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时间: 2023-11-18 16:26:2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单纯型:乳突X线摄片常为硬化型,而无骨质缺损破坏。

(二)骨疡型:乳突X线摄片为硬化型或板障型,伴有骨质缺损破坏。

(三)胆脂瘤型:乳突X线摄片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区,边缘多浓密、整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诊治?

(1)确定中耳炎的类型。①单纯型:最常见,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一般不臭。

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②骨疡型: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特点是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③胆脂瘤型,但非真性肿瘤,耳内流脓量少,可有白色鳞片、豆渣样物,恶臭。有时可出现头痛及听力明显下降。

(2)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腺炎。

(3)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 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4)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 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5)滴耳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 ~ 4 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6)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 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7)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术或乳突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诊断

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系中耳部位因化脓性致病菌侵人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以耳痛和流脓为主要特点,是耳科常见病之一。治疗不及时往往演变为慢性而迁延难愈。中医学称为“脓耳”、“耳疮”、“底耳”、“耳痈”、“耳中生毒”等,俗称“烂耳”、“流耳脓”. 1.临床表现与诊断(l)早期主要症状为发烧及剧烈搏动性耳痛,并放射至颖部。其次,由于咽鼓管闭塞,常有耳闷塞感,但尚无听力明显下降。检查可见鼓膜正常光泽消失、充血,但正常标志仍可辨认。 (2)化脓期:一两天后中耳腔内分泌物积聚,发烧及耳痛增加,且出现畏寒。小儿患者常伴有呕吐、抽搐、腹泻,甚至可发生虚性脑膜刺激征等。患者听力明显下降,耳镜检查见鼓膜一片红色、增厚、向外膨出,正常标志不清,乳突部有压痛。 (3)穿孔期:病变继续发展,中耳腔内积脓逐渐增加,鼓膜受脓液的压迫及细菌的毒性作用,可发生局部坏死穿孔,脓液外溢。此时耳痛顿减,热退。耳镜检查见鼓膜穿孔。穿孔处有时可见搏动反光(分泌物流出之故)。 (4)急性中耳炎过程中,如感染严重,体质较弱,以及中耳腔内脓性渗出物引流不畅,感染侵人乳突,可以发生急性中耳乳突炎。此时耳痛可放射至颈部或下领,耳内流脓突然减少,患者出现高烧,乳突部明显压痛,如若脓液穿破乳突外侧壁便可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耳郭被推向前方,穿刺时可抽得脓液。 2.预防(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积极防治伤风感冒、鼻塞等。 (3)避免不适当的擤鼻、咽鼓管吹张术和鼻腔冲洗术。 (4)小儿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位,避免头位过低及哺乳后旋即降低头位,以免漾奶流人耳道内。 (5)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感染,以防蔓延。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鼓室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大多由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迁延所致。 1.(中山健民医院)专家家指出临床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按其病理变化可分三型。 (l)单纯型:病变仅局限于中耳私膜,不扩展到骨质,病变不重,可经多年基本上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长期或间歇性耳流脓,脓液不臭,鼓膜中央部小穿孔,以靠近前下部最多见,穿孔的边缘整齐而稍增厚,锤骨柄没被破坏,其炎症病变主要在中下鼓室,故松弛部常不充血,鼓室内无肉芽组织。听觉损失较轻,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 (2)骨疡型:病变深达中耳骨质。患者持续性耳流脓。有恶臭,多为骨髓炎的特殊臭味。鼓膜紧张部有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残余之鼓膜增厚,锤骨柄腐烂,鼓室勃膜因充血、水肿而增厚,可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早期为传导性耳聋,病程长可为混合性耳聋。 (3)胆脂瘤型:鼓膜松弛部有小穿孔,当表皮细胞侵人上鼓室和鼓窦,或紧张部穿孔,外耳道表皮侵人中鼓室后,上皮细胞层层脱落,逐渐积累成团块,形成一团无组织结构的角化物。其中有胆固醇沉着,故称中耳胆脂瘤,而非真正的肿瘤组织,但因其含有蛋白分解酶,有溶解破坏邻近骨组织的作用,可引起各种严重的耳源性并发症。本型中耳有小量但臭的脓性分泌物,鼓膜松弛部有隐窝穿孔。多有结痴覆盖,检查时必须清除,之后可见灰白色胆脂瘤。听觉破坏较重,轻者为传导性耳聋,重者多呈混合性耳聋,并常有头痛、耳痛、眩晕、耳鸣等症状。 2.预防(l)保待外耳道清洁。 (2)预防感冒及各种流行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等。 (3)积极锻炼,增强体质。 (4)少吃鱼、虾、羊肉等食物,饮食以清淡为宜,戒除烟酒。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