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在我们的认知中是非常健康的,因为出汗不仅能帮助身体降温,同时还有助于排毒养颜,所以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出汗越多,越经常出汗就越健康,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人体的水分和热量是有限的,如果总是出汗,或者是温度较低的时候出汗,大家就要小心是否患上了疾病。
那么,哪些疾病会使得人体经常性出汗呢?
1、肾虚
肾虚引起的出汗有一个特殊表现就是,人体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剧烈运动,就开始大量出汗流汗,这肯定是不正常的。需要注意,肾虚的人除了会大量出汗之外,还很有可能伴有肩部酸痛、四肢乏力、精神不振等,因此,如果发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想要慢慢调养肾脏,改善肾虚,建议可以去看一看中医,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补肾养肾的食物。
2、心脏问题
心脏是生命的根本,一旦心脏出现问题,身体就会第一时间做出警报,其中出汗多汗就是之一,因为心脏的主要作用就是供血,如果心脏的供血血管出现堵塞,就会导致多汗,且尤其会在晚上出很多汗,对此大家一定要警惕起来,只有抓住这种小症状,才能最早组织病情发展。
3、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经常处于偏高的状态下,这就很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紊乱,进而引起频繁性出汗现象,同理,低血糖患者也是如此,需要注意,除了多汗之外,患者同样也可能出现无汗、少汗的情况,这样也是不正常的,建议大家及时检测一下自己的血糖水平。
4、甲状腺疾病
当甲状腺患上疾病时,就可能释放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快速使人体进入兴奋状态,加快身体代谢,所以一旦患上甲状腺疾病,患者也是非常容易出汗的,当然为了更好的区分疾病,可以告诉大家,甲状腺疾病引起多汗的同时,还会伴随心跳加快、焦虑等情况。
温馨提示
虽然出汗能够帮助人体排毒养颜,但不能认为所有的出汗都是正常的,都是有益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对这种小情况多加重视,如果自己根本没有进行运动,身体就开始大量出汗,就要多加警惕,及时检查治疗。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出汗就是我们的身体在排毒,是一件很 健康 的事情。可是实际上,出汗过多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尤其是对于没动也汗如雨下的人来说,必须要提高警惕。对于多汗症的症状,中西医有着不同的见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中医如何分析多汗?
1、手脚易出汗
手脚非常容易出汗,严重的人腋窝出汗也非常厉害。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如果经常会出现腹部胀痛,大便不通的现象。这证明我们的身体堆积了大量的毒素,脾胃必须要调理过来,及时的排毒。
2、头面部多汗
很多人吃一些辛辣食物的时候,脸上汗如雨下。这证明身体处虚弱状态,才会出现这种头汗过多现象。绝大多数头面部多汗之人都属于气虚,气虚还可能会表现为身体虚弱,说话声音低微,容易感冒等身体特征。
3、半夜多汗
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胸背部和大腿等地方会大量的出汗,醒来的时候又不再出汗,这种症状在中医上被认为是盗汗。盗汗主要是由于肾阴虚兼并肝火旺盛导致的。出现盗汗的人,多数会出现失眠,口干咽燥等特点,在去肝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补肾。
西医如何分析多汗?
1、甲状腺亢奋
对于西医来说,多汗是甲状腺炎功能亢奋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同时伴随有精神紧张,或是有比较强烈的性格变动,那么就必须要及时去医院做甲状腺检查了。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因此通常会出现多汗的现象,这也成为西医初诊疾病的一大主要特征。不过如果在出汗的同时,并没有伴随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的现象,那么可以初步排除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 多汗并不是一件小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这种现象都很重视。因此,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出现了多汗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千万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1、甲亢引发出汗
如果有怕热出汗,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现象,需要警惕疾病。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保持功能正常可以让甲状腺激素分泌规律,从而维持健康状态。
而部分人甲状腺出现病变,分泌出来的激素过多,交感神经兴奋,身体代谢速度加快,一系列不良症状明显,会有体重下降、怕热出汗、情绪波动、容易失眠等情况,需要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积极治疗。
2、心绞痛且大量冒汗
