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入秋食疗-喝汤润燥喝粥祛湿

时间: 2023-11-25 00:47:37

入秋食疗-喝汤润燥喝粥祛湿

夏季虽过,但已经能隐约感觉到秋天的燥热。中医专家称,现在处于长夏,既要应付秋燥,又要对付湿邪,喝汤和喝粥是很好的办法。除此之外,多出户外运动,少泡空调房也是很必要的。

又要防秋燥又要祛湿

眼看就要进入中秋,现在也可被认为有秋燥了,此时养生要防燥邪。专家认为,秋燥可算是一种季节性的病,天气凉爽了,但随之空气中的水分散发速度也变快,气候变得干燥起来。陈瑞芳指出,燥邪可引起肺燥,导致咽干、口燥、鼻出血、干咳、大便干结,连带着人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不安。除了养肺润燥,还应调理脾胃。她表示,现在属于长夏,因为还未进入秋分(今年秋分为阳历9月23日)。长夏主湿,湿邪容易损伤脾胃。另外,这段时间天气炎热,很多人爱吃冷饮消暑,导致脾胃受损。而且,岭南地区湿邪偏重,雨水又多,秋老虎也导致天气燥热,人处于天地之间,湿邪包围人,人就更易被湿邪入侵。被湿邪侵袭则多表现为腹胀、四肢困重、不想吃饭、疲劳,与秋乏很像。

单纯喝水无法防秋燥

既然身体干燥缺水,就得想办法给身体解渴“喝”水。但是单纯喝水解得了口渴却解不了体渴。专家表示,秋季解体渴,关键在润燥。而按照中医的五行与五脏的对应理论,秋季干燥,五行属金,人体所对应为肺,因此秋天润燥关键就是要养肺,养肺润燥,同时再辅以其他方面的保健措施。

专家称,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体内的润滑剂。秋季人体每日水的摄入量应比其他季节多500毫升以上,每日水的摄入量要达到2000毫升,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但是要注意少量多次才能有效吸收。

另外,陈瑞芳表示,喝汤是最好的润燥方法,而健脾则应喝粥。入秋后是养阴的好时节,淮山是最好的健脾养阴材料,喝粥则可以养脾胃,缓解秋燥。她建议早上喝粥,为防秋燥打好基础。

【汤方】

祛湿

●赤小豆排骨汤

【材料】赤小豆150克,排骨500克(3人份)

【制法】将排骨飞水,同赤小豆同煮2小时。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

润燥、祛湿

●生地土茯苓煲龟

【材料】生地30-50克,土茯苓100克(3人份)

【制法】土茯苓先煮出水,再和生地、龟同煲1小时。

【功效】生地能清热、凉血、润燥,土茯苓清热利湿,龟滋阴降火,既防秋燥又祛除。

润燥、润肺

●红萝卜马蹄竹蔗汤

【材料】红萝卜250克,马蹄200克,竹蔗500克(3人份)

【制法】将材料煲在一起1小时左右。

【功效】红萝卜所含维生素和粗纤维,能改善口干舌燥、大便秘结;马蹄能清热润肺;汤的水分含量高,生津止渴;含糖,能量高,解秋乏。

润肺、清热

●霸王花猪骨汤【材料】霸王花50克,猪骨400~500克(3人份)

【制法】将材料煲在一起1~2小时。

【功效】润肺、清热。润燥、益肺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材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

【制法】除瘦肉外材料一起武火煮滚后,放入瘦肉,文火煲1~2小时。

【功效】清润肺燥,益肺生津,适合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热伤肺者饮用。

【粥方】

●淮山粥【材料】淮山30克,米适量(1人份)

【制法】淮山与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养脾阴,适合腹胀、脾胃虚弱、大便溏烂的人。

●莲子粥【材料】莲子30克,米适量(1人份)

【制法】莲子与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养心、安神。

●玉竹粥【材料】玉竹30克,米、瘦肉适量(1人份)

【制法】玉竹与米、瘦肉同煮成粥。

【功效】适合腹胀、脾胃虚弱、大便溏烂的人,能起收敛,改变大便溏烂。

入秋后要多喝汤!这道6道菜美味可口易于制作滋润而不上火所以你应该知道怎么喝


摘要:转眼间,秋天已经过了两个节气。再过几天,将迎来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即千禧年。白露节气天气转凉干燥时,很多人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如咽痛、口干等。这段时间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需要多喝粥、汤补充水分和营养来缓解上火症状。


喝完六碗汤后,它it’很好吃,也很容易做。它它适合在秋天饮用。它水灵不要生气。你应该知道怎么喝。收集你需要的,每天给家人换。家人经常喝健身。


[蟹肉豆腐汤]


;秋风蟹脚痒又是吃螃蟹的季节了。这种用蟹肉、豆腐、玉米、胡萝卜做成的汤,既是菜又是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材料:螃蟹2只,甜玉米一块,胡萝卜少许,内酯豆腐1盒。


