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秋季进补-4种人该怎么补

时间: 2023-11-26 01:10:34

秋季进补-4种人该怎么补

在秋季凉爽的天气里,很多人都在进行秋季进补,那秋季进补怎么补才能达到健康效果呢?中医告你,秋季进补4种人该怎么补!

小孩少吃快餐多吃鱼

家长给孩子“贴秋膘”,早餐尽量不要选择汉堡等高热量食物,这对孩子的胃肠不好。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蔬菜沙拉或豆制品,以保证早餐营养丰富,避免孩子低血糖,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还可以常给孩子做点海鱼吃。海鱼能增加血液中的优质胆固醇,有益孩子长身体。海鱼最好清蒸,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营养不被破坏。

老人喝茶换点普洱

有的老人特爱喝浓茶提神。需要提醒的是,这些茶在泻火的同时,也容易伤胃。所以,老人最好在秋天换茶,改喝普洱茶。因为普洱茶属于发酵茶,口感较平和,属性也较温和,有养胃的功效,还有一定的降血脂功效。

另外,老人一般在秋天活动量有所增加,如果吃不好,不但容易秋乏,还会经常生病。建议老人自己做点八宝粥,在粥里放些大枣、小米、红豆、绿豆、芸豆、花生、桂圆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女人吃牛羊肉补点铁

女性习惯夏天减肥,整个夏天吃素食多,很少吃猪牛羊肉等动物类食物,极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入秋以后,这些脾胃虚寒的阳虚体质女性,“贴秋膘”的重点就在于要适当吃一些温性的牛羊瘦肉,借此提升阳气,温胃散寒,且有助于补铁。

在饮食中,还要遵循“以色补血”的原则,适当多吃红色食物,如红枣、枸杞、胡萝卜等。秋天水果大量上市,想吃补血的水果,最好选择温性的,如葡萄、苹果等;甜瓜、哈密瓜等瓜类要少吃。

男人吃喝口味别太重

秋天,红焖羊肉、羊蝎子、肥牛火锅都是男士们的最爱。尽管男士贫血的比较少,但对于应酬比较多的中年男士来说,控制体重依然很重要,而且首先要控制胃口。饭店的许多青菜都是过油的,比如南瓜做成了油炸的南瓜饼,不仅含油比较高,还含有许多糖,所以男士最好尽可能地在家里吃饭,而且多吃一些素菜,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虚火上升。

由此看来,秋季进补不同人群的进补有很多方面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疾病困扰。秋季进补4种人该怎么补要先知道。

秋冬季,该怎么进补

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现正值秋季,抗暑消耗的体力须增加营养补充。秋季是不少一年生植物成熟收获期,例如芝麻、核桃、红枣、莲心和桂圆等等,这些都是适于平补的佳品。x0dx0ax0dx0a进入秋季后,人们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转起来,再加上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因此,一到秋天,许多人就张罗着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补了。其实,进补没必要操之过急。x0dx0ax0dx0a秋季的确非常有必要进补,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做好准备。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秋季进补也是一样。如果秋天一到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人体消化功能一旦紊乱,不仅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正常的吸收、利用,而且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疾病也会找上门来。x0dx0ax0dx0a那么,秋季到底什么时候进补、如何进补才合适呢?一般来说,进补之前最好有个调理脾胃的过程,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再开始进补。南方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北方大部分地区立秋后也常有“秋老虎”光顾。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不适宜进补,而应多吃些绿豆、扁豆、薏米、荷叶等,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彻底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至于这个过渡时间的长短,则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而言,“秋老虎”离开后再吃3—5次上述食物,即可基本将体内妨碍脾胃功能的湿热之邪驱逐出去了。接下来的一周,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脾胃虚弱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益气、和胃的药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x0dx0ax0dx0a老年人和患有慢性胃炎、肠炎的人,由于脾胃功能减弱,立秋后千万不可贸然进补,更切忌进食大量含有阿胶、鹿角胶的补品,否则会因“虚不受补”而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x0dx0ax0dx0a补过头吃点清淡食物x0dx0ax0dx0a秋季进补可以恢复体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但补过头了也不是好事,甚至会适得其反。很多人天一转凉就开始吃牛肉、羊肉、药炖排骨、十全大补汤等滋补品,吃这些不但不能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反而会使那些燥热体质的人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因为这些食物多属燥热性,若不加节制地食用,会有反效果出现。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避免出现愈补愈重的情况。x0dx0ax0dx0a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立即停止进补,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喝点清淡的粥类来缓解;症状重的则应该到正规医院,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x0dx0ax0dx0a秋季进补有食补和药补两个途径。一般来说,食补适合体质较差但没有具体疾病的人,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但补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开始,如做点白木耳炖汤等。如果患有一些疾病和慢性病,最好通过药物进补。药补也有两种情况,如果身体尚可,可用一般的补药“平补”;如果身体亏虚较重,可用贵重的药品“滋补”。至于亚健康人群,最好“食药同补”,以弥补营养失调。x0dx0ax0dx0a进补要因人而异。同样是气虚,有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的不同,自己到底该怎么补,最好咨询一下中医。另外,补的时候不能太心急,要缓进缓补。

秋冬应该怎么进补?秋冬进补需注意什么?