如果在心绞痛的同时大量冒冷汗,需要怀疑疾病。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保持功能正常需要坚持好的习惯,心脏需要的血液,营养物质等及时提供,才能身体轻松,有效延长寿命。
但是,有部分人被冠心病,心梗等严重的疾病入侵,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心脏缺血,缺氧,会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胸骨后疼痛现象,在疼痛时忍受不住,会有濒临死亡的感觉,甚至身体大量冒冷汗,这也是疾病发出信号。
3、低血糖时冒冷汗
保持健康的人不会莫名其妙大量出汗,如果一次性出汗量多,加上在冒冷汗的时候心慌、手抖、头晕,可要怀疑低血糖。
很多人控制血糖方法不正确,认为血糖降得越低越好,其实,身体健康的人血糖会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血糖过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在发病期间各种不良症状明显,其中冒冷汗的情况特殊,需要通过调节身体保持血糖稳定。
4、多汗症
很多人的出汗量多,很可能是出现了多汗症。有多汗证带来影响,出汗量会比普通人群多许多,表现出局部或者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而这种出汗和温度升高,运动等没有直接的关系,和其他疾病发展有关,例如感染性高热,当然,精神因素也会让多汗症出现,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来控制多汗症发展。
虽然还不到6月,但天气却“提早升温”,小九生活在南方,这几天下不出雨来,气压低,楼下走几步也满头大汗。
天气闷热,身体出汗是常有之事,但有时候明明没怎么动,身体却出现大量排汗,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大量流汗多多少少给生活带来困扰,有时候晚上睡觉,汗液打湿背部,让人夜不能寐,甚至有的汗多可能是身体疾病发出的信号。
我们的皮下组织布满汗腺,通过排出汗液可以帮助我们 平衡人体过高的温度 。正常的出汗一般是受到 天气、运动 两个外力因素所影响。
首先,当 室外温度高于人体温度 时,尤其是太阳猛烈照射,哪怕在外面走一走都会出汗得十分厉害,甚至衣服都被打湿了。其次, 运动出汗 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多运动,多出汗,有助于排出身体毒素,通经活络。
以上都是正常出汗的情况,即便因为这两种情况而大汗淋漓,也不必过于担心。
若不是上述两种因素引起的出汗,那就属于 非正常现象的排汗 ,可能暗示人们身体某些方面出现问题了。
有人可能会问: 爱出汗和甲状腺功能有关吗?
答案是:有一定的关系。持续出汗很可能是 甲状腺功能过度活跃 的表现,甲状腺负责调节能量的生成,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则可能 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导致患者爱出汗。
当然,除了甲状腺引起的异常排汗,下面4种病症也会有出汗的表现:
低血糖 : 英国糖尿病学会 专家表示,当我们就餐时身体会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当饥饿难耐时,血液中的血糖就会 刺激肾上腺素释放 ,导致人体进入 应激模式 ,进而出汗。
神经功能紊乱 :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出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更年期潮热 。进入更年期,激素水平下降,就会出现与温度、运动无关的无故出汗,患者总是感到 身上潮湿 ;当 天气炎热、 体育 锻炼或焦虑 时会加重。
突发心脏病 :除了无故出汗以外,患者还会 伴随胸痛 ,这很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预警信号,是 血管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 ,同时会造成 心率和血压的骤然下降 。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 抗抑郁药、治疗口腔干燥的药物、感冒药、铁剂和抗生素 等,突然停服也会导致出汗。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夏公旭医师 表示,汗是津液化生,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为汗液,异常出汗则是 健康 的报警器。以下几种异常出汗,很可能是身体不适给出的信号。
1.盗汗
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眠状态时体温较低,一般不易于出汗。而盗汗者却相反,总是 在睡眠阶段无缘无故出汗 ,汗水把后背都打湿了。盗汗者往往还伴有 失眠、口干舌燥、大便干结 等症状,因而盗汗多是 阴虚火旺 所导致。
2.腥臭味的汗
汗带有特殊的腥味,可能和 热证或湿热证 有关,一般属肝热,或多见于 肝硬化 。
3.有颜色的汗
汗水应该是无色的液体,而若是出现颜色则可能是微生物与汗水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所致。如 黄汗 ,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所引起,主要见于 肝胆疾病 ; 白汗 ,多为 心肺阳虚 所致; 红汗 ,多与 内分泌功能紊乱 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 绿汗 ,可能与 胆汁外泄 有关,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4.自汗
自汗,即 静坐着也会出汗 ,尤其在办公室吹着空调,身体依然大汗淋漓。中医看来“气固体表”,气虚,失去牵引力,汗液止不住外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虚汗” 。虚汗病因主要在于心肺,气虚自汗者要 适量加强运动,季节交替注意保暖 ,伤寒感冒对自汗不利。
