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为大部分是由病毒所引起,而引起喉炎的病原细菌有金黄取消葡萄球菌等。急性喉炎往往先有1-2天流涕、咳嗽等症状,之后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声音嘶哑,并出现特征的犬吠样咳嗽(俗称“破噪子”)和吸气性喉鸣。严重者可有吸气性呼吸困难、鼻翼翕动、面色青紫、烦躁、难以平卧入睡,而喉间痰声辘辘,这些症状往往在夜间更重,患儿可以再现呛咳、呛食等现象。
如作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充血、肿胀,声带亦充血呈红色,上有扩张血管,声门常附有粘脓性分泌物,声门下粘膜肿胀向中间突出而成一狭窄腔。诊断根据其特有症状如:声嘶、喉喘鸣,“空”、“空”样咳嗽声,吸气性呼吸困难,诊断多无困难。必要时可行喉镜检查。
那么什么是急性咽喉炎呢??主任医师进一步介绍到,急性咽喉炎是咽喉粘膜以及咽喉粘膜下层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急性咽喉炎多由急性的病毒引起,在冬季比较多发。 ? 急性喉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为急性鼻炎或急性咽炎的下行感染,故多有鼻部及咽部的炎性症状。起病时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 适等,急性喉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感染 一般认为多发于感冒后,先有病毒入侵,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细菌有乙型流行性感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 卡他球菌等。 2、职业因素 过多吸入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如氯、氨、硫酸、硝酸、毒气、烟熏等),亦可引起喉部粘膜的急性炎症。使用嗓音较多的教 师、演员、售票员等,如发声不当或使用声带过度,声带急性炎症的发病率较高。 3、外伤 异物、检查器械等操作喉部粘膜,也可继发急性喉炎。 4、烟酒过多、受凉、疲劳致机抵抗力降低时,易诱发本病。 急性喉炎三大典型症状 1、声嘶 是急性喉炎的主要症状,轻者发音时音质失去圆润、清亮、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发音嘶哑,严重只能作耳语,甚至完全失音。 2、喉痛 患者感喉部不适、干燥、异物感,喉部及气管产有疼痛,发声时喉痛加重,但不妨碍吞咽。 3、咳嗽多痰 因喉粘膜发炎时分泌物增多,常有咳嗽,初起干燥无痰,至晚期则有粘脓性分泌物,因较稠厚,常不易咳出,粘附于声带表面 而加重声嘶。
导语:专家表示,小儿急性喉炎有三大典型症状,可帮助家长辨别是感冒咳嗽还是急性喉炎。下面就由我为大家dial宝宝喉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宝宝喉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宝宝喉炎的`症状
1、犬吠样咳嗽
一般来说,急性喉炎起病时即有声音嘶哑、干咳,咳嗽时发出?空-空-空?的声音,好像狗叫一样,随后因声门下区水肿的发展,出现吸气不畅并伴有喉鸣音,病情逐渐加重可发生显著的吸入性呼吸困难。
2、夜间病情加重
小儿急性喉炎早期,患儿往往白天不怎么咳嗽,而且精神良好,只是夜间特别是后半夜或哭闹时咳嗽加重,因而很容易被忽视。这点,需要家长提高警惕。这是因为宝宝睡眠时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容易阻塞喉部。
3、发热、拒食
数患急性喉炎的宝宝还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但高热少见,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热。由于喉阻塞与缺氧,患儿常伴烦躁不安,拒绝饮食,甚至可见面色青紫、三凹症、咽部黏膜充血、肿胀,病情尤以夜晚为重。
宝宝喉炎的治疗方法
1.治疗方案
1、治疗的重点是解除喉阻塞,应及早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有喉阻塞症状时,加用类固醇激素,常用者有强的松,口服,1?2mg/kg?d;地塞米松,肌注或静脉滴注0.2mg/kg?d;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4?8mg/kg?d,可促使喉部组织消肿,减轻喉阻塞症状。
2、重度喉阻塞或经药物治疗后喉阻塞症状未缓解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术。
3、加强支持疗法,注意患者的营养与电解质平衡,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保护心肌功能,避免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4、尽量使患者安静休息,减少哭闹,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2.西医药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1?1mg/kg/日,分3-4次;地塞米松0.25mg/kg欲,肌注或静点,或用超声雾化吸人。
(2)病因治疗:病毒感染引起者可予抗病毒治疗,选用病毒唑、威力宁、无环鸟苷等;细菌感染引起者采用抗生素治疗,选用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头孢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
(3)喉梗阻治疗:四度喉梗阻立即行气管切开术,三度喉梗阻经治疗无效者也应手术治疗。
3.中医药治疗
(1)风寒袭喉:干咳,如犬吠样,声音轻度嘶哑,不发热或低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在风关。
治法:疏风散寒,宜肺利咽。
方药:荆芥6克、防风6克、前胡10克、桔梗6克、甘草3克、蝉衣6克、射干6克、款冬花10克、白僵蚕10克、浙贝母10克。
中成药:锡类散。
(2)风热袭喉:咳声如犬吠,轻度憋气,咽痛,发热,舌尖红,脉浮数,指纹浮紫在风关。
治疗:疏风清热,利咽消肿。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荆芥6克、牛蒡子10克、淡豆豉10克、薄荷(后下)6克、山豆根3克、桔梗6克。
中成药:锡类散、冰硼散频频吹喉,咽速康气雾剂喷喉,每次1揿,每日2次。
(3)痰热壅喉:高热,咳剧,呈犬吠状,咽痛,喘促,喉中痰鸣,呼吸时胸肋凹陷,口周紫坩,甚则躁扰不安,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指纹紫可达气关或命关。
治法:泻火解毒,涤痰利咽。
方药:黄芩10克、黄连1.5克、山栀6克、生石膏(先煎)25克、枳实6克、胆南星6克、山豆根3克、青礞石20克、竹茹10克、郁金10克、葛蒲10克、制军lO克。
中成药:通关散,鲜竹沥水,猴枣散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