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咽喉干痛、头痛还有流鼻涕以及便秘等等的情况,对于生活还有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就需要采取正确的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
第一:食疗法
1、菊花茶
材料:菊花、开水
将菊花用开水进行冲泡,盖上盖子五分钟之后就可以代替茶水服用了。
功效:这种方子具有很好的祛风清热的作用,非常的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
2、白菜绿豆饮
材料:白菜头、绿豆芽
做法:将白菜头洗干净之后切片备用;将准备好的白菜头和绿豆芽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开之后服用。
功效:具有很好的祛风清热的作用,取出渣滓之后将汤代替茶水服用。
3、薄荷芦根饮
材料:芦根、薄荷
材料:将准备好的两种食材放入锅中,加入两碗清水,然后大火熬煮。等到汤只有一碗的时候就可以起锅服用了。
功效:这道偏方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非常的不错,能够很好的散热,令身体远离疾病的困扰。
4、桑菊豆豉饮
材料:菊花、桑叶、淡豆豉
做法:将食材一起放入锅中,然后加入两碗左右的清水,等到汤水只有一半的时候就可以取出药液了。
功效:这道方法非常的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能够快速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5、姜蜜饮
材料:蜂蜜、老生姜
做法:将老姜洗干净之后拍碎,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半个小时之后取出药液;随后在药液中加入蜂蜜,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这道方子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解毒以及辛凉解表,能够有效的促进风热感冒的患者恢复健康。建议每天服用一剂,并且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五天身体就能够恢复健康了。
第二:针灸法
1、将针刺在少商穴、中商穴以及老商穴中,等到稍微出血就可以了。另外,如果身体出现了咽喉痛的情况,那么可以对合谷穴还有天突穴进行针灸;如果头痛那么可以在太阳穴进行针灸;如果还出现了咳嗽的情况,针灸身柱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鼻塞的情况则是应该对迎香穴进行针灸。
2、在风池穴、肺腧穴、攒竹穴、太阳穴还有风府穴进行针灸,采用平补平泻的首发,也就是说将拇指尖懂针五次,并且揉动五次,继续点动五次,再揉动五次,能够很好的缓解身体出现风热感冒的情况。
3、在曲池穴、合谷穴、大椎穴以及风池穴中进行针灸,除此之外胸背部以及后颈部也需要进行针灸。如果身体咳嗽则需要加上颌下以及太渊两个位置。这种针灸最好能够采取梅花针疗法,也就是说需要的刺激比较大,最好能够选择中度或者是比较重的刺激,坚持每天针灸两三次,这样效果更佳。
第三:按摩
1、揉搓脊背:患者选择俯卧的姿势,然后双手弯曲抱在胸前,然后全身放松。医生将双手的拇指放在身体的颈椎两边,然后沿着颈椎两旁的静脉抑制按摩,直到臀部位置。除了需要自上而下的直线推动之外,还需要顺时针进行揉搓,这个动作需要反复进行两三次。
2、推拿正顶法:患者坐着,然后医生的双手拇指放在患者的眉间,也就是印堂的位置。然后拇指沿着头部正中间的直线往上进行按摩,直到百会穴,然后继续到后脑勺推动,直到风府穴的位置。这个动作建议操作五次左右,能够很好的缓解以及治疗风热感冒。
第四:服用中成药
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治疗风热感冒,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方法之外,也可以直接服用中成药,这种方法更加的方便,是现在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具体的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如下:
1、板蓝根颗粒:对于这种药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了吧,他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解毒,对于由于身体肺胃热所引起的咽喉肿痛还有口干舌燥等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牛黄解毒片:这种中成药的主要作用也是清热解毒,如果身体出现了内火旺盛所引起的牙龈、咽喉肿痛或者是口舌生疮等等情况,服用之后效果非常的明显。
虽然春季气候转暖,但气温不稳定,很多人会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患上感冒。治疗感冒除了西药外,中医偏方也能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中医治疗感冒的两个偏方,仅供参考。
中医解密春季感冒三大原因
一、春季人们最常发的是“风热感冒,属于感冒中的“风热证,中医认为,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它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而有的人以为自己是受了风寒,错饮姜水这类“热上加热的.方法,结果就会无功而返。
