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治疗咽喉痛时,发现说明书中药的成分表里有“人指甲”!这让人非常疑惑,以为是印刷错误!指甲是人人都有的一种组织结构,而且在我们的意识中,人指甲是细菌异物贮藏的部位,很脏!
指甲有什么功效?
其实人指甲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唐代的《千金要方》中就有记载,中医上把人指甲称为"筋退",中药用人指甲来自健康人群剪下来的指甲,具有止血、利尿、去翳等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鼻衄、尿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目生翳障、中耳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中药人指甲是需要经过特殊手段处理的,取原药材,用2%热碱水洗去污垢,再用清水漂净碱液,干燥后入药。此外还有一种形式是烫指甲:将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中火加热至翻动显灵活状态后,投入净人指甲,翻炒至鼓起,呈黄色时,速取出,筛去蛤粉或滑石粉,放凉,碾粉用。人指甲:蛤粉按10:3配伍。
祖国医学中对于人指甲的药用途径有记载:《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中有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偏方:煅存性人指甲,冰片少许,共研细粉。用时先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肘后方》中有治男女淋病的记载:取自身爪甲,烧灰水服。此外《千金要方》中也有治小儿腹胀的偏方:取父母指爪甲烧灰,敷乳上饮之。
所以买到药物成分中含有人指甲的药物不用过于惊慌,这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放心使用即可。
指甲花叶
(《国药提要》)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指甲花的叶。
【植物形态】指甲花(《南方草木状》),又名:散沫花(《南方草木状》),番桂、柴指甲。
灌木,高3~6米。茎圆柱形,分枝甚密,幼枝近四棱形,无毛。叶对生,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稀倒卵形,长2~4.5厘米,宽10~1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纸质;叶柄短;托叶小,早落。圆锥花序顶生,长7~15厘米或更长;花极香,绿色或玫瑰色,直径8~10毫米;萼长2~2.5毫米,4深裂;花瓣4,阔卵形,长3~5毫米,基部心形,具短爪;雄蕊通常8枚,伸出,花药长圆形至近圆形;花柱略长于雄蕊,柱头钻状。蒴果球形,直径5~7毫米;种子多数。花期5~8月。
分布我国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常有栽植。
【化学成分】叶、果皮、种子均含指甲花醌。其含量依次为0.55~0.95%、0.25%、0.013%。
【药理作用】指甲花醒与维生素K结构相似,故有止血作用;以往亦称为Hennotannicacid,为黄 *** 素,能染指甲或头发。种子据云有缓慢的大脑兴奋作用,可用于青年记忆或全身精神功能不足
【功用主治】①《国药提要》:"治创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收敛,清热。"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
提醒您:指甲花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人指甲:又称筋退。味甘咸,性平。将它洗净阴干,碾成细末,即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化腐生肌、明目之功效;用黄酒送服能治疗手掌颤动的鸡爪风;放入香烟点燃吸入,呃逆立止。将它与冰片一起研成粉末。然后吹入耳中,有排脓、收敛、消炎的作用,对治疗慢性中耳炎有效。
附:来自人体的神秘中药
取自人体的某些组织或排泄物可以被制成药物用来治疗疾病,这种方法在我国沿用已久。明代医圣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有人发、人乳、人指甲、胎盘、人中黄、人尿等人体药材。这些人体药材有的可以直接入药,有的还需要加工炮制。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其品种日益增多,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将较常用的几种来自人体的药物作一介绍。
人发:又名血余,炮制成药又称血余炭。其药性苦涩微温,味苦。人发中含有大量角蛋白,以及钙、钾、铁等微量元素。有止血消瘀,利尿生肌之功效。主治:1、衄血、血淋、便血、咯血、崩漏等多种出血;2、外用:熬膏止血生肌,治创伤出血或溃疡不敛,吹鼻内可止衄血;3、瘀血挟热:小便不通,口渴;小腹胀痛或有血尿。
唾液:具有消化、排泄、湿润口腔及软化食物等多种功能。此外,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现在以唾液为原料制成的“唾液素”,有加强软骨组织增殖,活化网状内皮系统,促进新毛细血管形成等作用;“复方唾液素”还具有抗老防衰之功效。
人指甲:又称筋退。味甘咸,性平。将它洗净阴干,碾成细末,即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化腐生肌、明目之功效;用黄酒送服能治疗手掌颤动的鸡爪风;放入香烟点燃吸入,呃逆立止。将它与冰片一起研成粉末。然后吹入耳中,有排脓、收敛、消炎的作用,对治疗慢性中耳炎有效。
人乳:性平,味甘咸。人乳热服能补益五脏、益智填精、润躁生津、滋补血虚。凡大便秘结、舌根强硬、目赤眼昏等用之皆有效;用新鲜人乳滴眼,可治目赤、目痛多泪等眼疾;用人乳制成眼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电光性眼炎,疗效极佳。
