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北京的大风一扫数日的雾霾天气。看着外面的蓝天,文大妈忍不住和女儿一起外出散步。天气很冷、风也不小,本来就患有冠心病的她走着走着突然感觉胸痛难忍、喘不上气,脚也走不动了。女儿赶紧送她到医院,结果发现母亲竟然突发心肌梗死了。
“像这样在天气寒冷、刮大风的时节,因为突发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每年冬季都有不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适度的户外活动对身体有益,但运动要讲‘天时地利’,天冷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气候可以说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寒冷的环境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因之一。在一些冬季严寒的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突遇寒冷刺激时,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会“应激”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此外,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人体的耗氧量也会骤增,使心脏不得不“加倍”工作,心脏越跳越快、血压越升越高。对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血管弹性本来就差,“寒冷加大风”这样的突然袭击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心血管难以调整,严重时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意外。即使没有心脏病的老人,气温过低时体内肾上腺素释放过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也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阻塞。
许顶立提醒,首先,冬季老人应该适当减少户外运动,如果已经习惯了户外运动,也要根据当地的气温特点调整锻炼的时间。注意不要在“一早一晚”出门运动,运动时间可选择早上10点左右或下午3点到4点气温相对较高、光照相对强烈的时间段。其次,出门前要穿足衣服,戴好帽子、口罩,不要顶着大风走路,刮风下雪天尽量别出门。最后,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冷风“突袭”,比如清早起床后不要猛一下推开窗;吃饭、睡觉时不要对着门窗吹冷风;高楼林立的地方可能有较强的“过堂风”,不要在这样的地方长时间逗留、锻炼等。
冬季气温骤降,寒气袭人,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故冬令食疗应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藏精御寒为主。
1、宜温肾填精
冬季适当摄入具有营养丰富、温肾填精,产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狗肉、羊肉,补体之虚,益肾之气,填高免疫力。或者食用药膳调理,如牛肉200g,鲜山药250g,水煎,待肉烂熟,加盐适量,食肉饮汤,益肺补肾。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龙眼肉、柿子、菠萝、荔枝、石榴、胡桃仁等补血益肾填精,抵御寒邪。
2、宜果蔬补体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应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B、C的蔬菜,如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豆芽、绿豆芽、油菜、苹果、橘子,以及水果罐头等;还要多吃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3、宜运脾进补
冬季气温骤降,脾受寒困,脾不运化,故冬季食疗应以补阳运脾,滋益进补为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温补脾阳,多吃温性运脾食物,如粳米、莲子、芡实、白扁豆等;香菜、萝卜、黄花菜、橘子等果蔬类;鳝鱼、鲢鱼、鲤鱼、带鱼、虾等水产类。
4、宜辨证食疗
冬季要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证所在,辨证食疗,有针对性地加以食疗,并坚持整个冬天都进行食疗。若本身原已有病,选用食疗之物要适当,最好遵照医嘱,不可盲目食疗。比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药、葛粉等作为食疗品,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
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绝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食品,如甲鱼、阿胶、桂圆、牛鞭、鹿蹄筋等。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使血脂增高、血粘度增稠、血中尿酸增多、血压升高,结果越补越糟。
冬天适合锻炼
冬季运动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受寒冷刺激,会使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所以坚持冬天锻炼的人患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减小。