二、初春时节,气温时热时冷反复无常容易受凉,导致“风寒感冒。它的症状则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三、“内火盛,感冒生。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内火盛,感冒生,就是说外寒只是感冒产生的诱因,人体内的“内火才是感冒发生的基础。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然而现代人的一些不合“时宜的习惯也会导致感冒的发生。如饭桌上的大鱼大肉、油脂摄入过剩,过量的烟酒和各种各样的零食都可以形成“内火,内火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低下,遇到外寒或感冒病毒,就会容易引发感冒。
中医治疗感冒的两个偏方
1、取生麻黄70克、荆芥、防风、葛根、桑叶、菊花、桑白皮各50克、黄芩25克、桂枝50克、细辛25克。
首先将上述药物放到锅里,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后,将药水倒进盆里。用药水蒸汽熏脚,等温度合适后再泡脚(温度不要低于43摄氏度),为保持药水温度可以随时放入适量的温水或加温。每回浸泡通常为20~30分钟,最好用深一点的盆,将小腿也一起浸泡效果更佳。药水在重复使用时,只要在泡脚前加热到药水沸腾就可以。
2、取食盐100克,生姜70克,放在瓷器内煮沸30分钟,泡脚半小时左右。泡脚时,可以先将脚放置在热气上熏,待水的温度下降后再将两脚浸泡在水里,并且相互搓擦。中医认为食盐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等作用,而生姜则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功效,对于风寒感冒、喘咳胀满、咽喉疼痛等治疗效果较好。通常感冒初期做两回即能够见效。
需注意的是,药浴疗法发汗适中就可以,不宜过度大量发汗。药浴疗法后要注意保暖,防止再次着凉受寒。对于重症感冒,如发烧38摄氏度以上的病人,最好去医院就医,不能用药浴泡脚替代药物治疗。
泡脚后进行按摩亦是治疗和缓解感冒症状的好办法,尤其适合身体抵抗能力低、容易感冒的老人。
感冒可以吃药也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针灸、推拿、拔火罐、等。非药物治疗的方法还可以进行食疗:1、喝鸡汤: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姜茶合饮: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少吃食盐:实验证明,少吃点含纳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5、冲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6、服酵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达斯古普塔教授在试验中发现,在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种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扩散的成分,能治疗普通感冒,但对流行性感冒无效。
7、多吃佐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认为,生姜、干辣椒有助于人体驱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国癌症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在烹调菜肴时多加点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8、食醋滴鼻、熏蒸:将食醋以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食醋可杀灭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间,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预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疗感冒,即将100克食醋放在火炉上熏蒸,室内不仅顿时生香,而且醋分子飘散在空气中杀灭室内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发生。感冒流行期间,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如果想要快点好可以吃西药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药物。中成药:VC银桥片、板兰根冲剂、苦干冲剂、羚羊感冒片等。
常见的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这两种感冒都是风邪侵袭人体肌表引起的。风寒感冒的症状是怕冷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治疗用辛温解表法;风热感冒的症状是高热、口渴、咽喉痛,治疗用辛凉解表法。 通常中青年患感冒,大多偏热性,主要表现为面红目赤、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咽干舌燥、咳嗽痰稠、鼻塞无涕、微微出汗和大便干燥等。 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在用药期间,应忌食温热性的食物,如狗肉、羊肉、带鱼、鲫鱼、虾、桂圆、荔枝、胡桃、橘子、韭菜、香菜、辣椒、姜、葱、酒类等。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 年老体衰或平素体质羸弱者患感冒,大多偏寒性,为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淡不渴、咳嗽痰稀、鼻流清涕和大便溏泻等。患者可选用柴胡饮冲剂或含有防风、荆芥、杏仁、紫苏叶等成分的中成药。若恶寒症状不明显,可服速效感冒胶囊等。[1]'>下页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