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为什么儿童春天容易发生鼻出血呢?

时间: 2023-11-19 14:43:27

为什么儿童春天容易发生鼻出血呢?

第一,春季来临,儿童体内阳气也随之急剧升发,血随气涌,上冲到鼻咽而容易出血。

第二,冬去春来,脱去厚衣重帽的儿童,突然获得室外活动的机会,特别兴奋,容易造成鼻外伤出血。

第三,入春转暖,冬天过久收缩的鼻腔血管扩张,鼻内产生干燥、发痒等不适感,稍一抠挖,即会出血。

第四,春天是流感、麻疹等热性病的流行期,发烧之后可继发鼻腔及鼻窦感染,造成鼻出血。

由于春季儿童容易发生鼻出血,因此,儿童要少参加剧烈的活动,避免鼻外伤;饮食要注意清淡,少吃煎炸的食品;预防感冒和其他热性病;如果有春季鼻出血史者,可以服用银花、菊花、麦冬等加以预防。

小孩经常流鼻血是咋回事

小孩流鼻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孩子常常会发生一些起病急、发热高的传染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更为多见。当发生高热时,全身的皮肤粘膜血管发生充血、肿胀,鼻粘膜同样发生这种病理变化,鼻粘膜急性充血、肿胀更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因为鼻腔粘膜雹血管表浅,一旦重度发热,再加上用力擤鼻涕的外力作用下,粘膜下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2,外伤
鼻子是暴露在体表的一个器官,一旦发生外伤,如打击伤、跌伤,鼻子自然首当其冲。在剧烈外伤的冲击下,粘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3,挖鼻
严格说挖鼻也应列入外伤之范围。儿童出于好奇和难受,常常喜欢用手指在鼻腔内盲目掏挖,这是一个既不卫生,又易引起鼻腔局部粘膜出血的不良习惯。一般挖鼻的部位是在鼻中隔前下方,而这个部位的血管很多,许多微小血管在此交织成丛网状,犹似蜘蛛网,血管既表浅又很细,部位就在鼻腔口,只要用手一挖,就能挖破血管。儿童鼻出血的部位有90%以上是在这里。
4,鼻腔异物
平时,鼻腔里除了一些分泌产生的鼻涕外,没有什么物体堵塞鼻腔,使呼吸自由畅通。但有时候,儿童由于嬉戏好玩,喜欢将一些细小物体塞在鼻腔内,如花生仁、瓜子、果核、黄豆、塑料纸、金属小玩具等。一旦这些物体塞入鼻内,成为异物,孩子自己取不出来,又不敢声张,时间一长,便被遗忘而留在鼻腔内。有的异物在鼻腔内遇水膨胀、发霉,引起鼻腔粘膜感染、糜烂而出血,有时在异物的不良刺激下,鼻粘膜也会引起外伤性出血。
5,血液性疾病
人体血管内的血液要做到既不出血、又不凝集,全由血液中的一些特殊因素所决定。如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中的一些因素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血管和血液在发生出血后,就不容易凝集止祝这些疾病有白血并血友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统称血液玻这是直接造成儿童鼻出血的原因,而且会引起反复、大量的出血。
6鼻炎、副鼻窦炎儿童也容易发生急性、慢性鼻炎和副鼻窦炎。一旦发生这种炎症,鼻腔或副鼻窦内的粘膜发生充血、肿胀,不时有粘脓性鼻涕排出,在脓性鼻涕的刺激下,粘膜下的血管也会发生出血。

儿童经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儿童流鼻血比较多见,往往是在洗耳、低头或轻微触碰鼻子时发生,也有些孩子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血就从鼻孔里流出来。据统计,约60%的人一生中都曾有过鼻出血史。
孩子出鼻血时,在家中便可处理。首先家长要保持镇定,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止鼻血方法,如将出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中隔,压迫数分钟,或者将消毒后的干棉球塞入出血鼻腔后再作压迫;另外在孩子的额头可敷湿毛巾或冰袋;也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患儿中指指甲根部的两侧,右鼻出血捏左侧,左鼻出血捏右侧。经过以上处理,大多数儿童鼻出血都能止住,若不见效,应立即去附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另外还有一部分儿童长期、反复发作鼻出血,缠绵不愈每次出血量不多,到医院检查又未发现血液病,但日积月累,多有继发性贫血,还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这种反复发作的鼻出血的原因还不太清楚,医学上称为特发性鼻出血,俗称“沙鼻子”。家里若有这样的患儿,可采用中药食疗方法:
1、取雪梨2个,藕节15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煮熟后服食,每天1剂,连服4-5天。
2、取白茅根10克,蚕豆花10克,煎汤代茶饮,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
另外,家长平时应注意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国外有人大规模调查后发现,容易发生鼻出血的小儿都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高的食物。缺乏维生素A、B、C、D可引起粘膜上皮变性,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鼻出血。常出鼻血的孩子应当忌食巧克力、麦乳粗、可可、咖啡、橘子、杏等食物。还要避免鼻部外伤,积极预防感冒和扁桃体炎,减少引发鼻出血的各种诱因。
如果采取以上治疗小儿仍流鼻血,就有必要请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认为鼻出血虽然病在鼻子,但也与全身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肺热、虚火、脾虚都可以导致鼻出血。服中药清肺热、退虚火、健脾胃,再用引经药引至鼻窍达到止血目的,这就是中医治疗鼻出血的特色。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