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肾脏健康 与否直接决定人体是否健康,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人体的代谢废物,如果肾脏出现了毛病,人们每天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日积月累就会 对人体造成危害。肾脏一旦出问题,就可能患上某些慢性肾病,并有转化为尿毒症的风险。那么哪些人是肾病青睐的人群呢?肾病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慢性肾病有六大高危人群
据统计,我国肾病的发病率为10%~13%,全国约有1亿名患者。儿童、青壮年、老人等都可能被慢性肾病缠上。
慢 性肾病有六类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患病时间长、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者;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者;代谢性疾病患者,如肥胖、高血脂、高 尿酸等患者;有肾病家族史者,如直系亲属中患多囊肾者;65岁以上的老人;长期服肾毒性药物的人群。除高危人群外,如果生活中有吃得太咸、喝水少、常憋尿 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慢性肾病。
仅12.5%的患者自知患病 肾病的早期症状
肾病是个隐秘的“杀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从高到低,慢性肾病可分为一至五期。在第四期之前,患者可能完全没有感觉,只有到肾功能破坏超过75%时才会出现 贫血、恶心、乏力等症状。有数据显示,目前仅有12.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上慢性肾病,大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其 实,身体发出的一些肾病早期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警惕。1。泡沫尿增多;2。尿色发红或尿液检查红细胞增多;3。夜尿次数增多,如果一晚排尿超过3次,就 要引起注意;4。眼睑和下肢经常浮肿,可能是肾炎的早期表现;5。血压升高,高压超过140毫米汞柱,低压超过90毫米汞柱;6。尿频、尿急、尿痛也可能 是慢性肾病的早期信号。
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可以通过尿常规、尿蛋白(或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肾超声检查等进行排查。
合理饮食搭配 治疗肾病效果佳
肾病一期、二期症状较轻,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避免大鱼大肉,不喝或少喝啤酒等方式可以缓解。此时,建议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0.8克蛋白质。从三期开始就要进行低蛋白饮食治疗,在摄取必要营养的同时,避免加重肾脏负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0.6克蛋白质。
肾病患者还要控制钠、磷和钾的摄入。首先,患者每天摄入的盐不可超过5克。低钠盐尽管含钠量低,但含钾高,也不建议肾病患者食用。其次,钾过多会导致高钾血症。钾的来源包括菠菜、冬笋、白菜、海带、土豆、西瓜、橘子、香蕉、葡萄以及坚果、豆类等,应该少吃。
当然,治不如防。要减少慢性肾病的发病风险,可以学会4招:
一是定期检查尿液、检查血压和肾功能;
二是不要乱用药物;
三是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烟酒过度、暴饮暴食等;
四是出现症状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温馨提示:
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憋尿。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尿液情况,通过尿液的颜色、排尿次数来观察自己是否有肾病,当出现和肾病早期症状相似的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
于是这个患者,看到报告后,也就没把事情放在心上,只是简单买了一些改善胃肠动力和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来吃。但是情况不但没改善,而且开始出现了恶心呕吐伴随腰痛的症状,多数人都喜欢把“腰痛、腰酸、性功能下降”等与自己是不是得了肾病联系到一起,其实这是不客观的,我们的肾脏又是一个“哑巴器官”,因为在疾病早期往往不会有什么特殊症状。
很多朋友总喜欢通过症状来判断自身的某个部位是否有了疾病问题,但实际上,我们身体中的很多器官,在发生功能损伤时,往往是比较“沉默”的,而当出现了相关症状时,在电视剧中说过一段话:肾不好就要喝肾宝。那一段时间由于“爱情公寓”该电视剧的热播,这一段话也是广为流传,然而现实中肾不好并不只是肾宝就能治愈的。肾脏的损害分型也是有很多种的。
因此也不易被发现,等到出现的明显症状时已经为时已晚,比如一些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囊肿等各种肾病早期都可以治愈,但是不注意治疗诱发严重肾小管等病变后很难治愈,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肾脏疾病本身的临床症状及肾脏功能受损引起的各系统症状,包括尿颜色异常、尿量异常、排尿异常、水肿、乏力等。继发性肾病尚可见原发病及其他器官受损的表现。
但是一听到家人和女友的声音,还是忍不住,一想到父母养我这么大,终于可以毕业挣钱养他们了,却得了这个病,感觉很对不起父母。不过病还是要治的,因为家里人大多数是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肾脏的很多疾病早期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症状,比如眼睑轻微的水肿、全身没有力气、腰部有轻微的疼痛等,你可能很容易忽略这些症状,但如果不管不问肾脏疾病会在这些症状愈演愈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