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某些疾病使微循环处的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血细胞发生叠连和聚集,导致血液粘稠,血管内血流阻力明显增大,会影响正常的微循环灌注,久而久之伤及毛细血管,甚至堵塞毛细血管。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症状,严重的会诱发心梗、脑梗、动脉硬化、血栓等,可能致死或致残。中老年人容易发生血液粘稠,当你的身体发出以下五个信号时,需要高度警惕血液粘稠症。
第一,晨起头晕、思维迟钝;晚饭后却比较清醒。经过一夜的睡眠休息,早晨起床正常应该是精神饱满,浑身有力。但血液粘稠的人,会因为血液循环不好,导致头晕及思维迟钝等问题。一般是吃了饭,活动一会儿后才会好转。但是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反而好,容易兴奋,入睡比较慢。
第二,口唇发紫,劳累后胸闷气短。血液粘稠度过高的人其体内红细胞比容会增大,但是血氧饱和度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所以嘴唇伴有紫绀的表现。进行重体力活动或者运动过程中,血液粘稠、微循环不畅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伴有胸闷气短的表现。
第三,视力常出现阵发性模糊现象。视力一会清楚一会模糊,和血液粘稠导致的眼部微循环血液流通不畅有关系,视神经和视网膜营养跟不上,导致暂时性缺血缺氧影响了视觉。
第四,肢体麻木。血液粘稠会伤害到毛细血管,导致毛血管堵塞,并且容易引起血栓,在四肢末梢循环血管中最容易发生微循环的障碍,从而表现为四肢麻木、皮肤温度偏低、软组织水肿等症状。
第五,下蹲时气短、憋气等表现。血液粘度高的人群多数合并高血脂,这类人群相对比较胖,一蹲下就会胸闷气短、呼吸不顺。因为下蹲时回流心脏的血液减少,血液黏稠导致血流变慢,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过程受到影响,所以同时会有呼吸憋气等缺氧症状。
如果身体经常出现上述一个或者两个信号,建议最好近期去医院做个体检,重点要检查一下血脂四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