5.手足心汗
人在紧张、心烦、焦虑的时候,手心会出汗,而随着心情平复,出汗的现象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的。但有些人不管在任何场合中,手心总是出汗厉害,很可能就是 手汗症 的表现。手心汗多者,若还伴有 食欲不振、身重体困、小便黄、舌苔黄腻 ,就属于 脾胃湿热 引起的多汗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淑霞主任 表示,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方式,正常出汗无需治疗,但如果是多汗症引起的出汗,应先找到导致多汗的病因。
多汗症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 原发性多汗 较常见,除受到紧张、兴奋等 情绪变化影响 外,还与 遗传 有一定关系。其缓解方法是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必要时 口服抗焦虑药 ;使用含明矾、四氯化铝等成分的非处方止汗产品;严重者可 遵医嘱口服抗胆碱能药物 。
继发性出汗 异常则是疾病造成的盗汗和自汗的情况,治疗方法应先检查是否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内分泌疾病 等引起排汗,再针对患者病症,对症治疗。
中医认为,手脚出汗是 脾虚失调 引起,主要分为虚、实两种类型: 脾胃虚弱者 引起的出汗,平日可选用 苦瓜、薏米、山药 等健脾胃的食物; 脾胃实症者 引起的出汗,平日则要注意 清淡饮食,少油少盐 ,适量吃些健脾胃的食物。
适当的 体育 锻炼也有助于预防改善异常出汗的情况,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的剧烈运动。当然,发现身体异常出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应及时就医,查询原因,对症止汗。#清风计划# #谣零零计划# #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夏天艳阳高照,热得叫人无处躲藏,没走几步路就汗流浃背,一天下来就要换好几套衣服、冲好几次澡。在天气炎热时外出或是运动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连这样都不流汗反倒是对身体健康的警讯,可能是汗腺出了问题,体质虚弱或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但如果是动不动就满身大汗,或是一觉醒来就内衣湿透,那也代表身体可能发出了某些讯号,告知健康恐怕出了状况。
一、正常流汗全身黏糊糊,还会散发恼人的汗臭味,怎么办?
盛夏酷暑对于容易流汗的人而言,真是苦不堪言。汗液是体内阳气蒸化阴液而成,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情绪激动、劳动奔走,或是喝热汤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皆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由于出汗量增多、口渴喜凉,因此常会「伤气」,容易觉得疲倦;还会「伤阴」,口干、咽干,喝了水还是不舒服。此外,有些人还会出现胸闷、胃胀、吃不下饭等状况,通常这种情况用清暑益气汤调理即可。
二、异常出汗原
1、自汗
若在白天汗出不止,称为「自汗」,通常是因为过度劳累、天候闷热、穿衣过暖,或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出现突然汗水过多的状况。若是属于「气虚自汗」的人,身体机能通常较差、脸色苍白,总是觉得疲倦提不起劲,或说话有气无力,而且稍一活动就气喘如牛、满身是汗。
2、湿气太重
若是因为湿气太重,额头部位爱出汗,平时则要多吃利水排湿的食物,如薏米、冬瓜等利湿食材,并注意不要吃的太过油腻,多吃新鲜蔬菜、饮食清淡。
3、火气太大
常吃烤辣炸食物,常会使体内热盛,容易口、干口渴,若又喜喝凉饮,而且喝了还是口渴,就是俗称的火气太大。这时可以用白虎汤清热泻火,也可以适量喝些西瓜汁,有助于减少排汗。
4、更年期女性阴虚盗汗
若是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称为「盗汗」。更年期的女性多汗常常属于阴虚盗汗,除了夜间睡觉时出汗以外,还可能会有手足心热,或潮热、面红、口干、舌红舌苔少等症状。
三、莫名其妙的狂冒冷汗可能是得了4 种疾病
1、多汗症
造成多汗症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续发性多汗症,例如前面所说的糖尿病;而另一种是原发性的多汗症,一般以是否会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扰作为多汗症判断的依据,例如汗水太多使得衣服一直潮湿、发臭而造成困扰。
2、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腺机能亢进也会导致人体经常性的大量出汗,这是因为甲状腺制造过多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体细胞过度活跃(葛瑞夫兹氏症),导致体内活动异常,造成大量冒汗症状,同时还伴随精神紧张、性格改变、体重减轻、高血压与心悸等症状。
3、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 异常出汗往往是引发自主神经病变的重要的信号,有60%的患者都会出现排汗障碍。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往往是下半身,包括下肢与脚部减少或停止出汗,但包括头胸、背部的上半身却往往大汗淋漓。
如果发生莫名其妙的多汗的状况,千万不要轻忽,首先要搞清楚究竟是正常的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如果是后者,建议及时就诊让医师查出正确病因来对症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