现在的人们是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了,因为现在的人们对于健康问题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如何保养身体是很多朋友所关注的问题。其实说起保养身体,第一反应就是食疗的方法,特别是在秋冬季节,食疗是对身体非常有益的。那么秋冬应该怎么进补?秋冬进补需注意什么?
1、秋冬应该怎么进补
1、秋季补水,冬季补气
许多人都听过“秋冬进补”的说法。入秋立冬后,进补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长沙市民的习惯。但是,秋冬季节为什么要进补?很多人并不清楚。
“秋冬两季进补略有侧重,秋季补水,冬季补气。”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中药师邓曼静表示,秋季之所以要多补水,是因为气候干燥,身体容易缺少水分;但这个季节又不像夏天,夏天气温高,出汗多,人们自然而然会多喝水。为何冬季重在“补气”?因为冬季气温进一步走低,阴冷天气多,需要补充一些必要的营养来调理体质。
邓曼静提醒,秋冬进补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个人身体特点区别对待,有慢性疾病的市民在进补过程中更需特别留意。如相比健康人群,高血压病患者更应避免吃过咸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2、养生防病应以食补为主
秋冬进补,最常见的误区是盲目抓补药以求达到养生的效果。对此,邓曼静表示,药补是中医治疗虚症的方法之一,主要运用补益药物来调养机体,扶助正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祛邪,促使康复。药补必须遵守医嘱,根据病情需要,缺啥补啥,切忌补之过偏,否则有害无益。食补也称食养,指应用食物的营养来预防疾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对于希望养生、防病的市民来说,食补更好。
在明确食补与药补差异的同时,还必须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当进补,如老人肾虚,可多吃些补肾抗衰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甲鱼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则应多吃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带等;防止视力退化可多吃胡萝卜、猪肝、甜瓜等。
3、健胃之最山楂
秋冬季节,火锅大受欢迎,但浓油多肉,吃多了不易消化。山楂是这个季节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药食两用水果。需要提醒的是,山楂有活血化瘀、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不宜过多食用山楂,以免诱发流产。
【推荐食疗方】健脾饼。用60克山楂肉、60克白术、30克神曲,共研成细末,制成如一元硬币大小的饼,隔水蒸熟、晒干后即可食用。每次吃1~2个小饼,亦食亦药。其中,白术甘温,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神曲健脾胃,消食化积。三种助消化的药合在一起,适用于肉食积滞、脾虚食积、小儿食积等各种饮食积滞引起的消化不良。
4、养肺之最百合
中医认为,秋冬寒凉之气均易伤肺。百合味甘、微苦,有润肺之功,对肺燥咳嗽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本草述》中记载“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养正而更能去邪”。
【推荐食疗方】百合雪梨汤。选用百合3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干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将百合连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加半碗清水,煮一个半小时,待百合熟烂,加入去皮去核的雪梨块,以及适量冰糖,再煮30分钟即成。雪梨熟吃有滋阴润肺的功效,与百合一起食用效果倍增。
5、安神之最酸枣仁
邓曼静介绍,秋冬养生要注意“闭藏”,尤其要睡好觉。酸枣仁性平味甘,有宁心安神之效,是中医治失眠的经典要药。现代研究表明,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推荐食疗方】小米枣仁粥。先将酸枣15克加水煎煮,取药汁备用。将小米100克加水煮粥至将熟,加入药汁,搅拌煮开即可。每日早晚各一次,加蜂蜜温服。小米本身具有和胃安眠、滋阴养血的功能,尤其适合冬季怕冷的虚寒体质者,其富含的B族维生素还具有防治消化不良及预防秋冬季节口角生疮的功效。
6、润燥之最黑芝麻
秋冬季节,气候变得干燥寒冷,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喜食辛辣食物,多种因素导致肠燥,诱发便秘。黑芝麻富含油脂与食物纤维素,促进肠蠕动,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兼具补肾阴的功效。
【推荐食疗方】复方黑芝麻糊。与一般的黑芝麻糊不同,除了单纯的黑芝麻,这里还加入了大米和桑葚。制作方法是:桑葚15克、黑芝麻60克,洗净后一起放入榨汁机里打碎。把大米煮成稀粥,然后加入磨好的黑芝麻碎,搅拌均匀,再稍煮片刻,最后加白糖调味。桑葚与黑芝麻都具有润肠祛燥、温补肝肾、乌发益精的功效,同食效果更好。
7、补脾之最山药
冬季进补必先调理好脾胃,否则进补也是徒劳,反倒加重脾胃负担。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堪称补脾第一良药。《本草纲目》记载其“健脾胃、止泻痢”。现代药理学揭示,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推荐食疗方】山药虾皮糊。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剁碎成糜,放入碗中备用。锅置火上,加清水适量,中火煮沸,加入洗净的虾皮、黄酒、葱花、姜末,煨煮10分钟。然后拌入山药糜煨煮至沸,加精盐即成,早晚分食。可滋润血脉、固肾降压,尤其适于肝肾阴虚的高血压病患者。虾皮含有丰富的钙,还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的功效,特别适合冬季食用。
2、秋冬进补需注意什么
1、忌盲目进补:秋冬进补不能盲目跟风,需要先弄清楚自己的体质,是偏寒还是偏热。偏寒者进补要以补阳为主;偏热者进补要以滋阴为主。
2、忌多多益善:所谓“过犹不及”,任何补药过量服用都是有害的,无论何种进补,都要适可而止。
3、忌重进轻出:提倡进补同时,一定要注意人体代谢废物以及毒素的排出,减少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4、忌“痴心”不变:忌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样反而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秋季“进补”,怎么补最适合你?

