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acutelaryngitis)是喉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为整个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发生。有时大声喊叫、过度用嗓、剧烈咳嗽,也可引起急性喉炎。若发生于儿童,病情较为严重
急性喉炎疾病病因
1、感染:一般认为多发于感冒后,先有病毒入侵,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细菌有乙型流行性感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卡他球菌等。
2、职业因素:过多吸入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如氯、氨、硫酸、硝酸、毒气、烟熏等),亦可引起喉部粘膜的急性炎症。使用嗓音较多的教师、演员、售票员等,如发声不当或使用声带过度,声带急性炎症的发病率较高。
3、外伤、异物:检查器械等操作喉部粘膜,也可继发急性喉炎。
4、烟酒过多、受凉、疲劳致机抵抗力降低时,易诱发本病。
1、身体疾病影响 咽喉周围以及全身疾病的影响,对咽喉造成刺激,或是造成身体抵抗力的下降,是引发咽喉炎的原因之一。比如说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风湿病、糖尿病、心脏病、便秘以及结核等等。 2、物理化学刺激 一些不良的个人习惯,比如讲话过多,烟酒过度,嗜好辛辣等等,或者是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如粉尘、有害气体等等的刺激影响,都会导致咽喉黏膜的上皮以及腺体受到损伤,从而使得局部的防御功能受损而引发咽喉炎。 3、气候季节因素 干燥或是寒冷的时节是很容易诱发咽喉炎的,干燥会对咽喉粘液的分泌以及纤毛的蠕动造成影响,对咽喉黏膜造成损伤;寒冷会导致咽喉黏膜的血管发生收缩,使吞噬细胞数变少,降低局部免疫力而导致疾病产生。
【概述】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冬春季节多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急性喉炎多发于受凉感冒后,先为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用声过度、烟酒过度、吸入有害粉尘和化学气体亦可引起本病。
喉喑是指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喉部疾病,西医学中的急、慢喉炎、喉肌无力、声带麻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部肿瘤等凡能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均属喉喑范畴。中医学认为,喉喑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风寒、风热、痰热犯肺,肺气不宣,邪滞喉窍,声门开合不利而致,即所谓“金实不鸣”。虚证者多因脏腑虚损,喉窍失养,声户开合不利而致即,所谓“金破不鸣”。具体包括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热壅肺、肺肾阴虚、肺脾气虚以及血瘀痰凝等。
【治疗】1.风寒袭肺证【症状】卒然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喉微痛、微痒,咳嗽声重。全身伴风寒表证,如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③检查见喉部粘膜微红肿,声门闭合不全。【方一】三拗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甘草6克,麻黄15克,杏仁12克,生姜10克。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开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麻黄疏散风寒;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宣肺散寒;甘草利喉止痛,调和诸药。
【按语】可加半夏、僵蚕、生姜散寒祛痰,石菖蒲消肿通窍开音。【方二】六味汤【来源】《喉科秘旨》【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桔梗10克,僵蚕1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开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荆芥、防风、薄荷疏散风邪;桔梗、甘草宣肺利咽;僵蚕祛风痰,利咽喉。
【按语】可加石菖蒲消肿通窍开音。
2.风热犯肺证【症状】初起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喉内干痒咳嗽,灼热疼痛。全身见发热,恶寒,头痛等风热表证,舌边微红,苔薄白,脉浮数。检查见喉粘膜及声带充血肿胀,声门闭合不全。【方一】疏风清热汤【来源】《中医耳鼻喉科学》广州中医学院。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牛蒡子10克,甘草6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天花粉10克,玄参10克,浙贝母12克。
【功效】疏风清热,利喉开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荆芥、防风疏风解毒;金银花、连翘、黄芩、赤芍清热解毒;牛子、桔梗、甘草散结解毒,清利咽喉;玄参、浙贝、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
【按语】加蝉衣、木蝴蝶、胖大海以利喉开音;若痰粘难出者,可加瓜篓、杏仁以清热化痰。
3.痰热壅肺证【症状】声嘶,甚至失音,喉痛、咳嗽痰黄。全身见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等肺胃热盛证。检查见喉部粘膜及声带深红肿胀,或声带上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声门闭合不全。【方一】泻白散【来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地骨皮30克,桑白皮3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热泻肺,利喉开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桑白皮清肺泻热止咳,地骨皮助桑白皮泻肺中伏火,使肺气清肃下降,粳米、甘草养胃和中,以免伤胃气。
【按语】可加黄芩、杏仁以加强清肺热、宣肺利气之功;加瓜蒌仁、贝母、天竺黄、竹茹以清热化痰;加蝉蜕、木蝴蝶以利喉开音。
4.肺肾阴虚证【症状】声嘶日久,咽喉干涩微痛,喉痒干咳,痰少而粘,时时清嗓,症状以下午明显。全身可见颧红唇赤、头晕耳鸣、虚烦少寐、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检查见喉部粘膜及声带微红肿,声带边缘肥厚,粘膜干燥、变薄,声门闭合不严。【方一】百合固金汤【来源】《医方集解》【组成】百合12克,熟地9克,生地9克,当归9克,白芍6克,甘草3克,桔梗6克,玄参3克,贝母6克,麦冬9克。
【功效】滋阴降火,润喉开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百合、生地、熟地滋养肺肾;麦冬、玄参滋阴生津,降火利喉;当归、白芍养血和阴;桔梗、甘草、贝母利咽化痰。
【按语】可加蝉衣、木蝴蝶以开音。
5.肺脾气虚证【症状】声嘶日久,语音低沉,讲话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全身可见少气懒言,倦怠无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等,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检查见喉部粘膜色淡,双声带松驰无力,闭合不良。【方一】补中益气汤加诃子、石菖蒲等【来源】《东垣十书》【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2克,柴胡9克,升麻9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功效】补益肺脾,益气开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之气,加诃子收敛肺气,利喉开音,石菖蒲化湿通窍开音。
【按语】痰湿盛者可加半夏、茯苓、扁豆等祛湿除痰,消肿开音。
6.血瘀痰凝证【症状】声嘶日久,讲话费力,喉内不适,有异物感,常作吭喀动作以清嗓。全身见胸闷不舒。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涩。检查见喉部粘膜及声带暗红肥厚,有小结或息肉,常有粘痰附其上声门闭合不良。【方一】会厌逐瘀汤【来源】《医林改错》【组成】桃仁12克,红花12克,甘草6克,桔梗12克,生地10克,当归12克,玄参12克,柴胡12克,枳壳12克,赤芍10克。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当归、赤芍、红花、桃仁、生地活血祛瘀;枳壳、柴胡疏肝理气以行血散瘀;桔梗、甘草、玄参宣肺化痰、利喉开音。
【按语】临症可加贝母、瓜蒌、海浮石、荔枝核、菖蒲以加强化痰散结之功。【方二】桃红四物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桃仁10克,红花12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功效】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四物汤养血活血。
【按语】本方适用于血瘀甚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