调料:盐、白胡椒、小葱、植物油、淀粉。


制造步骤:


1.将螃蟹刷干净,腹部朝上放入电饭锅蒸熟。


2、内酯豆腐去包装纸,倒扣在砧板上,切成小块。


3.清蒸螃蟹去掉蟹肉,1小块甜玉米和玉米粒,少许胡萝卜切块。


4.炒锅烧热加入植物油,放入葱花和香,加水,放入玉米粒和胡萝卜,煮10分钟。


5.加入豆腐和适量的盐,继续煮2分钟。


6.加入水淀粉勾芡,使汤汁略粘稠。最后加入蟹肉和白胡椒粉煮半分钟关火。


2【酸辣鸭血豆腐汤】


秋天要吃鸭肉润燥。鸭血和鸭肉一样,有很好的滋阴作用,而且含铁量特别高,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这个汤是鸭血加豆腐做的,酸辣,开胃,开胃。


配料:鸭血、老豆腐、黑木耳。


调料:盐、生抽、淡酱油、料酒、香醋、白糖、白胡椒、葱、姜、小米椒、植物油、淀粉。


制造步骤:


1.鸭血切成较粗的条状,老豆腐也切成条状。


2.往锅里加水,煮沸。加入豆腐焯水片刻捞出。


3.然后将鸭血放入锅中焯半分钟。


4.黑木耳提前用冷水泡好,切成条状。


5.用植物油加热炒锅,加入葱花、姜末和小米椒爆香。


6.加水适量,生抽和老抽各1汤匙,料酒1汤匙,盐2茶匙,白糖少许,搅拌均匀,加入三种食材,大火烧开,煮5分钟左右。


7.用水淀粉稍微勾芡,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一些香醋和白胡椒,搅拌均匀,在锅上撒一些香菜。


三【老黄瓜丸子汤】


老黄瓜是秋天特有的蔬菜,就是变老了,吃起来酸酸的。用来煲汤,开胃润燥。


材料:老黄瓜1/2根,猪肉250克左右,鸡蛋1个,莲藕少许。


调料:盐、酱油、料酒、白胡椒、姜、淀粉、植物油、葱、香菜。


制造步骤:


1.梅花肉用菜刀剁成精致的猪肉馅。


2.我还加了些莲藕,切碎了。


3.将肉末和莲藕放入碗中,加入1/2蛋清,加入少许白胡椒粉、姜末、酱油、料酒和适量盐,然后分三次加入适量淀粉,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至浓稠。


4.用勺子蘸点水,舀点肉馅,用手搓成小球。


5.将肉丸放入沸水锅中,加水煮沸,直到肉丸变暖。煮开后,看到肉丸浮起,再煮1分钟捞出。


6.刮去老黄瓜的皮,切成两半,去掉果肉,切片。


7.炒锅用植物油烧热,放入葱花和老黄瓜翻炒几下,加入适量的水,加入1汤匙酱油和适量的盐,大火煮一会儿。


8.老黄瓜熟了,加入肉丸,煮半分钟关火。


四【鸽子海鲜蘑菇汤】


;一只鸽子赢了九只鸡意味着t


调料:盐、姜、小葱、料酒、香菜。


制造步骤:


1.鸽子去掉头和屁股,剁成小块。


2.将海鲜菇洗净,切成小块。


3.烧开的锅中加入清水,放入几片姜和少许料酒,放入鸽子,大火煮开后煮1分钟,控水后取出。


4.将鸽子放入砂锅中,加入足够的热水、姜片和小葱、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50分钟。


5.加入海鲜蘑菇,继续煮10分钟。最后加入洗净的枸杞和适量的盐煮半分钟关火。


五【海带老鸭汤】


秋天的餐桌上,鸭肉是必不可少的美味。微寒,滋补润燥,滋养五脏,消除水肿,弥补疲劳。和海带一起煮,不仅好吃还滋补。秋天要经常喝。


材料:老鸭半只,海带结250g左右。


调料:盐、料酒、葱、姜。


制造步骤:


1.将半只老鸭切成小块,并清理毛毛。


2.在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几片姜和少许料酒,放入鸭肉中煮一分钟,然后控水捞出。


3.将鸭子放入砂锅中,注入适量热水,放入姜片和葱段,烧开后转小火炖一个半小时。


4.将海带放入砂锅中,再煮半小时至海带软烂,加入少许盐调味。


六【排骨萝卜汤】


萝卜在秋天大量上市。配排骨和汤,又甜又润。帮助消化,润肺止咳,降燥生津。适合秋季饮用。


材料:排骨1根,白萝卜1/2个,小虾皮1张。


调料:盐、料酒、姜、香菜、小葱、白醋。


制造步骤:


1.排骨剁成小块,烧开的锅加水,加少许料酒和几片姜,大火煮开煮1分钟,控水取出。


2.用刮刀把白萝卜的皮刮下来,切成小方块。


3.烧热炒锅,加入油。加入姜片和一小把虾皮翻炒几下。


4.放入排骨炒一会,至表面微焦。这一步可以不可救药,这是浓汤白汤的关键。


5.加入适量热水,大火保持沸腾,煮10分钟。煮5分钟就会看到汤变白,汤的颜色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浓,越来越白。


6.此时将汤汁倒入砂锅中,加入1根小葱和少许白醋,继续大火煮一会儿,再转小火炖1小时。


7.加入白萝卜,煮半小时。煮到萝卜变软成熟。用盐调味。

秋季喝汤学问,五种做法更养生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其原理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如饮食少用生姜、大葱、陈皮等佐料,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

  一般说来,生姜是一味养生佳品,具有去腥、解表、散寒等作用,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药食两用之品,但生姜的使用,在一年四季之中只有秋季不适合使用,在一天之中,晚上不适合食用。秋季应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大自然为我们的顺时养生提高了很多便利,在秋季食酸的季节,恰好有大量的水果成熟,因此,食用应季食物,就是顺时养生的内容。同时,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伤人会产生干咳、咽喉疼痛、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身体的不适,多食用凉润之品可以有效预防燥邪伤人。

  1、莲藕排骨汤

  材料:莲藕500克,猪排骨500克,黄酒、生姜、葱、盐少许。

  制作:猪排骨切段,飞飞水;将藕洗净切片,与排骨同置1500毫升温水之中,加黄酒、姜、葱少许,水沸后文火炖90分钟左右,加少许盐,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益肺。适合于任何体质服用。

  2、雪梨银耳羹

  材料:雪梨2个、银耳50克、冰糖100克。

  制作:雪梨切片,银耳泡软时去掉硬根。锅内加水,放入梨、银耳、冰糖,煮半小时,即可食用。

  3、蜂蜜蒸百合

  材料:百合120克,蜂蜜30克。

  制作:将百合和蜂蜜拌匀,蒸熟。不时含数片,嚼食、咽津。

  功效:补肺、润燥、清热,适用于肺热烦闷,或燥热咳嗽、咽喉干痛等症。

  4、甘蔗山药粥

  材料:新鲜甘蔗榨汁约100~150毫升,山药50克,粳米50克。

  制作:用蔗汁与山药、粳米一同煮粥。

  功效:本粥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

  5、生地粥

  材料:生地黄30克,75克粳米。

  制作:将鲜生地黄切细,用适量清水熬约半小时后,滤汁,再复熬一次,合并药液浓缩至约100毫升,备用;75克粳米淘洗后煮成白粥,加入生地汁搅匀,食时可加白糖少许。

编辑:admin ?

? 如何健康食疗养生 胃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 日常应该如何养胃 暖胃健脾有哪些茶呢 ? 日常应该如何养胃 宝宝胃热吃什么好呢 ? 日常该如何养胃 怀孕胃酸吃什么能缓解 ? 日常如何养胃 宝宝脾虚胃热的症状有哪些 //此处调价评论代码

秋季喝薏豆萝卜粥健脾祛湿

  薏豆萝卜粥是一种药膳食疗,主要用来治中风后遗症,制作需要材料有薏米、白萝卜、粳米60克,具有健脾祛湿功效。薏豆就是我们说的薏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无机物质外,并含有薏苡仁酯、薏苡仁素、谷甾醇、生物碱等有效成分。白萝卜具有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的功效,两者一起煮粥,营养价值非常高。

   秋季喝薏豆萝卜粥健脾祛湿

  薏豆萝卜粥非常适合秋季喝,薏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

  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几率。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且它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

  萝卜可以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预防癌,抗癌有重要意义。萝卜被称为“自然消化剂”根茎部分含有淀粉酶及各种消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促进食物消化,解除胸闷,抑制胃酸过多。帮助胃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解毒。萝卜还能促进胃肠液分泌的作用,能让肠胃达到良好的状况。

   薏豆萝卜粥

  特性:药膳食疗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薏米30克,白扁豆30克,鲜山药30克,白萝卜60克,粳米60克。

  制法:鲜山药去皮切块,白萝卜切块,薏米、白扁豆、粳米、加清水适量煮粥,10分钟后加入山药、白萝卜,熬至粥稠。

  功效:健脾祛湿。

  用法:每日1剂,连服7~10日。

  薏豆萝卜粥可以经常喝,其中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对男女都有很高的保健价值。薏豆萝卜粥在秋季喝,可以健脾祛湿、滋补身体,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清热利尿。还可以帮助人们美白护肤,帮助减肥,一些患有肿瘤的人们常喝薏豆萝卜粥还可以缓解疾病,抑制癌细胞增殖,所以,家人可以在秋季常煮薏豆萝卜粥喝,营养又保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