童便:10岁以下的童尿叫童便,其味咸,性寒,能滋阴降火、凉血散瘀,并有治疗阴虚火升引起的咳嗽、吐血、鼻出血及产后血晕之功效。童便既可口服也可外用,外用治疗跌打损伤、目赤肿痛,疗效极好,内服治疗咳嗽、吐血、鼻衄等。此外,从尿中提取的尿激酶,具有溶解心、肺、眼底及颅内血栓的作用,对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同时,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良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从孕妇尿中提取的,临床上用于治疗子宫出血、继发性闭经、不育等疾病。
胎盘:即“人胞”,又称紫河车。河车粉即人之干燥胎盘碾成细末。性温,味甘咸,有补精、益血、益气之功效。主治:精气不足,如虚损劳伤体瘦,骨蒸潮热盗汗、喘嗽、阳痿、妇女不孕、气血两亏、久病体虚、习惯性流产、乳汁分泌不足等疾病。此外,它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麻疹等疾病。现在临床上用的胎盘丙种球蛋白,是从胎盘中提取的,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各种传染病如麻疹、病毒性肝炎以及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人脐带:味咸平,有解胎毒,止喘咳之作用,近来认为对麻疹有抗病毒,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用治虚性久咳、喘息,功效亦佳。
人中黄:性寒凉,有清热解毒,涤痰开窍之功效。
人血:来源于健康人的血液,主要用于大出血、出血性休克、严重感染、贫血等疾病的治疗。从人血中提取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是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常用制剂。此外,人体白蛋白、人体丙种球蛋白等,对治疗白蛋白缺乏症以及预防某些传染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人体药材取材方便,作用显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体药材的应用将不断完善、深化,真可谓“取之于人用之于人”。
佛指甲
(《滇南本草》)
【异名】瓦松(《滇南本草》),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指甲的茎叶。
【植物形态】佛指甲
多年生草本,高10~18厘米,全体无毛,着地部分节节生根。茎淡红色,上有突起的紫红色细斑点,上部多分枝。叶轮生或对生,线形,长7~25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近短尖,基部有短矩,两面均绿色。聚伞花序,疏散;花细小,黄色;萼片5,叶状,有时具假矩,线状披针形,通常不相等;花瓣5,卵状披针形,长4~6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长锐尖;雄蕊10,花丝丝状,长2.5~4毫米,花药椭圆形,黄色,背着;心皮5,分离,花柱5,与雄蕊等长。蓇葖果。花期夏末。
【采集】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微辛。"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风湿。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①《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消乳蛾,行经络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洗疮湿热毒。"
②《滇南本草图说》:"捣敷囟门,止鼻衄不止,包打伤亦良。"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降血压,祛风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选方】①治咽喉肿,乳蛾疼痛:新鲜瓦松不拘多少,捣烂,加清水搅浊后,澄清,去渣不用。能用酒者,点酒服;不饮酒者,点醋服。(《滇南本草》)
②治风热头昏,眼雾,高血压:瓦花一至六钱。水煎服。
③治风湿关节痛:瓦花根三钱,水煎服。
④治湿疹,疮毒:鲜瓦花,煎水外洗或捣烂敷患处。(②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⑤治鼻疳烂通其孔,不收口者:瓦松烧存性,研末搽之。(《滇南本草》)
提醒您:佛指甲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1、活血通经
中医方面认为指甲草性寒味苦,本身也没有毒性,服用后对肝经有着很不错的保健效果,指甲草有甘温通利以及和畅气血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泄降导下,因此这种药材经常用来治疗女性腹痛或者是闭经的毛病。产妇分娩之后身体出现淤血没有排干净的情况,也需要将指甲草泡水服用,令身体更加的健康。
2、祛风止痛消肿
指甲草还具有很的止痛消肿作用,指甲草可以很好的治疗正气不足的毛病,对于脉络空虚、邪气入体等情况都有很好的疗效。若是外协入侵,脉络空虚,那么身体就会出现经络阻塞以及痰湿的毛病,还会出现气血滞涩以及气虚亏虚等毛病,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半身不遂以及身体麻木不仁等严重后果。指甲草则可以有效的保健并且促进健康,起到活血通经以及祛风止痛消肿等作用,对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等情况都有很好的疗效。
3、治疗_菌
研究发现,在身体表层的红色_菌上涂抹新鲜的指甲草榨汁,就可以抑制以及治疗红色_菌。因此,指甲草可以治疗_菌,特别是用于腹沟等部位的_菌疗效最佳。
4、抑制细菌
指甲草煎水食用还可以治疗多种细菌,特别是对于溶血性链球菌以及绿脓感觉、伤寒杆菌等的疗效最佳。
5、染指甲
用指甲草染指甲,大家应该都知道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并且没有污染还环保,还不需要花钱,现在仍旧是一种时尚的美甲方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