冬季运动好处多多。对于上班族而言,冬季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增强血管的弹性。这能消除大脑因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老年人而言,冬季进行户外运动,可以充分享受阳光,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对于健身达人而言,当温暖的身体接触冷空气或吸入冷空气时,运动燃烧的卡路里会轻微增加,因此冬季运动减肥效果更佳。
扩展资料:
冬季锻炼注意事项
1、室外锻炼要视天气而定。以下几种情况就不要到室外锻炼了:第一,温度低于零下10℃,气温过低不仅会使运动质量大大降低,还容易受伤;第二,大风天,这种环境下锻炼容易引起身体受凉感冒和皮肤干裂;第三,雾霾天,雾霾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会诱发鼻炎、哮喘等发作。
2、热身时间要长。冬季运动前的热身活动一定要做得充分到位,否则很可能因为温度低,人体肌肉伸展性降低,关节比较僵硬,而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等情况。
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在5分钟左右,但冬天应多花一倍的时间做热身,最好达到10~15分钟。热身时最好先做动态拉伸,然后做一定强度的快走或慢跑等,直到微微出汗、毛孔张开为止。
3、最好不用嘴呼吸。天冷时锻炼应该主要用鼻子呼吸,不要张大嘴巴。因为鼻黏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加温和湿润的作用,可以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喉痛和咳嗽等。
如运动量大,只用鼻吸不能满足供氧时,那就得借助于口来帮助呼吸。口张开,上齿轻触下唇,舌微舔上颚,让冷空气经牙缝进入,经舌头阻挡吸进,就不会严重刺激呼吸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季更适合有氧运动 温度过低不宜锻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冬季运动好处多
忙如蜜蜂的上班族,少有时间自己打理三餐,于是成了在外解决的?老外一族?,经常?肥甘厚味?的结果,容易因高油、高盐、高糖而产生代谢问题,导致高血脂、高血压或高血糖上身,脂肪肝、肥胖、便秘等问题也一一现形。预防胜于治疗,未病先治的良方,照过来吧。
■上班族三餐当老外容易引发的毛病口味太重:当心代谢性问题
高油脂易导致高血脂与肥胖的问题;高盐分对有高血压的上班族不利,也会影响肾脏健康,若是吃得太咸、饭后常觉腰酸,表示对肾脏造成负担;高糖度的精致甜食,除了不利于糖尿病、血糖高的上班族,也会导致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过高,成为高血脂一族。
肥甘厚味:痰湿重对身体健康不利
在中医理论中,视痰为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南宋名医朱丹溪更认为痰的病症,可引发多种病症而成各式各样的疾病。所谓的痰湿,除了真正由肺分泌而生的痰,也包括经络间的痰湿、体内的液体病变、淋巴液的病变等,都在范围之内。
纤维摄取不足:当心便秘上身
三餐外食,最容易因为蔬菜、水果的量吃得不够多,而衍生出便秘的困扰。只进不出,脂肪肝的最爱。外食族的三餐若总是味重而肥腻,再加上没能好好借运动促进代谢,过剩的热量、脂肪囤积在身上,不只外表可见的肥胖,更可能导致脂肪肝。
爱吃冰品:影响代谢变差,容易肥胖
冰品几乎是上班族饮食最常见,不论是买便当或吃套餐,总会随之附上冰凉饮料或是副餐冰品。冰吃多了,不只代谢变差,容易让身体变胖,还会导致肠道蠕动变慢,身体抵抗力变差,容易罹患感冒。
■适合上班老外一族的简便茶饮消脂去油的绿茶
做法:取适量绿茶置于茶杯中,冲泡成茶饮用。
注意事项:三餐饭后饮用一杯,但绿茶较寒凉,肠胃不佳的上班族不宜。纾解便秘、去油解腻的决明子山楂陈皮茶
做法:取适量决明子、绿茶,加上4-5片山楂与5-6片陈皮,用600ml的水冲泡成茶饮用。
注意事项:上班族冲泡不便,也可以买600ml瓶装水,将前述材料全部放入瓶中,静置4-6小时后再饮用也可以。去痰除湿的乌龙茶
做法:取适量乌龙茶置于茶杯中,冲泡成茶饮用。
注意事项:三餐饭后饮用即可,古人常借喝茶去痰湿。消解肥甘厚味的普洱茶
做法:取适量普洱茶置于茶杯中,冲泡成茶饮用。
注意事项:三餐饭后饮用即可,川康一带肉食为主者大多用来去油解腻。护肠胃去痰湿的金橘茶
做法:取金橘1-2颗,压榨后冲泡成茶饮用,也可加上数片陈皮同饮。
注意事项:肠胃不佳或神经衰弱者较适合饮用。熬夜补肾虚的枸杞子茶
做法:取一小把枸杞子置于杯中,直接用热水冲泡成茶饮用。
注意事项:枸杞子对常熬夜的上班族补肾虚有助益;饮用时宜咬破枸杞子一同食用,别只喝茶汤而舍弃枸杞子。留意枸杞子不宜久泡,即泡即饮效果较佳。
外食族的生活小贴士:
饮食宜清淡,维持三分饥。外食餐点的选择,应尽量清淡,也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影响肠胃健康;营养均衡也不可忽略。
避免摄食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不良影响。
反式脂肪酸大多存在于大豆油(植物油)氢化食品、搭飞机常见的牛油中。选择好油替代一般的油脂,好油包括月见草油、鱼油、海豹油、蓖麻子油、葡萄子油、橄榄油、天然植物油、非氢化油脂等。
避免熬夜。熬夜影响健康,也会影响上班的情绪与工作效率。
纾解压力。压力过大容易失眠,上班族纾解压力非常重要,保持精神愉快,勿生闷气;可以邀三五好友唱唱歌,或是培养兴趣嗜好。
多运动。多到户外爬山、散步,走路也是良好运动,没时间的上班族,利用办公室爬爬楼也好;安排得出时间的上班族,可以尝试打太极拳、练气功或练瑜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