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呼吸衰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名词解释呼吸衰竭)

时间: 2023-11-02 16:38:44

(1)支气管疾病:如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2)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等

(3)胸廓疾病:如胸廓畸形、高压性气胸等

(4)呼吸中枢病变:如脑部炎症、损伤肿瘤等

(5)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恢质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6)其他: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原性低氧血症、胸部手术引起的通气限制等,上述各类疾病可导致肺泡通气不足,肺内气体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静动脉分流量增加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

名词解释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

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完整的呼吸过程由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环节来完成。参与外呼吸即肺通气和肺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重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竭。

各种病因通过引起肺泡通气不足、弥散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和氧耗量增加五个主要机制,使通气和(或)换气过程发生障碍,导致呼吸衰竭。临床上单一机制引起的呼吸衰竭很少见,往往是多种机制并存或随着病情的发展先后参与发挥作用。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肺脏原有呼吸功能正常,由于各种病变的影响,如迅速发生、进展的呼吸道阻塞性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胸膜病变、神经中枢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的气体交换障碍,出现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脂留,导致机体发生生理功能的严重紊乱。急性呼吸衰竭病因包括中枢神经及其传导系统疾病,如电击、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膜炎、化学及药物中毒等宣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及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白质炎、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导致呼吸肌无力、潮气量减低。呼吸器官疾病,如溺水、窒息、胸部外伤、手术创伤、严重广泛肺部病变、急性广泛肺栓塞、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和各种原因导致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引起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或胸廓活动及肺扩张受限、肺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原因是什么呢?

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如下:
1、肺泡通气不足:气道和肺泡共同组成呼吸系统,一旦发生炎症,可导致气道狭窄,引起肺泡通气不足,从而引起体内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不平衡;
2、肺弥散功能不足:肺泡发生病变可引起肺弥散功能不足;
3、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血流量增多,换气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变;
4、肺动静脉瘘或者肺动-静脉样分流增加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