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时间: 2023-11-20 02:30:43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从临床上的病程、病源菌、感染途径及病变累及部位等可表现为急性期及慢性期,并常分为中央性与边缘性两种类型。

(一)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一般是牙源性炎症先波及骨髓,从颌骨中心向四周扩散至骨皮质及骨膜。在急性早期的炎症常局限于牙槽骨或颌骨体的骨髓内,患者感到牙痛剧烈,疼痛可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病变区的牙龈粘膜充血和水肿,患牙有明显即痛和松动,并可有龈沟溢脓或形成牙槽脓肿。急性期如未能得到及时引流,感染继续向髓腔扩散可引起弥散性骨髓炎或穿破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剧,体温升高至39~40℃,血液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加,局部疼痛与软组织肿胀加剧,受累区域的多数牙齿松动。如炎症未得到控制,上颌骨感染可引起化脓性上颌窦炎并向眶下、颊部、颧部或翼腭凹、颞下凹等区域扩散。下颌骨感染可波及下齿槽神经引起下唇麻木,向颌周扩散,刺激开颌肌群,引起张口受限。并可并发颌周多个间隙感染,使面部呈弥散性肿胀,最后炎症在颌骨内形成血管栓塞,造成颌骨的营养障碍而坏死,从而转入慢性期。由急性期转入慢性期的时间约在2~3周以后,此时疼痛及其它全身症状均开始减轻,但口内牙龈可形成多个瘘管并有脓液流出。约在1个月后,死骨与健康骨之间有新生骨层,引起死骨与健康骨的分离,若未经手术摘除,受累区域瘘管流脓经久不愈,有时可有小片死骨从瘘管排出。下颌骨骨髓炎可造成大块死骨形成,可致病理性骨折,出现咬(牙合)错乱。

(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感染传播的途径不是首先损害骨髓,而是在骨膜炎或骨膜下脓肿的基础上先累及骨皮质。多发生于青少年下颌骨,病变较为局限,感染多起源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引起嚼肌间隙感染及骨膜下脓肿,致使下颌骨升支及角部骨皮质的营养障碍而坏死。在临床表现多为慢性期症状,急性期症状与颌周间隙感染并存而易被忽略。局部症状较轻,有慢性炎症性肿胀及凹陷性水肿。常因嚼肌及翼内肌受累而有张口受限。病变多局限于骨皮质,亦可向深层发展累及骨髓,但少有大块死骨形成。冠周炎感染如未被控制,常有反复发作者,经多次抗炎药物治疗后,易造成病原菌的耐药性,形成低毒性感染,无明显的化脓及死骨形成过程而有明显的骨皮质增生、硬化和骨膜增厚。骨皮质溶解破坏甚少,部分形成小脓腔及肉芽组织。下颌骨升支及下颌骨角部的皮质增生,可造成面部不对称畸形,X线摄片可见明显的骨膜下骨质增生。

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骨髓炎是指骨组织(包括骨髓、骨和骨膜)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临床上常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两大类。

一、病因病机

(1)内因:包括内伤七情和饮食劳伤两个方面。七情过度刺激,可影响内脏的功能,使其发生紊乱,气血瘀带,瘀毒内生,发为“疽变”。此类多以思、忧、郁、怒为常见。五味不节,恣食膏粱厚味及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炎毒内生,灼筋伤骨,发为骨疽。房劳过度,肾精内伤,肾气虚弱,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脉瘀血滞,亦可为患。

(2)外因:可分为六淫所伤和外来伤害两个方面。六淫尤以风、寒、湿、火邪致病为多。风、寒、湿皆可化火,炎毒内伤,便可生疽,故《外科心法》有“痈疽原是火毒生”之说。凡跌打损伤,金刃创伤,水火烫伤,虫害咬伤皆属外来伤害,也可成疽。

以上各种因素,常有连带关系。不论内因还是外因都可使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伤筋损骨。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急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是发病急,开始先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寒战,继而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心率和脉搏加快。舌质红,苔黄,严重者可有肝脾大等。

(2)慢性骨髓炎是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转化而来的。临床常见局部窦道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发。局部红肿不明显,或周围皮肤呈暗褐色。有时死骨随脓液从窦道排出。窦道周围软组织增生,使病变的骨变粗呈凹凸不平状,并可出现畸形。

软组织瘢痕粘连有慢性水肿及炎症等病变,少数患者的低热久治不愈,但白细胞不一定增高,而表现为消瘦,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有的患者久病正虚,窦道引流不畅或混合感染致使急性发作,出现与急性骨髓炎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同时患肢红肿,疼痛加剧,须待脓液引流通畅后,全身与局部症状才会逐渐消除或减轻。

2.诊断骨髓炎的诊断主要靠病史、症状、全身和局部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拍片及必要的特殊检查(组织培养)等,并经综合分析作出明确诊断。

