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胆囊结石指的是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而引起的疾病,在人群中也很常见,它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但是,人们对对于胆结石的形成原因并不了解。为此祝由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有星,给大家解答一下,胆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胆结石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胆结石?
胆结石就是胆囊内的石头,肝内也可出现,肝内结石更复杂且难以处理,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非常高,约为8%左右,即每100个人中就有8个患者,我国有13亿人口,胆结石患者可能接近1个亿,所以有胆结石并不奇怪,因为患病比例很高。
胆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胆结石形成的机理比较复杂,包括:1、先天性胆囊结构异常,胆汁排出不畅;2、胆囊中的胆汁成分异常:与进食的成分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例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油脂、动物内脏、动物脑、巧克力等食物摄入较多,导致胆固醇摄入越来越多,胆结石发病趋于年轻化。
胆结石有哪些类型?
胆结石根据胆汁的成分不同,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型结石,所以要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改变胆汁成分来预防胆结石复发,还要根据结石大小、是否合并胆囊息肉或炎症,以及患者是否有症状来分类,建议就医以决定是暂时观察还是及时治疗。
通过黄有星医生的解答,胆囊结石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往往会对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折磨,影响生活质量。它的形成往往和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大家要坚持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文指导医生: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外科
擅长疾病:腹部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包括胃肠、...[详细]
胆结石怎么引起的原因引起的?
导致胆结石的原因有:
1、环境相关。某些地区或者地域的人,胆结石发病概率比较高。
2、生活习惯相关。长期高脂肪饮食,平时不运动、不吃早餐,餐后呈蜷曲体位不利于胆汁排泄。
3、个人体质相关。体质肥胖、有肝硬化病史,家族有相关胆结石遗传的因素。或者女性激素分泌异常、妊娠,长时间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血脂、溶血性贫血等。
4、其他部位的手术后,比如胃切除手术后、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端疾病和回肠切除手术后,上述器官手术后会影响胆汁分泌,导致发生胆结石。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
胆结石是肝胆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胆结石的发生与遗传、饮食以及胆囊内环境的因素改变相关。胆囊结石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右上腹反复发作的疼痛或绞痛,并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其诊断主要通过胆囊彩超的检查明确。对于胆囊结石,如其无明显胆囊炎症的发生,可暂时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口服消炎利胆溶解结石的德辅御石樋茶,内含多种溶石排石配方,有效控制结石增长让结石变小,同时预防结石复发。如胆囊结石伴有明显胆囊炎的症状以及胆囊结石需行彻底的治疗,则需及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多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特点。
摘要:胆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胆结石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有些是不可更改的因素,例如:逐渐增长的年龄、女性、种族、基因和家族史;有些是后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转的,例如:妊娠、肥胖、低纤维、高热卡饮食结构、长时间禁食、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降脂药、口服避孕药、快速体重丧失(>1.5kg/wk)、代谢综合征、特殊疾病等等。
1、不可逆因素
发病年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如果在儿童期发病,多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发病性别差异: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女性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发,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收缩、致使胆汁淤滞有关。发病与基因、家族史胆囊结石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明显,提示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2、可逆因素
发病与妊娠的关系妊娠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由于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而妊娠期的胆囊排空缓慢;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及饮食结构也影响胆汁成分,改变了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促进了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1)发病与肥胖的关系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2)发病与饮食因素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低纤维、高热卡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这类食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我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胆囊结石发病已占胆石病的主要地位,且以胆固醇结石为主。
3、其他因素
某些药物可以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但如果用药时间短,结石可以消失;快速体重丧失(>1.5kg/wk),例如不合理的减肥方法,可以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升高的;还有一些特殊疾病,例如甲状旁腺疾病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等等也可以引起胆囊结石的发病。
按照结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把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三类。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都是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混合型结石。而胆囊结石的具体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考虑与脂类代谢、胆固醇过饱和、成核过程异常、胆囊功能异常、细菌和基因片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胆结石症状1、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2、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3、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
