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和急性扁桃体炎表现]
咽喉痛和吞咽时疼痛加剧,且常放射到耳部.高热,无力,头痛和呕吐很常见。
扁桃体呈水肿和充血.可能从扁桃体隐窝有脓性物渗出和白色,薄而不融合成片并局限于扁桃体表面的伪膜。
[治疗]
阿莫西林,0.5,口服,每6小时1次,应持续10天.头孢拉啶,500mg,口服,每天3-4次,连用10天或症状消失后3天。左氧氟沙星,200mg,口服,每天两次。
对症治疗:发热头痛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咽痛可用华素片,西瓜霜含片等。
扁桃体切除术的指征是:尽管注意预防和给以适宜的治疗后,仍屡发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痛用抗生素治疗仅获短暂缓解者。
急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发热或有低热,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单侧或双侧喉核(即扁桃体)高肿,表面高低不平,呈深红色,有时患处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小点、自觉患处灼热疼痛,吞咽困难、以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有痰为特点、舌红、苔黄,脉数。
羚羊解毒丸 由羚羊角、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于;估梗;淡竹叶、甘草组成。功能:疏风散热、解毒利咽,适合发病初期,发热重,恶寒轻、口干口渴,咽喉疼痛的患者。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冬凌草片清喉利咽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肺胃热盛型 咽痛剧烈、痛连耳根及颔下、吞咽困难、咽部有异物感、扁桃体表面有脓点,甚至脓连成片、高热,口渴,烦躁,咳嗽痰黄稠,口臭,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大有力而数;冶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
清火栀麦胶囊 由穿心莲、栀子、麦冬组成,功能;清火解毒、隙血消肿、本晶清解肺胃热毒作用较强。口服,每次4粒、每日2次、3次。本品苦寒、虽肺固有热、也不宜久服;体质虚寒者勿用。
六神丸 由人工牛黄、蟾酥、珍珠、冰片、麝香、雄黄、百草霜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含化或口服,含化时将药丸放舌心中间、徐徐咽下;口服则用温开水迭服。本品是治疗咽喉肿痛的着名中成药、孕妇忌服。
喉疾灵胶囊。
锡类散 由象牙屑、青黛、壁钱炭、人指甲、滑石粉烫,珍珠、冰片、人工牛黄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怯腐生肌、外用,先漱净口腔,用药粉少许吹在扁桃体脓点上,每日2 次,如药流人喉内、可以咽下。
慢性扁桃体炎中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常见、多因急性扁桃体炎表现反复发作、或因局部炎症迁延不愈、鼻窦感染也可并发本病。一般自觉症状不很明显、常见有咽部不适、发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有时伴有低熟、四肢乏力、易疲劳等症状。中医认为本柄多因脏腑亏损、虚火上炎所致、以肺阴卢或肾阴虚为多见、病程往往较长。
肺阴虚型 临床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咽痛而干,咽痒、午后颊红,唇潮红,痰稠而粘、声音嘶哑,讲话乏力、气促、舌质红干、苔少、脉细数。冶当养阴清肺、生精润燥。
金果饮 由地黄、玄参、麦冬、南沙参、青果、蝉蜕、胖大海、太子参、陈皮、薄荷油组成。功能:养阴生津、清热利咽。适用于扁桃体肥大、粘膜发红,咽干而痛、咽痒,痰少而粘、讲话乏力之慢性扁桃体炎。口服、每次15毫升,每曰3次。
清喉利咽冲剂 由地黄、麦冬;玄参、连翘、黄芩组成。功能:养阴润喉、清咽解毒。适合久病不愈、虚火上炎之慢性扁桃体炎。口服,每次20毫升-30毫升,每日2次。徐徐咽下比温开水送服效果好;增液冲剂 由玄参、地黄、麦冬组成。功能:养阴增戒、退热。适合口干咽燥、干咳喑哑、午后或夜间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口服、每次20克(1袋),每日3次。
百合固金丸 由百合;熟地黄、麦冬、川贝母、玄参;地黄、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组成。功能;养阴清热、润燥化痰、适合症状日轻夜重,午后潮热井有痰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3次。
养阴口香合剂.
肾阴虚型 表现为咽喉干痛,有异物感、扁桃体肥大,微红,午后潮热、咽喉痛尤甚、腰膝酸软、虚烦失眠,耳鸣,舌嫩红,脉细数:冶当滋阴降火、滑利咽喉。
知柏地黄丸 由知母、黄柏;热地黄、山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障泻组成。功能:嵫阴降火。口服、水蜜九每次6克,或小蜜九每次9克、或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常先感咽喉干燥,继感咽痛,先痛一侧,随继两侧均痛,吞咽、讲话或咳嗽时加重,严重时可感吞咽困难。两侧扁桃体肿大,隐窝处有的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渗出物可融合成伪膜。少数患者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并有点状渗出物。有的可感耳闷、耳鸣、耳痛、听力减退。本病一般起病急,除局部不适外,全身也感不适,恶寒发热,甚至高热头痛、背部四肢酸痛等。
急性扁桃体炎为一常见多发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腭扁桃体急性炎症。
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春、秋时气温变化大的季节容易发病且有一定的流行性。轻症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扁桃体充血肿胀;重症时全身症状明显,扁桃体红肿并有化脓及渗出。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