三、辨证施治

1.毒热炽盛型

【辨证】局部红肿热痛,脓液黄稠而臭。证见高热,寒战,烦渴,纳呆。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施治】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野谷花、苦地丁各30g,连翘20g,赤芍15g,丹参10g,甘草6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2.瘀血阻滞型

【辨证】局部红肿硬,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证见发热恶寒,口渴,溲赤便秘,面色晦暗。舌红有瘀斑,苔黄厚,脉涩或洪数。

【施治】活血祛瘀。

【方药】活血解毒汤:当归12g,丹参、乳香、没药、透骨草、连翘各15g,黄芪30g,甘草6g,穿山甲10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3.血虚寒凝型

【辨证】面色苍白,晨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舌质淡红或嫩红,苍白,脉沉迟无力。

【施治】温阳散寒。

【方药】阳和汤:熟地30g,鹿角胶10g,姜炭5g,玉桂3g,麻黄5g,白芥子6g,甘草3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4.正虚邪实型

【辨证】面色萎黄无华。唇舌色淡,苔薄黄,脉细弱或细数。

【施治】托里消毒。

【方药】托里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5g,黄芪30g,皂角刺、桔梗、白芷、当归、白芍、白术各10g,茯苓12g,党参20g,甘草、川芎各6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5.气血两虚型

【辨证】心悸,气短,面色倦怠,纳呆。舌淡,脉细弱。

【施治】补气补血。

【方药】人参养荣汤:党参30g,茯苓、白芍、大枣各10g,熟地、黄芪各20g,归身12g,五味子、炙甘草、陈皮、远志各6g,玉桂、生姜各3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6.肝肾虚损型

【辨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舌质淡红,脉沉细无力。

【施治】补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六味地黄汤:熟地25g,淮山药、山茱萸各12g,茯苓、泽泻、丹皮各10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加减】偏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偏肾阳虚者用右归丸加减。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醒消丸、新消片(适用于风热炽盛证)。

(2)虎挣片、四季青片(适用于湿热郁滞证)。

(3)十全大补丸、虎挣片(适用于气血两虚证)。

2.验方

(1)党参、黄芪、葛根、连翘各15g,白芷10g,当归、桔梗各10g,川芎、升麻各6g,柴胡12g,银花、九里明各30g,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正虚邪实型)。

(2)黄芩12g,地丁、蒲公英、银花、生地各20g,连翘15g,川连、赤芍、柴胡、七叶一枝花、栀子各10g,甘草3g,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毒热炽盛型)。

(3)鸡血藤30g,熟地20g,透骨草15g,山药、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胶各10g,制附子6g,田七粉3g,肉桂、炙甘草各5g,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肾虚血瘀型)。

(4)银花60g,茯苓、牛膝各20g,车前草、紫花地丁各30g,同煎去渣取汁,加入咖啡,白糖,频服(适用于附骨疽湿热凝结型)。

(5)土茯苓30g,薏苡仁、金银花、茯苓各15g,甘草、苍术、炙山甲、皂角刺、象贝母各9g,蒲公英30g,黄柏12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湿热郁滞证)。

(6)金银花15g,黄连、山栀子、黄芩、赤芍、归尾、防风、连翘各9g,蒲公英、羚羊骨各30g(先煎),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寒战高热者,加柴胡12g;口渴者,加生石膏30g(打碎);便秘者,加生大黄9g(后下)(适用于风热炽盛证)。

五、调护

(1)骨髓炎患者一般病程长,治疗期长,效果欠佳,易于复发,长期体质消耗而致抵抗力差,易导致各种并发症。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卫生,经常翻身,预防褥疮。

(3)因病程长,患者易产生苦闷、悲观等情绪,应注意心理护理,从生活上、精神上多给予安慰,使患者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4)做好出院指导,嘱病人出院后不要剧烈运动,坚持治疗,防止复发。

