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炎治疗方案:
1、去除病因。应及时和彻底治愈鼻腔疾病,加强鼻腔保护,避免有害粉尘刺激,改正挖鼻习惯、急性期湿热敷或局部红外线照射。
3、慢性结痂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除痂皮和脓液,再涂用1%-2%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渗出较多者,用5%氧化锌软膏涂擦。
4、皮肤糜烂和皲裂处涂以10%硝酸银,再涂抗生素软膏,每日3次。
鼻―鼻窦炎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鼻-鼻窦炎是一个多因素疾病,即鼻-鼻窦炎有多种病因共同作用引起,而非单一因素作用,因此特别强调综合治疗,通常单一方法很难达到满意效果。又因每个病人鼻-鼻窦炎致病因素可能不相同,因此个性化治疗同样重要。所有病人采用同一方法通常效果不佳。
一般治疗:
1、防止空气污染,包括室外污染和家居污染。空气不好的天气,或者空气不好的场合应该带口罩,减少吸入可吸入颗粒颗粒,这些颗粒会刺激鼻腔和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全民有防治空气污染意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家居装修避免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坚持健康第一。避免因追求美观而将污染引入室内。
2、戒烟,包括戒二手烟。吸烟是健康大敌。
3、减少刺激性食物,包括酒精,辛辣,酸,过度油腻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胃酸大量分泌,引起胃食管返流。这种返流不一定能被患者感知。
4、避免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
药物治疗(不建议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自行用药):
1、鼻腔生理盐水冲洗。
2、局部类固醇激素。
3、长期低剂量大患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4、全身应用抗生素。
5、中药治疗。
我们知道,小孩很喜欢抠鼻子,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专家介绍,由于指甲中留有许多的细菌,在挖鼻的时候很容易发生感染,导致鼻前庭炎。此外,小儿多因干燥的环境,过食刺激性食品,缺乏维生素等也会引发鼻前庭炎。1、脾胃失调,湿热郁蒸主证 鼻前孔肌肤糜烂、潮红焮肿,常溢脂水或结黄浊厚痂,痒痛,偶见皲裂出血,甚者可侵及鼻翼及口唇,鼻窍不通,言谈不爽。鼻毛脱落,病情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小儿可兼有腹胀,大便溏薄,啼哭易怒,舌苔厚黄腻,脉滑数。证候分析:脾胃失调,湿浊内生,蕴而生热,湿热循经上蒸,壅结鼻窍,腐蚀肌肤,则鼻窍肌肤糜烂潮红,湿浊不清,则脂液溢出,积成黄浊厚痂。湿热久蒸,灼伤脉络,肌肤失养则皲裂出血,鼻毛脱落。因糜烂、红肿、脂出结成痂块,以致鼻窍通气不畅,言谈不爽。湿性粘滞不易速去,湿热蕴伏不散,故病情缠绵,或反复发作。小儿脏腑娇嫩,易因脾虚湿滞久郁而出现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等症。苔黄腻、脉滑数皆为脾有湿滞之证。治疗方法(1)内治:宜清热燥湿,解毒和中,可选用萆薢渗湿汤加减,方中以黄柏、萆薢、滑石、泽泻、通草清热去湿而解毒,茯苓、薏苡仁除湿和中,丹皮清热凉血。若湿热壅盛者,加黄连、苦参、土茯苓以助清热燥湿之力;痒甚者,加荆芥、防风、白藓皮、地肤子以祛风除湿止痒;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金银花以扶正解毒。小儿脾弱,腹胀便溏者,合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消积除湿,虫积者,加使君子、槟榔、榧子以祛虫解毒。(2)外治:①参考“肺经蕴热,邪毒外袭”型。②湿盛黄脂多者,可用明矾3g、生甘草10g煎水洗涤,以清洁、消毒、敛水。③湿热盛,红肿、糜烂、脂水多,可用青蛤散调涂患处。方中以青黛、石膏、黄柏清热解毒,轻粉、蛤粉收敛去湿。④苦参、枯矾各15g,研末,生地黄汁适量,调匀涂敷,有清热燥湿敛疮止痒之功。⑤糜烂久不愈者,用瓦松适量,烧灰存性,研末,撒布患处,以燥湿敛疮。2、肺经蕴热,邪毒外袭主证 初起鼻前孔灼热干焮、微痒微痛,皮肤出现粟粒状小丘,继而表浅糜烂、溢出少许黄色脂水或结有黄痂皮,周围皮肤潮红,甚致皲裂,久则鼻毛脱落,全身一般无明显症状。偶有头痛、发热、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小儿可见啼哭躁扰,搔抓鼻部,以至血水淋漓。证候分析:肺经蕴热,风热外袭,瘀滞于鼻,熏灼鼻孔处肌肤,则出现粟粒状小丘、微红。热盛则肿而痛、灼热干焮、结痂。热毒腐灼肌肤溃破,则糜烂溢出脂水,风盛则痒而燥裂。风热湿邪久郁,肌肤受伤,则皲裂甚而鼻毛脱落。治疗方法(1)内治:宜清热泻肺、疏风解毒,可选用黄芩汤加减。方中以黄芩、栀子、桑白皮、甘草清肺热而解毒,连翘、薄荷疏散风热外邪,取桔梗的升提入肺、载药直达病处。若焮热痛甚者,加黄连、丹皮以助清热毒凉血止痛之力,亦可选用银翘散合泻白散加减。(2)外治:①用内服中药渣再煎,湿热敷局部。②用漆大姑、苦楝树叶、桉树叶各30g煎水洗患处。③黄连膏、玉露膏外涂,以润燥止痛,消肿解毒。④杏仁捣烂,人乳调敷患处。或用桃叶嫩心,捣烂外敷。⑤灼热焮痛者,可用辰砂定痛散,以生地汁或麻油调涂患处,以清热止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