4、当胆石嵌于胆囊颈部时,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从而引起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呈持续性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可以向右肩背放射,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有部分患者可以在几小时后临床症状自行缓解。
5、如果胆囊结石嵌顿持续不缓解,胆囊会继续增大,甚至会合并感染,从而进展为急性胆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少部分患者可以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可以发生胆囊穿孔,临床后果严重。
胆结石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当前赖以确诊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段,首选超声检查。对于有功能的胆囊,超声诊断可以准确的发现胆囊内的结石情况、胆囊壁是否有增厚以及是否均匀、胆囊功能是否异常,其结果常常是准确可靠的。但对于充满型胆囊结石,由于缺乏液态胆汁的对比,超声的诊断可靠性有一定不足,必要时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手段来参与,例如CT检查。
胆结石鉴别诊断胆囊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超声检查,通常容易确诊。但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往往难以与其他上腹部疾病鉴别。
胆囊结石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急性或慢性胃炎
可以表现为由轻到重的各种不典型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很多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不再右上腹,而在上腹部正中部位,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炎。
2、消化性溃疡
如果有消化性溃疡的病史,上腹痛与饮食规律性有关。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多发生在餐后疼痛或腹胀,尤其在油腻饮食后出现。
3、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当肝炎导致肝功能异常时,可以有右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可以通常超声诊断和肝功化验来区分。
4、脂肪肝
目前有相当比例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脂肪肝,右上腹部不适的症状难以区分来自有结石的胆囊还是有肝损害的脂肪肝,需要专科医生帮助鉴别。
胆结石并发症胆囊结石的并发症包括:急性胆管炎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Mirizzi综合征、胆囊胃肠道瘘。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可以随诊和观察,但对于合并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门诊就诊:
1、充满型胆囊结石;
2、瓷性胆囊;
3、合并糖尿病;
4、胆囊结石大于2.5cm;
5、萎缩胆囊;
6、有胆道疾病家族史;
7、合并胆囊息肉。
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建议门诊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胆结石预后胆囊结石是容易治疗的疾病,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胆结石预防我们国家的传统医学强调“治未病”,也就是在预防疾病的成因。所以对于有胆结石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注意:①按时合理早餐;②规律三餐;③多进食高纤维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④避免不合理的快速减肥;⑤适当增加运动。
专家介绍,经临床研究发现胆结石治疗,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是传统胆囊切除术和新型微创保胆取石术。
专家指出,EUR-2009德国微创技术,属于一种微创外科手术,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结合的产物。拥有手术创伤小,安全系数高,副反应低,住院时间短,恢复时间快,术后美观,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少。患者可以用最短的住院时间、最小的切口、最少的炎症反应、最好的医疗及心理效应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4大优势:
1、效果好,恢复快:一般在术后6~8小时可下床活动,最快1.5小时即可下床,术后第一天就可进食流汁。经适当输液、抗炎治疗两天,术后3~4天即可出院。
2、取石干净彻底:“EUR-2009德国微创技术”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视野更大,手术的基本过程是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关闭胆囊管、胆囊动脉,在胆囊底部进行造口,将胆囊内的结石取出,如果胆囊体积过大,可将胆囊移至腹壁切口处,吸引器吸出胆汁,取出结石。
3、不损伤内脏:EUR-2009德国微创技术中,腹腔注入CO2,使腹部均匀性膨胀形成气腹,腹腔空间距离拉大,肝脏上移,在电视屏幕上能清晰地显示各内脏器官,连细小的血管都显示很清楚,有利于医生很仔细、耐心地做手术,不会损伤内脏的。
4、创伤小、不留疤痕:通常开腹手术后,腹壁往往留下一条蜈蚣一样的切口疤痕,有损美观,在功能上,如弯腰用力等,也可能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有疤痕疙瘩或痛性疤痕的后遗症。做手术时腹壁的四个穿刺孔,两个为1Cm长,缝一针即可,另两个仅0.5Cm,不必缝合即可愈合。所以根本不存在显眼的切口疤痕,有些病人手术三个月后,腹壁上甚至找不到任何痕迹。
胆结石不能吃什么1、猪蹄
脂肪多的食物比如猪蹄、肥肉、油炸的东西等胆结石患者不能吃,这类东西吃了容易导致胆囊收缩,胆结石患者就会感觉到疼痛。
2、蛋黄
蛋黄、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多,胆固醇本来就是容易导致胆结石发生的,如果胆结石患者再吃含有胆固醇多的东西,无疑会让疾病雪上加霜。
3、辣椒
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芥末等,容易导致肠胃受刺激,使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对于胆结石疾病的恢复和治疗不利。
4、白酒
烟酒、咖啡等会使刺激胃酸分泌,过多的胃酸会使胆囊发生收缩,结果胆结石患者就会出现疼痛,一般表现为胆绞痛。
5、巧克力
糖分多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甜点等容易使体内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胰岛素过多会使胆固醇的含量也增多,使胆结石患者病情加重。
6、山楂
杨梅、山楂等太酸的食物胆结石患者吃了后很容易会出现胆绞痛症状,应注意避免食用。
1、形成:如女性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回肠末端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非胆道因素,以及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管节段性扩张、胆道异物如蛔虫残体、虫卵、华支睾吸虫等胆道因素,均可导致胆汁量及胆汁成分异常,进而发生胆结石;
2、饮食注意:胆结石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如平常爱吃含油脂较高的食物,进食高糖类、高胆固醇饮品或零食,或长期不吃早餐等不规律饮食等。同时应该避免吃动物内脏、肥肉、辣椒、大蒜、蛋糕、巧克力等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并做到规律饮食,戒烟戒酒,适当锻炼,使体重达标,预防胆结石形成并防止病情加重。
另外,对于胆结石患者除生活方式应注意外,还需定期复查彩超等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胆结石体积较大、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等不适症状时,需要尽早行手术缓解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