我的颌骨怎么了?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颞下颌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发音、吞咽和表情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35岁患病率最高。一般发生在一侧,但有的可逐渐累及两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病程较长,并经常反复发作,多属功能紊乱,也可有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破坏,所以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1.病因
(1)精神因素:临床上,患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员,常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好激动以及失眠等症状。
(2)咬合关系:患者多有?关系明显紊乱的情况,如?干扰、牙尖早接触,严重的锁?、深覆?,多数后牙缺失,?面过度磨耗等。
(3)关节负荷过重:经常咬坚硬食物、夜间磨牙、紧张时咬牙习惯,使颞颌关节负荷过重,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4)偏咀习惯:单侧咀嚼习惯会引起两侧关节不均衡运动,并影响两侧颌骨的发育和肌力量的平衡。长期的偏咀习惯易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5)外伤、打哈欠张口过度、突然的寒冷刺激、不良坐姿及牙齿疾病等,也可造成颞颌关节、周围肌群和韧带的损伤而致发病。
(6)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也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展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功能紊乱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
其临床表现一般有以下三个主要症状:
(1)下颌运动异常: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厘米,开口型不偏斜,呈“↓”。本病患者则会出现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者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者歪曲),开闭口时关节出现绞锁等。
(2)疼痛:主要表现为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如关节有器质性破坏或肌痉挛时,相应的关节区和肌组织会有压痛。
(3)关节弹响和杂音:正常颞颌关节在下颌运动时无明显的弹响和杂音。本病常见的异常声音有①弹响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卡”的声音;②破碎声: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叭、卡叭”的破碎声音;③磨擦音,在开口运动中有连续的似揉玻璃纸样的磨擦音。
(4)此外,还常伴有许多其它症状,如各种耳症,各种眼症,以及吞咽困难、语言困难、慢性全身疲劳等。
3.分类
(1)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主要为各咀嚼肌的功能不协调、功能亢进和痉挛,实际上是关节外疾患。关节的结构和组织正常,以开口度异常和开口型异常以及受累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关节结构紊乱类:是关节紊乱综合征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类。为关节盘、髁状突和关节窝之间的正常结构紊乱,以在开口运动中各种不同时期的弹响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开口度、开口型异常。
(3)关节器质性改变类:通过X线片、造影和关节内窥镜等检查可发现关节骨、软骨和关节盘有器质性改变,除了出现以上两类的症状外,关节运动时可闻连续的磨擦音或破碎音。
4.自我诊断
(1)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2)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征的病史。
(3)有关节弹响、疼痛的主诉症状,疼痛与下颌运动、咀嚼有关。
(4)检查时发现颞颌关节运动异常(开口度过大过小,开口型偏斜歪曲)。
(5)X线片检查:X线片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的改变,关节造影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及关节周围组织的变化。
(6)关节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关节腔内的病变,根据观察到的结果直接作出诊断,还可以在镜下取材做活检。
【家庭治疗】
1.防治原则
(1)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2)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应改进全身状况和病员的精神状态。
(3)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病因素,使患者增强信心,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治疗、自我保护关节。
(4)循序渐进,确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2.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1)服药:常用的有消炎痛,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安定,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
(2)理疗:可选用局部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钟,1日1次,连续照射1周为1个疗程。
(3)磁铁疗法:适合于家庭治疗用,患者可以用磁铁片敷贴在痛点最明显的部位,使用方便,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本病中的疼痛和张口受限,对关节弹响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还可以采用封闭疗法、调?、正畸矫正等方法。如果有明显手术适应症的,也可采用手术疗法。
3.治疗要点
(1)翼外肌功能亢进:主要是调整翼外肌功能,可用0.5%或1%普鲁卡因5毫升作翼外肌封闭,每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
(2)翼外肌痉挛:主要是解除肌痉挛。①理疗:可用15%氯化钙溶液作两侧关节区及咀嚼区钙离子导入,每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②封闭疗法:用2%普鲁卡因2~3毫升行翼外肌封闭,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如疼痛无明显改善,则应放弃封闭疗法。③中药局部热敷、药罐、推拿等亦均有一定疗效。
(3)咀嚼肌群痉挛:治疗同翼外肌痉挛,但以温和的物理治疗为宜。同时可服用镇静、肌松驰剂,如安定、肠溶阿司匹林。
(4)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弹响初期患者,可戴用复位?板进行治疗,如关节盘前移明显无法进行?板治疗的,则可行关节盘复位术。
(5)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首先可使用手法复位,方法同关节急性前脱位手法复位法,复位成功,可听到一弹响声,然后再按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治疗。手法不能复位的,可戴用枢轴?板,严重的则行关节盘复位术。
(6)关节盘穿孔、破裂:应遵循合乎程序的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无效的,则根据病情考虑关节盘修复术或摘除关节盘。
【注意事项】
(1)饮食原则上不予限制,但应避免咬嚼生冷坚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精神乐观、放松、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3)工作紧张时不要养成咬牙的习惯。
(4)勿大张口,打哈欠时要注意保护下颌关节。
(5)冬季时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时,注意保护下颌关节;其它口腔内治疗时,应注意不让病人长时间地大张口。

慢性颌骨骨髓炎的症状都有什么

本病患者常出现局限性骨痛,发热和不适则提示早期骨髓炎症状可能。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应蛋白几乎总是增【王】高。X线变化在感染后3~4周出现。可见骨破坏,软组织肿胀,软骨下骨板侵蚀。椎间盘间隙变窄【兴】和骨质破坏伴椎骨变短。若X线表现不明确,可行CT检查以确定病变。
早期骨髓炎症状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义】发作,多年不愈的病例。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若诊断不及时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

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一般是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而发生的结果。它有典型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死骨、死腔、窦道的形成。

2、硬化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表现为一段骨干或整个骨干的进行性、广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变。因炎性反应的刺圌激,导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有窦道形成等。

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脓菌由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灶进入血流传播并定位于骨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它的病理特点是骨质破坏、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80%以上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4、用银耳、大枣熬成汤饮,熬制时间要久一些,将银耳熬成液体状,以便于充分吸引,也不伤及脾胃。建议用苗方骨髓炎进行治疗试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