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中医诊断湿性体质的方法

时间: 2023-11-24 18:25:26

中医讲湿性体质为临床常见的急重证候,多由阳明热盛与湿邪相结合,湿热交蒸于内,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不循常道,泛溢于周身所致。证属湿热瘀结之候。其病位虽以肝胆为主,然往往波及多个脏腑如脾、胃、三焦等,使病情复杂而多变。湿性体质症状,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黄赤而短少,发热、口褐、心烦,脘痞不适,不欲饮食,恶心欲吐,大便秘结,汗出不彻,或头部汗出齐颈而还,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夏季或夏秋之交,天气炎热,雨湿较多,相互蒸腾而致湿热之邪相合,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困滞于中焦脾胃,气机不利,脾胃呆腻,升降运化失司所致;或因夏暑气候炎热,人体外受暑热之邪,内而恣食生冷瓜果,甘肥厚腻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内生,内外合邪所致;亦可见于素体湿盛,外感暑热之邪。在临床上大致可表现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等三种不同的证候类型。并易兼挟食滞、痰阻等症,证候多属实,病位以在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为主。可见于暑温、湿温、伏暑等病初期、中期。身热不扬、或发热汗出不解,或身壮热,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口渴不欲多欲:或烦渴引饮,胸脘痞闷,腹部胀满,恶心呕吐,不欲饮食;或厌恶油腻,大便溏泄。色酱黄而臭秽;或大便滞而不畅,肢痠困倦,表情淡漠,小便混浊或短赤,苔白腻,或垢腻,或黄滑腻,脉濡缓或濡数。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