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常按四穴防感冒(感冒按摩哪些穴位好?)

时间: 2023-11-02 12:40:25

秋冬季节,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坚持按摩以下穴位,以预防或减轻感冒的机率。

点揉风池穴

该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适合风热感冒。

揉大椎穴

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拿肩井穴

该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适合风寒感冒。

点揉足三里穴

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此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以上自我按摩法可每天做一遍,感冒流行时或自觉有感冒症状时,可加做一遍,就能起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感冒按摩哪些穴位好?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对身体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感冒严重的时候容易引起高烧、打喷嚏等症状,感冒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首选是因为治疗方法,不过中医治疗感冒的疗效也是非常不错的。感冒按摩哪些穴位好?感冒按摩的穴位有哪些?
1、感冒按摩哪些穴位好
风池穴:这个穴位主要是针对于因为受了风寒而导致的疾病,感冒也绝大多数是因为受了风寒疾病而导致的。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颈部的头骨以下,基本上与我们的耳垂相持平,可以进行旋转的按揉,会产生酸胀的感觉。每天1-2次,每次需要进行100下,这样才是有功效的。
迎香穴:在感冒后会导致鼻子的不透气,这是非常难忍的事情。迎香穴这个穴位能治疗,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等。主要是在鼻翼的两旁,可以用自己的大拇指进行适当的按压,会产生酸痛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每天可以按压2-3次。
感冒按摩穴位有哪些,以上已经为大家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病症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按摩穴位。感冒清热软胶囊可以治疗感冒,而且效果比较不错,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2、流感吃什么好
1、麻黄粥
材料:麻黄10克,糯米50克,豆豉汁适量。
做法:用法:用水约1500毫升,去沫,取药汁约800毫升,去滓,加入糯米和适量豆豉汁,煮为稀粥。不计时候顿服,并加盖衣被出汗。
功效:可以辛温发汗,散寒解表,适用于流行可爱冒风寒型,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的人群服食。
2、葛根粥
材料:葛根60克,生姜30克,葱白5根,豆豉汁30毫升,粳米60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用1500毫升的水煎煮至800毫升左右,去渣后加入粳米、豆豉汁一起煮粥,趁热顿服,加衣被取汗。
功效:可以发汗解表,解肌退热,适用于流行可爱冒风寒外束,内有里热,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脊背强硬,口鼻手足微冷,小便黄赤的患者服食。
3、防风粥
材料:防风10-15克,葱白2根,粳米30-60克。
做法:先将防风、葱白加水煎取药汁,去渣;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趁热温服。
功效:可引起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适用于流行可爱冒风寒证,病症表现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骨节酸楚,鼻流清涕的人群服食。
4、荆芥粥
材料:荆芥6-10克,薄荷3-6克,淡豆豉6-10克,粳米60克。
做法:先把前三味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另以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加入药汁,稍煮即可。趁热食用。
功效:可以发汗解表,清利咽喉,适用于流行可爱冒风寒型,症状表现有发热恶寒,头昏头痛,咽痒咽痛的患者服食。
5、陈皮山楂饮
材料:陈皮6克,山楂、生姜各9克,葱头7个。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用水煎去汁液,代茶趁热频频饮用。
功效:可以解表散寒,行气消食,适用于流行可爱冒外感风寒,内有伤食,头痛,身痛,腹胀不欲饮食的人群食用。
6、神仙粥
材料:糯米30克,生姜片10克,葱白6克。
做法:用沙锅加水煮糯米、生姜片,米将熟时入葱白,煮至米熟,再加米醋20毫升,调匀即可。趁热喝粥,以汗出为佳。
功效:可以散寒解表,适用于流行可爱冒风寒型感冒,症状表现有微恶风寒,头身疼痛的人群服食。

哪些穴位可以治疗感冒?

感冒,中医认为主要是外感风邪,并且风邪多合时气或非时之气挟疫毒伤人而为病。西医将感冒列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类型之一,大多由病毒感染所引起。人体免疫系统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病毒的侵害,最常见的就是感冒病毒。有数据统计表明,各种不同的感冒病毒可高达200种,一旦免疫功能下降时,感冒就容易趁虚而入。天气变化大、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及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等原因,都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给感冒病毒以可乘之机。因此,对付感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想法提高自身的正气,亦即免疫机能。
现给大家介绍几个有效的按揉穴位预防感冒方法,简便易行。
一是按揉风池穴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或二指并拢,以一定的力度按揉风池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60~100次。或双手十指自然开张,紧贴枕后部,以两手的大拇指按压双侧风池穴,用力上下左右推压,稍感酸胀为好。每次按压不少于60次,以自感穴位处发热为度。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的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按揉风池穴可祛风解表,清头明目,通利空窍。
此穴为预防感冒的主穴,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因为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颈部耳后发际下的凹窝内,为手少阳、阳维之会。用双手食指、中指按住风池,用力按压100次左右,直至有发热感,每天坚持做。无感冒可预防,已感冒,亦可治。按摩后,会觉得头部很轻松,鼻塞也会明显减轻,因为风池有通窍的作用。
二是按揉迎香穴 用两手食指或中指尖以一定的力度揉按双侧迎香穴60~100次。
迎香穴位于在鼻翼最凸处旁开约0.5~1cm的皱纹(鼻唇沟)中。
按揉迎香穴可散风清热,宣通鼻窍。
三是按揉太阳穴 用两手食指或中指尖以一定的力度揉按双侧太阳穴60~100次。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颞部,眉外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按揉太阳穴可清头明目,通络止痛。
四是掐压按揉合谷穴 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谷穴上,适当用力掐压按揉60~100次。两手交替进行。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中点,即“虎口”处。取法:当拇、食指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
按揉合谷穴可疏风解表,镇痛通络。

秋冬交替防治感冒,哪些穴位按揉可缓解鼻塞、发热、流鼻涕?

感冒、鼻塞和流鼻涕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感冒症状。无论哪种症状都很不舒服,但是很多人在遇到后会选择药物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其实是没有必要使用药物的。对免疫力低下的朋友来说,按住这些穴位会有一个很好的效果。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第一,合谷穴:合谷穴在人的手背上。如果把你的五个手指放在一起,你可以看到你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个肌肉峰,这个峰是合谷穴。分布在你的左手和右手,每只手一个。按摩方法:点按、掐或揉,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尖找到合谷穴的位置,用力按摩。按摩可以在每天的任何时候进行,当感觉不舒服时可以多次进行。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哮喘等症状。

第二,风池穴:位于枕骨下部,风池穴与风府穴平行。按摩方法:伸展双手,将除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收拢,然后折叠双手拇指找到风池穴的位置并向下按压,另外四个手指紧紧握住头部起到固定作用。当按压到最深处时,继续用力按压,慢慢转动拇指摩擦周围的皮肤。每次按压,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可以随时按摩,感冒时可以多按摩几次。

第三,上星穴:从前发际线中间直上1英寸就是上星穴。功效:上星穴属于气血经络八经中的督脉穴,也就是“阳经之海”,具有控制全身阳气的功能。因此,上星穴具有清热利鼻、宁络止血的作用。上兴穴具有收缩鼻粘膜血管的作用,是治疗鼻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鼻干燥、鼻塞、鼻出血、头痛、眼痛等症状。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