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胀痛,范围大,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安,面赤唇红,口渴欲饮,头痛呕吐,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差,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加减。柴胡、黄芩、黄连、连翘、升麻、板蓝根、蒲公英、挂金灯、玄参、夏枯草、陈皮、桔梗等。加减:热甚便秘者,加石膏、大黄;腮部肿胀甚,坚硬拒按者,加海藻、牡蛎、赤芍、牡丹皮。
小孩得了腮腺炎可以吃鸡蛋吗 最好是不要吃鸡蛋。
具体分析:
腮腺肿胀时小儿常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感觉。
中医据病症不同分为风温袭表型、热毒蕴结型、毒陷心肝型和邪窜肝经型。
所以当宝宝患上腮腺炎的时候,不能吃荤腥的东西,例如虾蟹、鸡蛋、鸭蛋、牛奶等食物。
腮腺炎患者可以吃什么 1、黄花汤
主料:
黄花菜15g。
辅料:
清水适量,盐少许。
做法:
将黄花菜洗净切碎放入沙锅,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加盐少许调味即可。
用法:
每日2剂,饮汤吃菜连食5天。
作用: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适于腮腺炎、头痛发热、咽痛发红、一侧或两侧有漫肿、压之疼痛的患儿饮用。
2、紫菜丝瓜汤
主料:
丝瓜100g,紫菜5g。
辅料:
清水适量,食盐、味素、香油各少许。
做法:
(1)将丝瓜洗净、切片。
(2)沙锅里加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丝瓜片,煮至九成熟时,投入紫菜、盐、味素。
(3)开锅后淋少许香油出锅即可食用。
用法:
每日1剂,可分次食用,连食5天。
作用: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化瘀软坚消肿之功效,适于腮腺炎患儿食用。
腮腺炎患者不能吃什么 1、鲤鱼
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孟诜说过:“天行病后下痢及宿症,俱不可食。”
2、鸡肉
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饮食须知》也认为它“善发风动肝火”。
故痄腮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3、胡椒
性大热,味辛辣,王孟英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
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 *** 物胡椒。
4、黄鱼
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此乃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
儿童患痄腮,切莫食用。
5、带鱼
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6、羊肉
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
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7、狗肉
性温,味成酸,为温补性食品。凡感染性疾病之人,皆不宜食。
痄腮为腮腺病毒感染,且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火热邪毒之症,故在发病期间和病后恢复期皆忌食狗肉。
8、桃子
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如《滇南本草图说》亦云:“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
小儿痄腮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证实证,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9、龙眼肉
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羣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痄腮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10、丁香
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患有痄腮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丁香。
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因此我们要特别关心孩子饮食等各方面的安全,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相关内容。
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1 什么是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等症状。
腮腺炎的感染对象多半是儿童,病童间易互相传染,但是只要感染一次,即能终身免疫。腮腺炎的潜伏期约二至三周,会影响唾腺、神经组织,发烧、一个或多个唾液腺肿大且压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症。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腮腺炎,但其中以冬天和春天最为常见,男女的罹病比率并无明显的差异。在1968年有关腮腺炎的疫苗在床实际运用后,腮腺炎的发生率就大为降低了。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腮腺炎病征包括唾腺肿痛,通常集中在两颊,间中或出现失聪及脑部、胰脏、睾丸或卵巢受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宝宝被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大约经过2-3周的潜伏期才出现不适症状,爸妈要多加留意宝宝身体情况,以及时发现异常。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1、大多数患病宝宝,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出现的`表现,少数患病宝宝,表现为在腮腺肿大的1-2天前,出现发烧、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即腮腺肿起来。
2、患病1-2天后,可有腮腺肿大。表面皮肤紧张、发亮、不红、发热、疼痛明显。张口或吃酸东西时加重。先是一侧腮腺肿大,然后发展为双侧。有时双侧腮腺同时肿大。
3、2-3天后症状突出,体温可达39℃-40℃,在上颌第二臼齿旁颊部粘膜上,可看到肿大的腮腺管口,无脓性分泌物排出。约7-14天痊愈。
按照不同类型的腮腺炎,症状也会有不同:
1、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2、病毒性腮腺炎: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相似,但没有化脓倾向。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2)患者隔离治疗: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患者的物品、食具等应煮沸或84消毒;
(3)疫苗接种: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疫苗成份的麻腮二联或麻腮风三联疫苗;
(4)托幼机构、学校加强晨检,教室经常开窗通风;
(5)本病流行季节,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6)出现发热、头痛、腮腺肿痛等,及时去医院诊治。
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2 一、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5~15岁儿童最易得病。临床表现病初先发热,有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腮腺肿大,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甚,肿胀于1-3天达到高峰,4-5天后逐渐消退,10-14天可痊愈,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有并发症,如脑膜脑炎、心肌炎等。流行性腮腺炎通过空气借飞沫传染。
二、预防措施
1、虽然孩子都接种过“麻腮风和麻疹”疫苗,但医学观察期间,依然建议家长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带幼儿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
2、每天配合班级老师做好幼儿健康观察,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3、流行性腮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戴口罩能有效阻断传播。
4、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注意居家开窗通风,每天三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6、接种疫苗能有效防控病毒的侵袭。
7、在患病期间由于孩子耳垂肿胀可能导致吞咽困难,所以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