞上象限视网膜容易产生裂孔有一定关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