食补、药补、引补、底补、滋补…… x}-z:3, 百拇医药 x}-z:3, 百拇医药对于一般体质不虚,无明显疾病,而仅想增强体质的人应以食补为主。而对于因病需要药补的人群来说,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切忌随便服用各类滋补药。秋冬进补的基本原则是虚则补之。首先在秋天气候凉爽时,可先服用一些较为平和的补品,达到“底补”目的,为冬季“进补”做好准备。“底补”宜选用北芪、冬虫夏草、当归、枸杞、党参、红枣、花生米、芡实、山药、大枣、龙眼肉、核桃仁、百合、莲子、苡仁等性味平和的滋补品,食品则包括鸡、鸭、鱼、肉、排骨、豆类、蔬菜等。人的体质有阴、阳、虚、实不同,滋补品亦有寒、凉、温、热的区别,应选择自己合适的滋补品。阳虚者:多见腰膝冷痛、四肢不温、小便频数、大便溏泄、阳痿早泄等症。食补应以羊肉、狗肉、鸽肉、雀肉、胡桃仁、韭菜、海参、泥鳅为主,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对阳气虚的老年人来说尤为适宜。药补可适当选用人参、鹿茸、肉桂等品。 x}-z:3, 百拇医药阴虚者:多见虚烦不眠、口苦咽干、午后潮热、颧红、便秘、舌质红少苔等症状 ,食补应以鹅肉、鸭肉、鳖、龟、牡砺肉、藕、银耳、芹菜、菠菜、猪肝、猪肾、芝麻、麦冬等为主,如鸭肉同当归炖服,有补血润肠通便之功。药补可选用补阴药 ,如生地黄、熟地黄、龟板等,成药可选用大补阴丸、龟龄集、六味地黄丸等。 x}-z:3, 百拇医药 气虚者:多见体倦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喘息、懒言声低、饮食不佳或大便溏泄、舌淡苔薄白等表现,食补可选用山药、鱼类、黄豆、大枣、莲子、桂圆、百合等,药补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炒白术等,成药可选用人参健脾丸、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等。 x}-z:3, 百拇医药 血虚者:多见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口、舌、唇、指甲色淡等症状,食补可选用猪肉、鸡肉、龙眼肉、动物肝、猪血、红枣、骨头汤等, 补血药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等,成药可选用养血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x}-z:3, 百拇医药 有些人认为秋冬进补,多多益善,实际并非如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补的是否合适:一是睡眠情况,如果进补后很兴奋,睡不着觉,就是过了;二是口腔内长疮、咽喉上火疼痛、口内有异味,也是补多了;三是看大便, 大便干结或溏泄均是补过的征象。建议进补时先从小量开始,根据自己的感觉适量递增,以精力充沛、食欲正常、浑身舒服、不燥不虚为合适,这样才能达到科学进补的目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